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脈
時光悠悠,時間仿佛是這世間最不值得的東西,又是一年悄然過去,平康十六年的春天已然到來。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王不二的揮刀已經差不多結束了,不過每天還是有一點時間被王不二用來揮刀,總想著要再積累一些。
不過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用石刀練習刀法,雖說王不二的刀法水平已經很高了,但是王不二對自己的要求不止于此。
他的醫術也在師父的教導下有了長進,至少現在治療一些跌打損傷的小病小痛已經不在話下了。
王不二現在也已經十四歲了,跟隨師傅來到柳林鎮也已經是第四年了,身高已經從剛來時的四尺多長到了如今的五尺六寸(大概170厘米),身體看著也有一些壯實了,和崔狗蛋站在一起也不顯得單薄了。
不過,就是不知道狗蛋娘是怎樣喂養狗蛋的,狗蛋現在身高還是要比王不二高一些,也要比王不二更加壯實。
“不二,不二,快過來一下。”崔狗蛋正站在溪流中央叉魚。
王不二坐在河岸邊上的石頭上看著書,這是師父親自抄錄的刀法,現在王不二需要做的就是大量的觀看刀法,不斷地積累充實自己,知道得多了,應對的手法就會多了,免得對敵的時候捉襟見肘。
這一幅畫面,一靜一動,到處都是嫩綠的顏色,生機勃勃。
“怎么了?”王不二放下書回道。
“這條魚有點大,我叉不中,你快過來。”崔狗蛋著急地喊道。
現在主要是崔狗蛋叉魚,王不二沒怎么動手了,不過狗蛋叉中魚的幾率有點低,到了這種時候就輪到王不二出手了。
這段河已經被二人用石頭壘起來的大壩擋住了,所以不用擔心大魚會跑走,小魚二人也不會抓。
王不二挽好褲腿,下河走到狗蛋旁邊,接過魚叉,看著還不知道厄運已然降臨,還在歡快游動的鯉魚。
示意崔狗蛋慢慢離開之后,王不二手指微微用力,魚叉猛然向下叉出,抬起來的時候,魚叉上邊就有一條大鯉魚在不停掙扎。
在叉魚的時候,王不二不會用內力,就憑借感覺,這是王不二練功后為數不多的消遣活動。
將魚扔到岸邊,魚叉遞給了狗蛋,王不二就上岸了繼續看書。
“你繼續叉吧,再等一會我們就回家吧。”王不二看時間也不早了。
“好。”
狗蛋繼續拿著魚叉,在河流里逡巡,看著腳邊不停‘挑釁’的游魚。
快到傍晚的時候,兩個人一人提溜著幾條魚往回走,回家的路上正好遇到了狗蛋娘。
“王姨,你這是去干什么?”王不二問道。
王姨剛剛看向的是另外一邊,沒看到自家孩子和王不二,正好轉頭看見兩個孩子說道:“正好,我出來正好是要找你們兩個。”
“娘,你找我們要干啥。”狗蛋有些怕,以前回家晚了經常被母親用雞毛撣子打,留下了不少的陰影,但是這會時間也不晚啊,再說今天出去的時候也很晚啊。
“沒什么,喊你們回家吃飯。”王姨回道。
“啊。”
王不二有些驚訝,雖然以前時常在王姨家里吃飯,但今天也沒有提前說啊。
“今天是你師父說的,還買了幾斤羊肉回來。”王姨解釋道。
“哦,那王姨正好今天還有幾條魚。”王不二舉起手上的魚,狗蛋也獻寶似的舉起手上的魚。
“走,先回家,回去我就給你們做。”王姨招呼著兩個孩子往回走。
三人一路回到狗蛋家,推開門并沒有人在。
王姨的丈夫,狗蛋的爹被大趙征兵了,正好戍邊去了,所以沒有在家,就王姨和狗蛋在家。
沒過一會兒,王不二就看見師父拿著一本書朝著王姨家走來。
王不二跑過去攙扶著師父說:“師父,你今天怎么想著要在王姨家吃飯啊。”
“這么些年,我們麻煩了你王姨那么多次,正好今天請他們吃頓飯。”頓了下又說,“東西都是我買的。”
“這樣啊。”
王不二還是有點不解,怎么今天突然就要一起吃頓飯了,崔叔也沒有在家。
進到王姨家,王姨正在處理抓回來的那幾條魚。
王姨見王榆次也來了,連忙擦了下手過來說:“王師傅,您先坐門口等著,飯馬上就好了。”
“沒關系,你先忙。”王榆次笑著回道。
王姨搬來兩把椅子,屋子不大,所以就只能坐在院子里邊的大柳樹下。
