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在荊州南部,冬季的夜晚仍是寒氣逼人,趙統穿上了更為厚重的甲胄,才勉強抵擋住這濕冷。
在趙統前方,陳泰在眺望著遠方,在他身后的除了一同前來的趙統和鄭圖以外,還有從關羽軍中精挑細選出來的七百精兵,這些精兵稱得上是身經百戰,是劉備軍核心戰力的一部分。
古代早期作戰,精兵的戰斗力遠遠強于普通士兵,所以以少勝多的戰役同樣不少,在戰場上,不是人數多少就能覺得勝敗的。
陳泰心中并不但心赤壁江邊即將打響的大戰,他目前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良久后,一葉扁舟帶著光亮,駛到了陳泰不遠處的岸邊,從小船上走下兩個男人,一人身穿長袍,另一人則是披肩戴甲,兩人齊齊走向陳泰。
借著微弱的燈光,陳泰也看清了兩人的模樣,身穿長袍的男人大約二十歲左右,長相清秀,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雙白色的眉毛,這可時十分少見的。
另外一人約莫三十歲,面容粗獷,穿著一身厚甲胄,身材壯實,一雙利眼上下打量著陳泰。
“陳都尉”,白眉男子率先說道,“久仰了,我便是馬良,旁邊這位是魏文長(魏延的字),魏將軍?!?p> 魏延稍微點了點頭,陳泰也隨之回禮,然后轉頭向趙統說道:“你不是問我七百人怎么攻下武陵郡嗎,在我們眼前的,便是答案?!?p> 劉表死亡的消息傳遍荊州后,荊州大致分成了三股勢力,一是以蔡瑁、蒯越為首,利用劉琮掌握了荊北大部分軍隊,隨后投降曹操,第二股是以劉琦、劉備為首,抵抗曹操入侵的反抗軍,而第三股,則是隔岸觀火的荊南各郡。
其中,以武陵郡、長沙郡、桂陽郡與零陵郡實力最為強大,這四個郡的郡守,既沒有出兵響應曹操,也沒有協調孫劉聯軍對抗曹操,他們的目光都集中在長江上,那場決定南方歸屬的戰役。
只是,他們怎么都沒想到,這場大戰還沒打響,就已經有人將注意打到他們的頭上。
首先提出將矛頭指向這四郡的,是諸葛亮。
在與周瑜等人商量完對抗曹操的策略后,在回去的穿上,諸葛亮向徐庶和陳泰提出了一個計劃。
雖然赤壁一戰有萬全對策,但謀劃在人,成事在天,誰都不能百分百可以認定此戰必勝,因此,劉備軍需要一個退路。
雖說赤壁一戰若是敗了,劉備幾乎沒有翻身之地,但多一條退路,也多一個機會,因此,諸葛亮將目光看向了荊南。
比起孫權,劉備軍更能名正言順地進軍荊南各郡,因為大公子劉琦就站在劉備這一邊,可謂出師有名。
諸葛亮說出要攻取荊南各郡時,陳泰就想用手探一下他的額頭,看一下是否發熱了。
且不說與曹軍之戰近在咫尺,何況劉備軍本就人數不多,強行分兵更是下下之策。
“師叔”,陳泰當即說道,“與曹操之戰近在眉睫,我軍本就人數不多,又如何可以分兵去荊南四郡?!?p> 諸葛亮沒有回答,反倒徐庶輕輕敲了一下陳泰的腦殼,說道:“子夜,你這般想就落了下層,細想一下,著荊州本是誰的地盤,劉表雖然身死,但騎在荊州多年深的民心,如今劉琮背父之道投降曹操,拱手將荊州讓人,肯定會玲一部分人心有不忿,只是礙于曹軍之威,不敢發作而已。”
“而如今,大公子劉琦身在我處,我等可借公子劉琦之名,暗中與不忿之人通書信,借助內應,取下荊南四軍將不需要太多兵力?!?p> 陳泰摸了摸徐庶敲的地方,然后說道:“師父,話雖如此,但如今孫劉聯盟,我們若是派兵南下,肯定會引起孫權的注意,孫權本就有吞下荊州之心,那會放任我等攻下荊南???”
