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兵部拍板了第一批增援,五萬石糧草、三千副盔甲、一千張弓和五百套弩以及兩千長戈,這是朝廷目前能抽調的極限了,崔平在任十數年,兵事方面荒廢了不少。
一千士兵領著三千民夫將這些增援物資往北方運輸,領將是慕容孫,雖與皇族同姓,但只是其中一個偏支旁系弟子而已。
慕容先對這個選擇比較滿意,作為他的同姓族中弟子,是能放心讓其率軍運輸軍用物資的。
三月十八,李二領三百騎軍自飛狐關出,深入敵后偵察。
將軍府的小院中,一青衣女子正對著老楊柳旁的穿著棕色皮甲的女子拱了拱手,然后從腰間抽出一柄細劍。
跨步向前,手輕抖一下,將劍刺出,發出一聲清脆的嗡鳴,隨即收回橫斬而出。
動作已是很標準,但力仍有不足,凌雪點了點頭,在心里默默評價道,不過也能理解,不是誰都像她一樣,天生力氣大。
劍十三招,直刺、橫斬、劈砍、上掛、撩劍、轉抹、輕挑、架擋、點水、截劍、穿劍、掃堂、腕花。
這是她自己根據多年習劍經驗,編練出的一套基礎劍招,只有練好這個,才能有往后精進的條件。
這丫頭雖是平日懶了些,可學習上卻是極為認真,不過寥寥數日,就將這劍十三招的樣式學得差不多,當年自己也是學了七日才練會的。
不過想想她才二十就有一手高超的醫術,練劍這般簡單的事,想來也不會難住她。
“先別忙著坐,站著歇息會兒。”
呼!
木青點了點頭,將劍收回,走到老楊柳前靠在上邊,擦了擦額頭的汗說道:“雪姐,可以問你個事嗎?”
“說吧。”
“李二將軍是不是出城去了。”
這個問題嗎?凌雪皺了皺眉頭,思考著該不該告訴她,畢竟這算是軍事機密。
但沉吟片刻,還是說道:“不錯。”
聽到了這答案,她輕嘆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擔憂的神色。
“雪姐,你當初做的事是不是和李二一般,他會有危險嗎?”
這丫頭有些不對勁啊,這么關心一個男子,凌雪心里揣摩著,可隨即又搖了搖頭,覺得不能這么想,畢竟是他當初萬軍之中將人救出,關心恩人也是情理之中。
于是她站起身來,輕拍了拍木青的肩道:“那里的確是有些危險的,不過這次會好很多。”
她將信將疑得點了點頭,可心里依舊是十分擔憂,再怎么說也是戰場之上,刀劍無眼,萬一出事了呢?
呸,我這個烏鴉嘴,木青暗罵著自己,保佑他安全歸來,該是這樣想才對嘛。
“雪姐,待會有時間嗎?可以陪我去一趟城中的寺廟嗎?”
凌雪在腦海中過了一遍今日的計劃,如今三百出城,沒以前那般忙碌,是能抽出時間的,想來她是想去寺廟里祈福吧。
等等,怎么感覺這丫頭是喜歡上了李二呢?
去寺廟祈福這種事,就她了解的,好一些都是女子為心上人,替恩人祈福也不是不可以,但始終還是覺得前者可能性更高一些。
在她看來,這事有利有弊,一個二十歲的丫頭確實是該找個夫君嫁了,否則真嫁不出去了,可如今喜歡的卻是沙場之人,這很不好,說不得哪天就得守寡。
作為這丫頭的干姐姐,心里是希望她能找個安穩一些的,不是刀尖上舔血的那種。
可你情我愿的事,總不能去棒打鴛鴦吧!
既然如此,就陪著去一趟吧!
除此外,還有另一件事要去做,她想找那住持求解心中所惑。
午后,凌雪將所有的事提前處理掉后,陪著木青又一次來到了城東北的那處小寺廟。
廟門半掩著,堂下的臺階清掃的很干凈,步入廟中,正中是一香爐,里邊燃著幾根香,細煙裊裊,清凈至極。
凌雪站在廟中,發了會兒呆,這感覺很是舒適,以后打完仗呆在這廟里倒也是個不錯的去處。
最里邊住持跪坐在墊上,喃喃自語著,那尊佛像上的金漆已掉了許多。
因為封城的緣故,他自然是沒可能去尋人補上的。
木青將一枚銅錢投入箱中,跪下身小聲念著一些話,內容自然是為李二祈福。
做完這一切,準備離去的時候,老住持開口了:“另一位施主不祈求些什么嗎?”
