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過年
01
說實話,我喜歡過年。
特別是在自己小的時候,只要是到了過年的時候,家里總會買一些豬肉,母親總是舍不得給人吃,拿來煉油,然后炒菜的時候,放一些在里面,味道真的很不錯。
自己能吃,一頓能吃幾個饅頭,母親常常笑著,不知不覺,她老人家的眼里總是喊著淚花,可能就是自己能吃的原因。
過年的前一個禮拜,村子里家家戶戶都是比較忙的時候。
母親這幾天會一直在廚房,到處張羅著飯菜。
第一件事就是蒸饅頭。
我和葉子常常跑來,不過母親不讓進來,說是小孩子不懂事,需要出去玩就可以了,到吃飯的時候,總會喊著我們。
葉子總是不明白:“哥,為什么小孩子不能進廚房呢?”
我也不知道,只能笑著拉著她到巷子里溜達。
巷子里其實也很冷,沒地方去,我們就來到屋后面,這兒有一戶人家搬走了,留下來的房子空著,也沒有人住著,也沒有人留著,只能就這樣安安靜靜的放在這兒。
我和葉子蹲在那兒,聊著天,也都是廚房里的事情。不一會兒,三姐過來了,葉子就開始不停的問著她,那一刻我也才知道,三姐告訴我們,大人們不想讓孩子們進廚房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只是孩子們喜歡說話,過年的時候,不要亂說話。
蒸饅頭也好,做飯菜也好,都是存在一種敬畏之心,若是此時此刻有孩子說話,可能就不太好了。
我們就讓大人們忙著點吧。
三姐這樣一說,我和葉子恍然大悟,原來過年真的有那么多的規(guī)矩,看來以后學習的東西還是有很多,有很多,有時生活就是這樣,不懂的時候,藏在心里,但是只要是明白了,心里傻傻的感動。
02
饅頭做好了以后,然后就是丸子,這個我愛吃。
不知多少年了,自己一直在想著,什么時候,自己也能做飯呢?
可是,一直到如今,自己都沒有挨近過廚房,不會做飯,以至于如今還沒有找到對象,三姐聽到這里,她總會笑著我說:“兄弟的要求太高了,不要太高,只要是能過日子就好了,不要太多的要求,不要太多的顧慮,一輩子不長,找個喜歡的人在一起搭伙過日子,有個困難,至少兩個人比一個人強。”
每每這個時候,自己就傻傻的不說話。
沒錯,三姐說的都有道理。
那時候,過年很是激動,父親和大伯總會給我們買很多的洋火炮,不是很響,關鍵是點燃了,不會立馬就響,需要幾秒鐘,而我們最喜歡的就是這幾秒鐘,可以捂著耳朵,跑著很遠很遠的一段路。
父親不喜歡喝酒,不過這個時候,也會買了幾瓶酒,算是過一個安穩(wěn)年。
母親就在家里張羅飯菜,父親到處開始張羅打掃衛(wèi)生,我們一直想著幫忙,可是他們從來不讓我們碰,過年只能和葉子三姐她們在巷子里溜達。
巷子里還有其他孩子,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可能慢慢的淡了回憶。
03
我記得印象很深,除夕的夜晚,我覺得是最幸福的時候。
晚上,母親張羅一桌好飯菜。
一家人圍在一起,有說有笑,多幸福。
父親不愛說話,母親總是會說幾句:“這一年,過來了,不管多難,還是過來了,希望明年越來越好,希望我們能夠通過勞動,多干活,把日子過好,趁熱吃,不要涼了,不要等著了,吃好了過一會兒還有《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
飯桌上,有雞肉,魚,我最喜歡的就是母親炒的芹菜肉絲,特好吃,還有土豆絲。
自己愛吃肉,這一晚,很少吃饅頭,就大口的吃著肉。
父親看著我,不停的笑著。
是的,不知怎么,自己的胃口很好,吃肉總是能吃很多。
父親不愛喝酒,這一晚,還是會倒上一點,多少喝點,他老人家喝酒過敏,不過還是喝,高興。
大哥用開水代替,就這樣,一家人開開心心的挺好的。
吃過飯,聊了一會兒,《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就開始了。那時候的電視還沒有網(wǎng)絡,就是一個天線放在窗外,有時一刮風,信號就沒有了。
有時刮風了,母親就推著父親出去扶著。
父親無奈,披著大衣到了窗外,使勁的扶著,我們在屋子里看著《春晚》,父親在外面扶著,雖然有點不忍心,不過還是喜歡看著里面的小品,只要是到了小品節(jié)目,父親就在外面說著:“把聲音放大一點,我能聽見。”
“聲音小點。”母親笑著;
“快點,我有點累了,不然扶不住了,聲音大點。”
父親有點著急了。
他喜歡馮鞏的小品,但是害怕節(jié)目沒有信號了,一直在外面扶著,母親和大哥不停的笑著,我一會站在門口,父親笑著看著我:“快回屋,別凍著。”
“冷不,爸?”