“言之有理”,諸葛亮笑了笑,“但思慮不足,孫權獨留兩萬精兵在身旁,一是為了防御山越作亂,二應是為了響應赤壁一戰,若赤壁一戰獲勝,孫權必定乘勝進擊合肥城,只要拿下合肥城,江東之地就不必暴露在曹軍眼中,此時的孫權,是顧不得我等的?!?p> “既然如此”,陳泰低頭沉思說道,“那此次出兵荊南,數量必定不多,當以精兵為主,因涉及各軍內應,因此領兵之一需有智有勇,二爺、三爺有智有勇,然而缺席赤壁之戰必定因此周瑜注意,趙將軍和堂兄勇則勇,但并不善使智謀,如此說來,此人人選……”
說到這,陳泰忽然打了個冷顫,他抬起頭來,發現徐庶和諸葛亮正用慈祥的眼神看著他,其中意思不言而喻。
陳泰苦笑一聲,他本不想缺席赤壁一戰的,如今看來,也由不得他想不想了。
“我只有一個要求”,陳泰伸出一個手指,“幫我向趙將軍要個人?!?p> 要是趙統知道自己就這樣被陳泰拉了過來,從而缺席了那名流千史的一戰,心里肯定降暴打陳泰一頓。
陳泰與趙統帶著七百精兵,暗地往武陵郡進發,再武陵郡中,有著和他們接引的內應,便是馬良與魏延兩人。
陳泰的七百精兵駐扎在武陵郡邊境之處,此地少有人來,因此也不必擔憂被人發現,在陳泰的軍帳之中,他和趙統、馬良與魏延四人圍坐在一起,借著火光,馬良從懷中拿出一封書信。
馬良雖然年紀不大,但長的慈眉善目,配上一雙白眉,讓他整個人看起來都十分和善,只見他將懷中書信遞給陳泰,溫和地說道:“陳都尉,此書信時武陵郡太守金旋的降書?!?p> “投降了?”還沒等陳泰接過書信,趙統就忍不住說道。
馬良只是笑了笑,在他身旁的魏延則是冷哼一聲,頗有一些嘲諷意味。
趙統雖然不是個脾氣火爆之人,單也是個血性男兒,看著魏延這樣的舉動,心里升起了一絲無名之火。
陳泰接過書信,但沒有拆開,隨手邊將書信方在一旁,說道:“季常(馬良的字)好計謀,但此計需等赤壁一戰分出勝負,方可使用?!?p> 馬良眼前一亮,隨后說道:“陳都尉果然名不虛傳,馬良獻丑了,此計是我深思熟慮之后才出的,雖然算不上萬無一失之計,但仍是目前最佳選擇?!?p> “確實不錯”,陳泰點頭,“赤壁一戰若勝,這一封假降書發出去,那金旋不投降也得投降,然而,赤壁一戰何時能分出勝負尚未可知也?!?p> “陳都尉有何高見?”馬良說道。
“老實說,我可沒什么高見”,陳泰如實說道,“如今我只有七百精兵,強攻是肯定不行,即便有季常和魏將軍做我的內應,仍是勝率不足,季常的謀略乃上上之策,只是……”
陳泰同樣從懷中拿出一封書信,說道:“只是季常的投降信,應當增加一封。”
“誰的信?”
“長沙郡郡守,韓玄的投降信?!?p> 馬良接過陳泰的信,然后說道:“長沙郡軍中,也有不忿之人嗎?”
“有且只有一人吧”,此時,發出聲音的是一直沉默不語的魏延,“長沙郡中,也只有那老頭有些骨氣而已?!?p> 魏延看向南方,眼中浮現起來那個發須斑白,但仍意氣風發的老家伙。
“黃老頭,你果然也忍不下去了,也好,就讓我們兩人一起,送一份大禮給劉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