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倩倩是個八歲男孩子的母親,她作為一個醫(yī)務人員,生活無憂,丈夫也很顧家,看似簡單幸福,就是幸福簡單。
今天她有些忙忙碌碌,預約了兒保中心的主任專家看發(fā)育門診。即使認識也需要排隊,200元的自費診療根本擋不住患兒家屬的腳步。
第48號,下午三點不知道能不能看到。雖然只掛號半天,滿80停止。專家診室門口椅子不多,家長們都拿著片子和各類化驗報告。有些孩子在身邊,更多的孩子都和家屬另外等著,差不多到號了再來。
看病的是個有些年紀的女教授,精干高效,拿起片子,各類化驗單一掃而過,有時候仔細再看一遍。
抄方的小醫(yī)生也是主治大夫,有些緊張,看來和教授不熟,或者教授很嚴肅他拘束的很。
一個病號看完接著一個。有些家長很淡定,松一口氣帶著孩子一起回去。另一些家長,看著就忐忑不安,發(fā)愁的模樣千姿百態(tài),令人不忍直視。
下午輪到了,周倩倩叫丈夫把孩子帶來診室這兒領著孩子進去。
“這個確實是開始發(fā)育了,看骨骺端能再長一些,1米6到頂了,更多的是沒那么高。”女教授仔細研究了一下各種報告單和骨科X攝片,說的非常沉重。
周倩倩被打擊到了,她客氣的謝謝醫(yī)生,拿著病歷,帶著兒子走出診室。如前面那些發(fā)愁的同道種人一樣凄厲。
兒子還小看病像去游玩一場。
出來后她一下子撲倒在丈夫懷里,哭的稀里嘩啦,沒有一點在公眾場合要矜持的意思。還好不是一個家長如此,這點兒都是同病相憐的。
好些個帶孩子來復診的拿出紙巾,被同化的眼淚直流。是不是醫(yī)院要多裝幾個自動售賣手帕紙的機器?
哭了一陣子,喘口氣,她拉著兒子的手和丈夫一起走了。看不出來是恢復了,還是等下要持續(xù)傷心。
丈夫很了解他的,立刻說不回家做飯了,一起去飯店。
兒子擁護道:“肯德基。”
三個字才出口,周倩倩像受到了暴擊,眼睛一瞪,“再也不許吃這個東西,都是垃圾食品害的。”
兒子頭一縮,躲到父親那邊,疑惑不解。
丈夫趕緊點頭,“是的,是的,都是快餐的罪過。我們?nèi)コ源蟛停暇┞肪G波。”
“打倒山德士上校,不吃炸雞腿,炸雞翅,薯條。”
兒子還是不明白,雞翅膀雞腿得罪了媽媽?嗯,下次和爸爸偷偷去吃,不能惹媽媽,太可怕了,眼淚要淹死人……
周倩倩嘴里沒說什么,心里策劃著去自己醫(yī)院骨科好好打聽一下這個醫(yī)生的跟腳。還要多資訊一些同學單位的主任。
一家之言不可信信!
吃飯的時候,她狠狠的點了牛肉粒,芝士海鮮面,明明這家蘇浙菜。幾樣燒的真不怎么樣,必勝客的比這個味道好,還便宜一大截。
兒子有的新東西吃,快樂的像勤勞的小蜜蜂,飛來飛去,無憂無慮。心下想著下次還要來,醫(yī)生把媽媽惹哭了,可以吃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