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李四有的家里簡直雙喜臨門,首先是李四有在開春后不久就買了一輛車,李四有買的車是一輛SUV,因為李四有考慮到干裝修要時而去接客戶,所以他就選擇了SUV,李四有是通過按揭買車的,他買車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創業所需。而這年過年,李三豐也最終將一家人熱切期盼,尤其是李四有的母親期盼已久的張素素帶回了家。
李四有的父母將屋子全部打掃的干干凈凈,他們似乎是聽了當年***說的一句話,于是他們也打掃干凈屋子好請客。
在李三豐與張素素出了車站時,李四有就用車接了李三豐與張素素回家,李三豐與李四有有兩年多時間沒見面了,今日得見,兩人分外喜悅,他們站在定西北站前,李三豐看著李四有說:
“老弟,你瘦了!”
李四有看著李三豐說:
“老哥,你胖了!”
在一旁的張素素看著這兄弟倆幽默地對話,她也笑了,李三豐為李四有介紹了張素素說
“這是我弟弟,李四有!”
他又為李四有介紹張素素說:
“這是你未來嫂子!”
李四有看著張素素說一聲:
“您好!”
他又靦腆的笑了笑。
三人將行李放到了車的后備箱,三人進了車,車里早已暖氣融融,李四有輕快的踏一腳油門,汽車也似歡快地向李四有家駛去。
到了家里,李四有的母親早已做了一大桌子菜,她極盡所能,只恨自己的手藝不是世界第一,同時她又內心忐忑不安,她擔心她拙劣的廚藝做出來的菜這未來的兒媳婦不太喜歡,這時候,李四有的母親的心里素質欣又不夠用了。
吃過飯,一家人親切地聊著天。
然而,來到這貧困落后的李三豐家里的張素素開始對她與李三豐的未來的婚姻打起了退堂鼓,她一下回憶起了她年幼無知、過早結婚從而導致的她的第一次失敗的婚姻,雖然張素素結過一次婚,并育有一個孩子,但她的身材與皮膚都特別好,從她身上看不出一點兒結過婚、生過孩子的痕跡,她還是宛如一個未結過婚的少女。
最使張素素受不了的是李三豐家破爛的廁所。
李三豐家的廁所只是在院子旁邊的一塊地里用木板圍起了一個圈,在里面上廁所的張素素既擔心廁所外邊會不會有人從木板縫里偷窺,她又擔心會不會她上廁所的時候廁所里突然有野狗沖進來,總之,在其中上廁所的張素素毫無安全感。
張素素開始變得悶悶不樂,李三豐就好言安慰她,到了晚上,李三豐與張素素住在一間新蓋的房子里,而李四有住在一間舊房子里,另外一間新房子李四有的父母住著。
而這個時候,李四有的父母也已對還沒過門的張素素就和李三豐住到一起習以為常,因為現代的人比以前的人開放多了,他們看到他們周圍也發生了不少這樣的事。
李四有的母親就覺得時代的變化真是太大了,這要是擱到以前,誰家的姑娘身上要是發生了這種事,那這姑娘還不羞得無地自容,李四有的母親不斷在心里感慨著。
保守的李四有的父母覺得張素素與他們的兒子李三豐都睡到一起了,那他們結婚的事還不是板上釘釘的事。
結果李三豐與張素素最后的結局也讓李四有的父母大為驚嘆、大失所望。
當老實憨厚的李三豐去面見他未來的老丈人與丈母娘時,張素素的父母看著這個誠實有加、很有禮貌的李三豐,他們覺得小伙子很可靠,只是令他們擔憂的是李三豐的經濟條件,他們想李三豐現在手頭存款不多,他拿什么錢買房呢?
因為在他們當地,一個姑娘出嫁時必須有房似乎已經成了他們當地的一種習慣性要求,甚至風俗,若是在定西縣城里買套房子李三豐家還可以勉強湊合首付,而要到山西運城那里買套房,他們家就是砸鍋賣鐵都湊不出錢來,李三豐與張素素的戀愛的關系在過年后又持續了半年,最終,兩人分手了。
他們這時候就到談婚論嫁、要么走到一起,要么走不到一起的時候了。
窮人家的孩子娶個媳婦真難啊!
