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講的事情不算復雜,凌雪過往是騎兵先鋒,突然接任大將職責,對于步卒的訓練統領不甚精通,自是需托付他們先將隊伍帶起來。
“那先請二位叔叔回去安撫軍心。”
“諾!”
大將剛去,軍中士氣勢必不穩定,好在他們都曾是擔任父親的親衛,被一手提拔上營將的位置,是可放心托付。
見二人離去后,她拾起方才放在桌案上的書,繼續細細地閱讀著那本書。
書中詳細記錄了邊塞城各項軍民事務,可以說只要是讀過書的,皆可在短時間內順利接手這座有著數萬軍民的城池。
而翻到最后一頁,讓她明白了為何父親說的最后一句話是找這本書。
“小雪,父親愧對于你,讓你一介女子上陣殺敵。”
“你以后要好好的,少喝酒。”
“做了大將后,便不要隨意去沖鋒陷陣。”
。。。。。。
還有好幾句關心的話,讀著有些生硬,不過讓他一個大將軍寫下這些話,確實是有些為難了。
凌雪感慨地笑了笑,將書輕放回盒中,妥善保管起來,若是以后心煩了,難受了,再拿出來看吧。
邊塞城上下陷入失去大將的悲切之中,而此時的陽洛城,關于權力的爭奪大戰,開始了第一場大戲。
選后,這是極為重要的一件事,崔平自是想將屬于自己家族的女子安排給陛下,而慕容先自是會想方設法拒絕。
不過就當前的市井流言而論,大部分人都看好一個人——崔家之女,崔瑩。
傳言道:此女貌美賢淑,善琴棋書畫,必定是未來皇后之選。
三月十五是慕容先親政兩月之時,崔平覺得是時候提出選后的事宜了。
不過,他沒想到,這一次有人會站出來攪局。
天灰蒙蒙亮時,伴著一聲號聲,眾大臣魚貫而入,按照各自職務等級站好位置,等候陛下就座。
片刻,身著黃袍,頭戴冠冕的慕容先落座,身側的李公公尖著嗓子道:“朝議開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
說過了場面話,便是該有人站出來上奏了,他瞧著下邊眾位大臣,最后目光落在了崔平身上,心道:舅舅,今天一定是會提出選后的提議吧。
一大臣出列,站在堂中,手持笏板道:“陛下已繼位兩月有余,國不可無后,懇請早日確立皇后。”
剛說完,另一人走出說道:“禮部部丞所言甚是,至于皇后人選,我看崔家之女崔瑩最好。”
哼!
慕容先冷笑一笑,果然如此,好舅舅迫不及待地將自己家中的人選推了出來。
早先,通過皇家秘衛也是聽聞了這崔瑩的一些事,不管這女子有多好,只要她是崔家的人,他是決計不可能接受的。
他看著眾臣期待能有人出來攪局,否則直接拒絕過于生硬,不太適合。
可這朝中上下,大部分都是丞相一手提拔的官員,哪來的人敢去呢?
待了許久,未見有人反應,就在他覺得有些失望,只能另作安排時,一站在朝班后列的人走了出來。
“兵部右副侍郎楊豐啟奏,臣以為邊塞城將軍之女凌雪可為皇后!”
聽聞此言,朝中頓時一片嘩然,紛紛交頭接耳,討論到底是誰不想要官了,敢站出來針鋒相對丞相。
“哦?你繼續道。”
“此女肌膚如雪,聰慧靈敏,自幼習讀兵書,甚是符合陛下。”
若是凌雪在這,聽了這話,定會笑掉大牙,肌膚如雪,還能吹得再沒譜些嗎?
你見過哪個打了多年仗的人會那般白。
此言一出,眾臣更是震驚,這是來公然挑釁北魏百年的選后傳統嗎?
然而,他們不知曉的是,此刻站在最前列的丞相表面波瀾不驚,內心實則已經慌亂不已。
臺上的慕容先在疑惑一件事,邊塞城在哪里?
“胡言亂語,皇后之選需賢惠端莊之人,怎么能選一個邊疆的女子來?”
聽了這話,崔平有些無奈,本想站出來轉移話題,卻沒想到這人搶先站出來將話題延續下去,他心里很是擔憂,不知陛下知曉真相后會做些什么。
“退朝!”
突兀的一嗓子,眾大臣瞬間安靜下來,看見陛下憤怒的拂袖而去。
愣了一會兒后,依次離開了朝堂。
有些人一臉惋惜地對著楊豐小聲指點著,他們都覺著,敢攪崔家好事的,絕不會落個好的下場。
楊豐卻絲毫不在意,從邊塞城出身的他,當年是靠著好友凌剛依托才在朝中混下的,至于方才提凌雪出來,除了攪局,更重要的是利用這件事讓陛下注意到邊塞城。
說來,這還得從十四年前講起,那時的右丞相崔平領兵部事務,被牽扯入邊塞城軍用物資貪腐案中。
凌剛直接上奏,將一概事務報給先皇,以武定天下的鮮燕皇族對于軍隊是極為重視的,因此當時的兵部部丞掉了腦袋,崔平領導不力被罰俸三年。
他因此對凌剛莫名地抱有怨言,在當今陛下繼位后,利用妹妹身居太后高位的優勢,逐漸掌控了朝政,除了兵權。
恰逢丹國入侵,凌剛向朝中上奏多次,全數被崔平阻截,朝中大臣也十分默契得,從不提這件事。
本以為邊塞城堅持不住,他就可以領軍增援,從而掌控兵權,誰知那邊愣是守住了。
如此一來,始終找不到插手機會的崔平放棄了這個辦法。
他不曾知道的是,陛下的老師是得知這件事,孫琰借此機會不講任何和邊塞城有關的事情,暗中布局,只待親政后一舉反攻,倒算丞相派。
回到御書房的慕容先找來了孫琰,讓他將所有事講述出來。
“你先下去吧。”
得知真相后,他卻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憤怒。
最信任的老師對自己有所隱瞞,但這一隱瞞卻又是恰巧提供了扳倒舅舅的機會。
內心煩擾之下,他打算出去去御花園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