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意什么就給你推薦什么,越推薦什么你就越關注什么。會把人的思想寬度框在一層一層的方框里。
你關注某某地方就業問題,就會給你推薦該地方的具體哪幾個行業就業前景好,什么時間好找工作,20-35年齡段的人適合干什么,若是點開“某某地方以下行業最有前景,推薦投簡歷”,接著鋪天蓋地的類似視頻,文章就涌現你的眼前,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一時間不知如何抉擇。
好,你的目光落定在具體某一行業的時候,大數據的雪球滾來一些顆粒,文章(或視頻)開始推薦“某某行業內卷嚴重”“某某人起訴某行業上市公司”“某某行業的盡頭是這樣”等。
又或者你正處于這樣的行業,看到這些詞條很難不被吸引,從一個視頻刷到另一個觀點類似的視頻,讓人更加迷茫了。明明一開始是來尋出路的,一個半小時下來,看見的全是死胡同,放下手機,開始熬夜焦慮。
一層又一層加深就業方面的推送,想轉移注意力都困難。不妨卸載app,清空搜索記錄,刷新推薦頁面。
面對大數據的雪球,讓本就不確定的事情戴上了懸疑的面紗。
如果你是為了解決問題才打開手機。首先我們應該明確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其次回顧以往的經驗中,是否有類似問題,當時是如何解決,有哪些經驗教訓;最后咨詢他人,向有經驗(有類似經歷)的人請教,查閱書籍,論文,專業網站等;
關于實施,就一條“大膽設想,小心求證”,不設限制地想出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無論看似多么荒謬,都先記錄下來,然后再進行篩選和評估。評估每個方案在實際操作中的可行性,包括是否具備實施條件、所需成本、時間。選擇風險較低、收益較高的方案。
如果是為了豐富視野才打開手機,應主動拓寬信息渠道,除了常用的信息平臺,還應嘗試使用不同類型的媒體、網站、APP等,如傳統的報紙、電視新聞、書籍,以及一些專業的學術平臺、小眾的資訊網站等。加入不同觀點和背景人群的討論組、論壇或社群,如在社交媒體上參與不同話題的討論,與持有不同觀點的人進行理性交流,也可參加線下的講座、研討會等活動。
面對信息繭房的包圍,應想辦法突圍,不能等著大數據的雪球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