然而開始創業的李四有也分外艱難。
首先是融資的問題。
他把他想創業的想法告訴了他在仁遠學校初三補習時兩位關系比較好的朋友,他的這兩位朋友聽了李四有的想法,他們都很顯慷慨,兩人根據自己現有的經濟條件投了不同的錢,其中一人投的錢比較多,占了40%的股份,另一人投錢比較少,占了15%的股份,剩下的45%的股份李四有就占了,他也投了相應的錢,因為占了40%股份的那位朋友在外地工作,所以他只負責投錢入股而不參與公司的日常經營與管理,于是,李四有伙同占股15%的這位初中同學在蘭州這個地方就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創業生活,他們與一個寫字樓負責招商的工作人員討價還價,斗智斗勇,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最終他們達成了協議。
然后就是店面的裝修,李四有叫來了他以前在裝飾公司上班時認識的木工師傅,他與他的合伙人就把木工師傅帶到了現場。
李四有把自己裝修的想法告訴了木工師傅,木工師傅一邊聽著李四有的講解,一邊記著各個工程的尺寸,他又訴說著一些復雜工程的施工環節與流程,全部談完畢,木工師傅又在心里估量了一下整個工程量,他給李四有報了一個價,李四有覺得這個木工師傅給他報的是實心價,兩人一商量,李四有便決定讓這個木工師傅去做。
這些事情做好,李四有又與這位合伙人進行著整個建材市場里尋找合作材料商的事,他們兩個沒什么經驗的愣頭青不斷地從一家材料店里出來,然后又進入到下一家,有些材料店的老板對待他們親切有加、笑臉相迎,并且好茶伺候著,有的老板則愛搭不理,略顯冷漠,他一面在打量著這兩個剛創業沒什么經驗的愣頭青,一面又小瞧著這兩個剛創業就只有一腔激情的愣頭青,被小瞧了的李四有心里略顯生氣,同時他一定要成功的勇氣隨著材料店有些老板的不斷小瞧而大大增加,李四有在憋著一肚子氣,他覺得他一定要成功。
而與材料店談合作的李四有又展現出了他在與每一個材料商老板討價還價時的天賦不足與能力低下,在談價錢時,李四有的這位合伙人則展現出了他在這方面的優勢,有時候,李四有覺得在這位合伙人的詢問之下,有些材料店的老板給他們的合作價格夠低了,但李四有的這位合伙人卻還是笑著臉問這位老板:
“這個價錢還能再低一些不?”
于是,這位老板又一臉思索、面露難堪地對他們倆說了一個最終的最低的合作價,聽了這個價格,李四有心里覺得很滿意,他的合伙人也說:
“成!”然后再說一句,“那我們以后就多多合作,爭取實現雙方共贏的局面!”
老板也就微笑著送走了兩個人。
兩人將合作的材料商談得差不多了,店面也在緊張的裝修中,李四有深謀遠慮,他在考慮著一件一件要走向成功時所必須做的每一件事,而他的這個合伙人則沉寂于創業與快要當老板的快樂之中。
參與公司管理與經營的李四有的這位合伙人名叫張海濱,他比李四有小一歲,但他卻已經結婚了,在他決定跟李四有一起創業的年前,他的兒子就出世了,他比李四有更早地當上了爹,當李四有得知他的媳婦已經生產的消息時,李四有問張海濱:
“你媳婦給你生了一個公主還是太子?”
張海濱驕傲地回答:
“給我生了一個太上皇!”
就這樣,對于做父親毫無經驗的張海濱就第一次嘗到了做父親的滋味。
在一個黃道吉日,李四有的裝飾公司終于隆重開了業,開業當天,李四有特意從一個文藝團里請來了兩只獅子為他們的新店開張助陣,李四有安排在門口擺了八門禮炮,八門禮炮也在開業時鳴了八響,李四有與其他的兩位合伙人都希望自己的公司能蒸蒸日上,財源廣進。
在團隊的組建與公司每個員工的任命與安排之上,讓李四有展現出了他過人的能力,這些工作是他比較擅長的,他以前在其他裝飾公司上班時他就很清楚他的這個優勢。
就這樣,公司一干人在每天早晨就激情滿滿地開著早會,在早會上,李四有通常會總結前一天工作的成果與有些不足,他再通過表揚在前一天工作中表現優秀的員工而激勵另外的人,李四有每天都給在前一天工作中表現最優秀的員工一點兒小小的現金獎勵,獎金的數目雖然不大,但得到獎金的這個人卻分外高興,對于每個得獎的人來說,其實這不單單是一點兒現金的獎勵,這更是一種榮譽,一種老板對他們的賞識,一種別人對他們勞動成果的贊賞與肯定,因為李四有覺得一個人在工作得到自己該有的工資固然重要,但能得到團隊中其他人的肯定和獲得榮譽感卻更加重要,李四有不但做好了一個員工對工資的需求,他還特意滿足了一個人更加注重的精神需求,這也是李四有之所以帶團隊比較強的一個原因,就這樣,在李四有的帶領下,公司在開業初期的成績斐然,在公司成立之后的第一次所有員工聚會上,人人都舉杯歡慶,酣暢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