“此來不問佛,問人。”
“施主這話挺有意思的,那請稍等老僧片刻。”
約莫一炷香的時間,老住持將二人請到了一間客房中,提來水壺將三個杯子注滿,茶葉漂浮在水面上,杯中冒出了騰騰熱氣。
輕輕一嗅,便能聞見茶葉的清香。
弄好茶水,老住持跪坐下來,摸了摸灰白的胡須,淡淡道:“施主此來是想問什么?”
“你曾說我殺孽重,須盡早放下,可若是無法放下該怎么辦?”
“施主為何殺生?”
凌雪閉上眼,簡單地回憶了番過往,沒有回答,只是默默地將腰間的將軍令牌解下輕放在桌上。
老住持低頭看了一眼,隨即雙手合十,念了一聲“阿彌陀佛”,撥動著手中的念珠,思考了一番后,才緩緩開口答道:“當初誤會施主了,此殺孽老僧暫不知解。”
如此嗎?
她輕嘆了口氣,雖說自認為罪無可恕,可依舊想找老僧知曉一些能夠解開的方法,但既然無解,那就罷了,只要能還邊塞城太平,使百姓安居樂業,下地獄又何妨?
死后之事,安能知曉?
“多謝。”
“阿彌陀佛!”
熱氣已散,杯中的茶水卻絲毫未動。
離開寺廟,木青有些擔憂的問道:“雪姐,你沒事吧?”
方才坐在一旁,聽著兩人的交談,勉強是弄清了情況,按這老僧的話,雪姐日后是要下地獄的。
北燕的人大多都信佛,也都知道下地獄不是好事。
“沒事的,沒事的。”
“可。。。”本打算再說些什么,可想起老僧都說過無解了,她更是無能為力。
之后,木青回了家繼續精進醫術去了,凌雪則來到署中,對著地圖開始構思未來的計劃。
《孫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因此,實現這個計劃,需明確她與丹國各自的優劣。
從總體局勢上而言,凌雪這邊處于優勢。
歷時十年,邊塞城同朝廷重新建立起了聯系,以后是能一國對一國了。
立國百年的北燕王朝,有著廣袤中原的供給,雖說這片土地曾經遭遇多年戰爭,飽受摧殘,可在歷代皇帝的緩慢改革下,慢慢恢復了過來。
丹國雖同樣進行了漢化改革,可時間不到八年,并且仍以游牧為主要生存方式,國力自是比不上北燕的。
但要從局面來看,邊塞城這邊無疑是處于劣勢的,城中僅存一萬余士卒,另有數萬百姓,并且剛失去軍中大將。
而丹國上下或許能抽出十二萬人作戰,高齊、高爾二人正值壯年,沒有意外的可能性。
嘶!
花了大約半個時辰,將局勢分析一番的凌雪愁容滿面,眉頭緊在一起,手指反復地敲著桌案。
按照眼下的局勢,她將計劃分為四步。
第一步仍舊是守住邊塞城,大致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因為從今年夏日開始直到來年,她這邊都是處于劣勢。
第二步,北燕必須組織起一支強大的騎軍進行反擊,而這是需要些時日的,約莫半年的功夫。
第三步,大軍出征,學當年漢朝一般,千里奔襲,直搗丹國王庭,而這場仗可能會有個一年左右。
第四步,盡可能用得削弱他們,使得未來至少百年內不會有戰爭的可能性。
嗒!
大致計劃便是如此,凌雪收回了敲著桌案的手指,提筆開始將方才所想一一記錄下來,并做好其中細節。
做好這一切后,天已經再度亮了起來,當她打著哈欠,寫完最后一筆時,下意識抬頭看了看天,心里頓時暗道不妙,昨日好似需回家喝藥的。
一定可以解釋的,那丫頭肯定會原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