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眼前這個叫林宛楠的女生,謝十安和李景晟突然呆了一下說不出話,謝十安緩過神來,站起來和林宛楠打招呼:“你好你好,我叫謝十安。”
“你好。”林宛楠對著謝十安問好道。
李景晟也向林宛楠自我介紹道:“我叫李景晟,多多關照。”
“你好,多多關照。”
林宛楠的位置就在謝十安的右手邊,這讓謝十安有些不習慣,自己活了十幾年,第一次和女生這么近距離接觸,多多少少有些放不開。
李景晟也看出謝十安的不適,偷偷問謝十安:“要不,我去申請一下,咱倆換個位置?”
謝十安當然不讓啊,沖著李景晟噔大眼睛,想通過眼神表達他的聲音:開什么玩笑,我第一次有女同桌,說換就換啊?沒門!李景晟微微笑了一下,拍了謝十安的肩膀,就繼續(xù)看自己的小說了。
這滑稽的一刻,被在教室另一處的一個女生,全部看在眼里。
謝十安看林宛楠收拾這收拾那,收拾個沒完,便問道:“需要我?guī)兔幔俊?p> 林宛楠沖他微笑了一下,“沒事的,我自己可以。”
“好吧,不要勉強哦。”
不一會,林宛楠便收拾好,做到椅子上,“呼~”呼了口氣然后用手扇扇風。
盡管教室空調已經開啟,由于在最高樓層,教室的溫度還是比較高,空調吹出了冷風,電風扇的風卻是熱的,這讓學生確實無奈。
班主任終于到來了,一個不到三十歲的女老師,看上去和學生沒差,這也是謝十安第一次看到這么年輕的班主任,心里不禁有些開心,美女老師誰會拒絕啊。
班主任走上講臺,托了一下眼鏡,對著學生們作自我介紹:“同學們,歡迎來到高二9班,我呢,就是大家的班主任兼英語老師啦,我陳名瑤,很高興認識大家。”
大家在鼓掌的時候也明白,以后英語這門科目有得好受了。
“今年我們班有很多轉學生哦,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吧。”陳瑤老師翻著花名冊,“那就一個一個來吧,第一個,蔡鑫俊。”
蔡鑫俊有點懵,怎么突然讓我自我介紹啊,不是吧?拖拖拉拉地站起來之后,蔡鑫俊支支吾吾地開始了自我介紹:“我...我叫蔡鑫俊,初來乍到,就...很高興認識大家。”說完蔡鑫俊就低著頭不敢看新同學們了,陳瑤老師也示意讓他先坐下了。
“怎么這么害羞呢,下一個,謝十安。”
謝十安還在看蔡鑫俊的好戲,沒有緩過神來。
“謝十安還沒來嗎?”陳瑤老師又再次點名。
“啊,啊不好意思老師我在。”謝十安猛地站起來,“大家好,我叫謝十安,八九十的十,平安的安。”
“沒有了嗎?再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嘛,這么吝嗇。”陳瑤老師想讓謝十安多說點,免得太尷尬。
謝十安撓了撓后腦勺,說道:“我,最喜歡的作家是東野圭吾,然后就...喜歡唱唱歌聽聽歌吧。”陳瑤點點頭,看了看花名冊,“你原本和江昊同學是同一個學校的,你們認識嗎?”
“認識了有十幾年吧。”
“好,那十安同學你先坐下,江昊同學你來介紹一下自己。”一旁還在捂嘴笑的江昊見形勢不對立馬就站了起來,裝作了起來:“咳咳,老師好,同學們好,我叫江昊,你們也可以叫我耗子,和謝十安是一起長大的哥們,你們要是想聽謝十安的糗事,隨時可以來找我,哈哈哈。”謝十安傻眼了,讓你自我介紹你咋來損我的?
“看來十安同學和江昊同學的感情還是蠻不錯的,那下一位是林宛楠同學。”
嗯?林宛楠同學是轉學生嗎?謝十安一直以為這個安安靜靜的女同桌是原本就在華中的學生,沒想到和自己一樣也是轉學生。
“大家好,我叫林宛楠,希望接下來能和大家一起好好相處,好好進步,謝謝大家。”林宛楠只是簡單地做了自我介紹就坐下了,這個女生在謝十安第一印象里就透露著一股寒氣,感覺讓人不是很容易說話,那以后這同桌日子可咋整。
接下來的時間陳瑤老師很快就簡單介紹了班上的其他轉學生,謝十安也很努力去記住這些人的名字,直到另一個女生的出現,一個給他帶來巨大影響的名字。
“鄭以以。”
......
隨后陳瑤老師就交代了學校的一些規(guī)章制度和日常生活上面應該注意的地方,畢竟對于轉學生來說,可能是第一次住在學校,總有一些不習慣的地方。學習上也將有不一樣的挑戰(zhàn),華中是一個很注重每年高考上線率的學校,所以在對學生的學習時間安排上是很苛刻的,每天早上六點五十前必須到教室上晨讀,到晚上九點五十才結束一天的學習。雖然很辛苦,但學生的成績總會有成效。
華中今年大部分轉學生都安排在了高二9班。然而,這個高二9班也是華中在高二級作為一個重點班目標的嘗試,這個大部分是轉學生的重點班,真的能如華中領導所愿嗎?
謝十安看著班上52號人,除了耗子,可能以后接觸最多的就是兩個同桌了吧,李景晟的愛好和自己差不多,應該可以相處的不錯。而林宛楠,自己本就直男一枚,人家還比較安靜,看來要相處起來好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耗子的成績本來就比自己好,現在也來華中了,那就把耗子當成超越的目標,要比他更高才行。謝十安默默地給自己定下目標,而江昊的目標更高:要沖進這個所謂的重點班的前十。
第一個夜自修很快就接近了尾聲,謝十安簡單收拾了一些要帶回宿舍的東西,起身準備和江昊一起回宿舍。一個女生擋在了他的面前,謝十安抬起頭,對女生說道:“同學,你擋...”
“十安同學你好,我叫鄭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