太后的壽宴隆重的舉行了,由于錢大人不在,這一切的布置和安排都落在了沈依依的肩上。
沈依依為了這次的壽宴,選取了最上好的食材,做成了數百道美味佳肴,這足以吸引太后、皇上等人的味蕾。
沈依依還準備了各種各樣的節目,并且把宴會的時間順序排列的順順當當,沈依依做好這一切,心里美美的,心想: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這東風就太后老人家了,只要太后一來宴會就可以開始了。
這一次宴會除了沈依依作為主管,陸無雙、慕容富貴、王杭之、夏嫣然、陸海棠、玉衡兒等人也都來了,還有靜安王府、汝南王府、宰相府、將軍府、御史大人……就連兵部尚書大人趙以闊及其家眷也來了,她都一并井然有序的安排他們入座。
當然,沈依依還帶上了小紅,這種場合,說不定可以幫助小紅找到親人呢?所以,她特意幫小紅把玉佩掛在了衣服前。
小紅倒是滿不在乎的樣子,對玉佩也絲毫不關心,她只是看著這樣熱鬧的場面,不由的發呆。
只見宮殿金頂、紅門,飛檐上的兩條龍,金鱗金甲,活靈活現,似欲騰空飛去,金黃的琉璃瓦在陽光下閃耀著耀眼的光芒。
突然一陣兒奏樂聲響起,原來是太后和皇帝、妃子、以及一些皇子們出來赴宴了。
太后作為壽星,穿著一湘紅色大紅妝霏緞宮袍,綴琉璃小珠的袍腳軟軟墜地,摩挲有聲,紅袍上繡大朵大朵金紅色牡丹,細細銀線勾出精致輪廓,雍榮華貴。
沈依依感嘆不已,太后雖然已經七十多歲,可是依然美得不可方物,這大概就是貴族的氣質吧。
沈依依突然定眼一看,驚呆了下吧,在心里嘟囔著:這不是那位衣著華麗,威風凜凜,曾經在街上乘坐馬車打翻她臭豆腐的男子嗎?他居然是位皇子。
太后坐在正中間,皇帝和皇后分別坐在兩側,而皇帝的旁邊坐著的應該是太子,太子的右側便坐著這位俊美男子,看起來要比太子更有風度。
沈依依第一次這么近距離看這位皇子,他舉止投足之間有一種儒雅而聰逸之感,相比之下,太子則平平無奇。
很快,這位俊美皇子發現了沈依依看著他,他居然毫不失禮儀的點頭問候沈依依,沈依依驚呆了趕緊點頭像問候便開始繼續盯著現場的事務。
這一幕,被皇帝發現了,“雪衣,你認識這位小侍郎?”
沈依依心里撼動無比,雪衣,這么美麗的名字,居然比女孩子的名字還要美,顯得無雙都得名字都俗氣了,人如其名,果然是一位奇男子。
只聽這位雪衣皇子輕輕言語:“父皇,我與他先前曾有過一面之緣,并未深交。”
皇帝點點頭:“原來如此,還以為今日這別出心裁的會場,是你幫忙一起設置的呢。”
雪衣不卑不亢:“今日這繁華的布置,都是沈侍郎一人設置,兒臣并未參與。”
坐在一旁的太子心里偷笑,還以為這位雪衣弟弟又要搶他的風頭呢,從小有位優秀的弟弟,處處高自己一頭,讓生為太子的習凜很有危機感,最近,皇帝明顯都不關系自己,只關心這位雪衣弟弟。
沈依依心里非常的有感觸,這位雪衣皇子不僅人長得好看,而且心地善良。
太后也參與了進來,她聽到了皇上與雪衣的對話,朝著離他們不遠的沈依依問話:“沈侍郎,聽說你與雪衣皇子有一面之緣,說來聽聽。”
沈依依趕緊行禮:“回陛下,一日臣在街上正吃東西出神,不料一輛馬車經過,馬車正要撞在我身上時,雪衣皇子突然從馬車上跳了下來,以一己之力制止了馬車,臣才得已獲救,而且雪衣皇子最后還給了我銀子,讓我重新買一份小吃。”
太后點點頭:“也得虧是雪衣,別人可沒有這番本事兒。”
沈依依稱贊:“當然啊,雪衣皇子真是高風亮節,英勇無雙呢。”
沈依依說出口這個詞突然有些后悔,跟前的陸無雙都聽傻了,原來那日沈依依還遇到了這樣的事兒,這位雪衣真是來者不善。
同時皇上也傻了,心想用英勇無雙來形容雪衣,那無雙呢,他們倆,誰更好?
一旁的太子,這時候有些頗為無奈,沒想到終究又讓雪衣出了風頭,他趕緊打斷:“皇祖母,父皇,開始用餐吧,飯要涼了。”
皇上趕緊換上一副笑言:“好好,那我們正式開始,我們現在敬太后一杯,祝太后松鶴長春,天倫永享。”
眾臣拿起酒杯:“祝太后松鶴長春,天倫永享。”
琥珀酒、碧玉觴、金足樽、翡翠盤,食如畫、酒如泉,古琴涔涔、鐘聲叮咚,宴會進行的熱鬧而流俗,絲竹之聲不絕于耳,席間觥籌交錯,言語歡暢,其樂融融。
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人人都無聊得緊,彼此之間不過寒暄敷衍,歌舞升平不假,卻是宮中數見不鮮的東西,讓人只煩不奇了。
沈依依這時讓她精心排練的一個節目上場了,她心想老人家愛熱鬧,她親自布置了這個節目。
只見王杭之和慕容富貴走上了臺,沈依依將現代的相聲稍作改進,她讓兩人互相逗樂,有說有唱,還穿插了王杭之舞劍和慕容富貴撫琴的畫面,雅俗共賞,奇趣無比,太后、皇帝、貴賓們無一不贊嘆這個節目好。
太后非常高興:“這兩個人是誰啊?”
沈依依坦言:“他們分別是靜安王府的義子王杭之,國子學的學生慕容富貴。”
皇帝聞言:“你兩表現深得太后喜歡,王杭之你功夫了得,封你為偏將軍,朕最近有意培養一只黑衣鐵騎,就由你負責吧。”
王杭之有些不知所措:“謝皇帝,臣一定不負所托。”
皇帝轉眼看了看慕容富貴:“慕容富貴,你慧根獨特,氣質決然,大有諸葛孔明之勢,你就做軍師吧。”
慕容富貴卻推辭:“回皇上,感謝您對臣的看重,但我平日養成了自由懶散的習慣,恐難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