“不冷,吃飽了正好透透氣,快點回屋,和你媽說一聲,到馮鞏的小品聲音大點,我能聽見。”
“哦。好。”
04
那時我覺得最幸福就是這一晚,父親常常在外面扶著天線桿,而我們坐在屋子里看著《春晚》,多少年自己都不能忘了。
有時到了九點多,自己就困了。
三姐和我說好的,半夜零點放鞭炮。
可是我每一次都沒有熬到那個時候,每一次都是大哥和父親他們守著,而我醒來的時候都是次日了,新年的第一天,很好。
次日一早,葉子早早的跑到我們家。
她也顧不得其他什么,母親喊她吃餃子,可是她搖搖頭,不愿意吃,而是喊著我:“哥,咱們出去玩唄?快點,三姐都已經(jīng)到了巷子里,等著我們呢,她說挺好玩的,快點,我在外面等著你。”
自己穿了外套,套上鞋子,趕緊跑出去了。
“慢點,慢點。”母親不停的喊著。
巷子里,三姐和葉子在那邊蹲著,我猜肯定是玩洋火炮,挺好玩的,這是我們仨的開心,其他的也不敢,只能玩這樣的小玩意了。
在我印象里,好像還有培培、陽陽他們,他們也常常跟著我們一起玩,三姐帶著我們,有一次笑著說:“你們幾個人都害怕響,如今好了,我給你們玩一個沒有玩過的,把洋火炮拆開,然后把里面的火藥倒出來,聚在一起,然后上面放著一張報紙,我們點燃報紙,等到報紙燒到火藥的時候,好看。”
果真,我們幾個人蹲在那兒,不聽響聲了,忙著拆洋火炮。
過了一會兒,火藥聚集了。
葉子在不遠處找了一張報紙,然后輕輕的放在上面,三姐隨手拿了個石子壓著,生怕刮走了。
這一切做好了,她讓我們幾個人離得遠一點,自己蹲在劃著火柴。
05
報紙點燃了,很快,燒到了火藥的位置,就在那一瞬間。
火藥點燃了,火花四濺,差不多有一米多高,好看。
三姐站在那兒,一本正經(jīng):“還可以。”
“三姐,再來,好玩。”
“好的,接著玩。”
這是我們的新年。
在巷子里,即使不吃飯,我們也能開心一個上午。
可能,這是我們認為最幸福最幸福的時刻了,我記得后來初中讀書,有一次老師布置作文,就是讓我們寫一篇自己認為最幸福的時候,當然了,主要是寫元宵節(jié)。
作文批下來了。
老師當場批評我:“全班人都寫的不錯,唯獨有一個同學寫跑題了,我們這次要求的是元宵節(jié),背景是在元宵節(jié),可是人家寫到了除夕夜,當然了,你的快樂是真的,可是作文要求是元宵節(jié),不一樣。以后要注意哦。”
沒錯,我很不甘,沒錯,我寫跑題了。
可是,說實話,我不知道元宵節(jié),也不知道除夕夜,在村子里,元宵節(jié)叫做正月十五;除夕夜叫做年三十,老師讓我寫最開心的事情,我總以為其實是一個日子,錯了,可是我開心。
我們是真的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