王榆次接過凳子,和王不二坐在柳樹下邊。
王不二陪著師父坐在門口,崔狗蛋在家里邊看書,現在的大趙朝廷重文抑武,所以很多小孩子從小就讀書,狗蛋爹娘也希望孩子有一個好前程。
王不二志不在此,只能給狗蛋喊喊加油了。
很快王姨就把所有的飯菜擺放在了桌子上,喊師徒二人和兒子吃飯。
“王師傅,小王,進來吃飯了。”
順便朝里屋喊:“狗蛋,吃飯了。”
進去之后,王榆次坐在主位,王姨坐在左手邊,狗蛋坐在右手邊,至于王不二坐在師傅對面,鄉野粗鄙之人也沒有多少規矩。
“多謝他王姨這幾年的照顧。”王榆次向王姨行禮,崔家家長沒在家,只好感謝主母了。
王不二也趕緊站起來朝著王姨道謝。
“王師傅客氣了,這幾年家中丈夫和小兒生病還多虧王師傅診治。”王姨站起來施了個萬福。
前一年,崔狗蛋不知道怎么了,高燒不退,王榆次用內力救了一天一夜,狗蛋才轉好,所以兩家的關系非常好。
王榆次從懷里邊掏出來來時帶著的那本書,遞給了狗蛋。
“這本書是我隨便寫下來的呼吸吐納法,讓狗蛋多學學,可以強身健體。”王榆次對著王姨說。
王姨趕緊站起來說道:“王師父,這太貴重了,我們萬萬受不起啊。”
王姨雖然不知道王榆次拿出來的是什么,但不用說肯定是好東西,柳林鎮的人都知道王師傅是一個高人,往年還有人專門跑來拜師的。
“沒關系,這些年也沒少麻煩你們一家,就當是我們之間互相贈送的禮物吧。”王榆次把書遞到狗蛋手里,“讀書人也要有個強健的體魄啊。”
狗蛋拿著書看著自己的母親。
王姨見狀只好答應了:“多謝王師傅。”
“狗蛋快給王師父磕個頭。”
狗蛋立刻站起來,跑到王榆次身旁,鄭重其事的磕了個響頭。
王榆次受下了,雖然并不是師徒,但傳授一部心法也受得起他的這一拜。
“快起來吧。”王榆次將狗蛋扶起來。
王姨給王榆次也盛好了飯,滿滿一大碗。
“我們快吃飯吧,等會就涼了。”王姨臉上全都是笑意。
“好,好。”王榆次接過了碗筷。
四個人慢慢悠悠的吃著,一道羊湯,一道手抓羊肉,一道清蒸鯉魚,一道魚湯,還有幾碟野菜。
王榆次好像今天來就是為了傳給狗蛋一部心法,就沒有其他的用意了。
吃完飯之后,王榆次教導狗蛋怎樣練功,畢竟狗蛋之前沒有接觸過。
只有王榆次、王不二還有崔成均在這里,王姨避在其他地方了。
崔成均就是狗蛋的大名,不過幾人已經狗蛋、狗蛋的叫習慣了,就一直叫的是狗蛋。
王不二看著狗蛋慢慢的領會到了,開心地笑起來,自己的‘弟弟’能和自己一樣,不說是成為高手,但有了一點自保能力,還是很開心的。
狗蛋自己坐在地上練功,王榆次和王不二悄然離開了。
回去的路上,王不二問除了自己的疑問:“師父,你今天為什么要這樣做?”
“為什么?”
王榆次看著遠方的黑暗說道:“我準備讓你出山了。”
“啊。”王不二很驚訝。
“怎么?不愿意啊。”
“愿意愿意,就是覺得有一些突然。”王不二說道。
“能教給你的,我也差不多都交給你了,接下來就靠你自己領悟了,不過只有自己經歷過了才算是自己的,我想讓你先出去闖蕩一年。”
“一年之后回來我要考驗你。”王榆次看著王不二說道。
“是,師父,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王不二保證道。
“好孩子,我們先回家。”
回到家之后,本來王不二還想再去揮一陣刀,釋放一下自己開心的心情,不過被師父攔下了。
王不二不解的看著師父。
王榆次把王不二帶到了放置祖宗排位的地方。
這里只有每年過年的時候王榆次才會帶王不二進來,平常王不二就沒進來過。
這是一個不足十平米的小屋,里邊擺著一張供桌,上邊放著一個牌位,上邊只有‘背刀人’三個字,下邊還有兩張蒲團。
“師父?”王不二問道
“坐下吧。”
王不二聽話的坐在兩張蒲團中的一個上,王榆次也坐了下去。
“今天我會幫你開脈,打通你身上的奇經八脈,拓寬你的經脈。”王榆次說道。
王不二知道,他在《重》字秘典上邊看到過,每代‘背刀人’都是由自己的師父進行開脈,開脈之后就可以出山了。
王不二終于等到了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