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思義,欺負老實人,盜取竹子,取就諧音字。
出自宋代蘇軾的《於潛僧綠筠軒》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癡。
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王徽之酷愛竹子,有一次借住在朋友家,立即命人來種竹,人問其故,徽之說:“何可一日無此君。”此君即是竹子。寧可沒有肉吃,也不能讓居處沒有竹子。
沒有肉吃不過人會瘦掉,但沒有竹子就會讓人變庸俗。
原因是人瘦還可變肥,人俗就難以醫治了。
旁人若果對此不解,笑問此言:“似高還似癡?”
那么請問,如果面對此君(竹),仍然大嚼,既要想得清高之名,又要想獲甘味之樂,世上又哪來“揚州鶴”這等魚和熊掌兼得的美事呢?
想種竹,休身養性,竹品可謂高風亮節,節節高升,寧直不屈,古詩中多有寫竹,萬物皆有靈,取其精粹,以滋養身心。
逐世間名利、杈勢,身份地位彰顯華麗高貴,竹的品質可棄否?擁有再多,忘其根本,心性齊家.
實是一個會意字,這個字,從頭到腳,都有遮擋,頭頂有蓋,中間有糧食,腳下有財富,三點均有,稱作實。
實就是不虛。不管是寫總結、作報告,還是宣傳群眾、做群眾工作,抑或是向上級匯報工作、個人述職等等,都應實打實,不說謊話、不夸大事實、不虛報謊報數字、不隱瞞問題、不掩蓋矛盾,把材料中、匯報中、報告中、統計中的水分統統都擠干凈。也就是說,實是一個拒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過程,實是一個擠干水分的過程,實是一個“有一說一、有二說二”的過程,實也是一個拒絕“打腫臉充胖子”的過程。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具體表現為知行不一、不求實效,文山會海、花拳繡腿,貪圖虛名、弄虛作假;官僚主義具體表現為脫離實際、脫離群眾,高高在上、漠視現實,唯我獨尊、自我膨脹。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工作中最容易犯的一種病,仍然是目前黨內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是“病”就得及時醫治,不然小病就會拖成大病,大病就會變成無藥可救的頑癥頑疾。
“群眾利益無小事”,解決好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問題,就要真真切切下實招、下重招。解決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問題,貴在結合實際、注重實效;貴在上下聯動、抓實整改;貴在真刀真槍、解決問題;貴在明確目標、壓實責任;貴在即知即改、立行立改;貴在不拖不推、一抓到底。實事貴在做實,做實才叫好,才是好。
“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恒心。”實就是各級領導干部無論想問題、搞調研,還是作決策、辦事情,都要站在群眾立場上,都要從群眾期待和群眾需要出發,通過各種途徑了解群眾的意見和要求、批評和建議;通過辦實事“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修行者有“不打誑語”一說,意思是說,一個修行的人不能說謊話、大話、吹牛的話,才能修成正果。我們共產黨人更應做到“不打誑語”,兌現承諾,這是共產黨人的本色,更是對黨忠誠、心系人民的表現。
實質真切,情真意切,心房左右,唯有ying一人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