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影成三人(十)
且不說無相谷底你一招我一式對練的兩人。
客棧刺殺的真正目標(biāo),木十二殷紫一行,并沒有那么順利地撤走。
皇家禁衛(wèi)能讓人聞風(fēng)喪膽,原因便是他們那千錘百煉后的精密配合,到了“千牛衛(wèi)”級別,十人抵百人并不夸張。
兩人在十位太子千牛的掩護(hù)下且戰(zhàn)且退,細(xì)刀長弓組成一張嚴(yán)密的防御網(wǎng),就像一個奔走的刺猬,讓公孫請命一行人無從下口。
“公孫大俠,再這樣耗下去,我的援軍可就到了,剛才傷你弟兄實屬無意,乃是手下行事魯莽,我定會給你個交代,關(guān)于你刺殺我一事,全當(dāng)江湖切磋,我也既往不咎,觀天教就此退去,以后還是朋友,如何?”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奔逃了半個時辰,木十二察覺到身后追趕的觀天教眾人士氣已落,便開口向后方喊去。
“哼哼,事已至此,咱們也別遮遮掩掩了,你認(rèn)為我觀天教賭上整個教運,來殺你這個大唐太子,甚至是不久后的大唐皇帝,就只有這點準(zhǔn)備?我們的援軍,比你們先到了,李秋寒!”
聽到公孫請命不在遮掩,點破身份直呼李秋寒的名字,殷紫那張白皙的臉直接青了下來:觀天教是蘇竹勢力,難道蘇竹要開戰(zhàn)?
“停!殿下,前方有不明劍客堵截!”一位千牛的疾呼,打斷了殷紫的思緒。
聽到這句喊聲,追逃雙方驟停,帶著好奇的神色紛紛向路的前方望去。
斗笠蓑衣、裂紋劍,來人不言而喻,正是聽濤涯的頂級刺客團(tuán)——暗雨。
聽濤崖的來歷并不神秘,地處三國交界之處,煮沙江以南,蘇竹國以北,有山因長滿松林而被稱為松山,山頂聳立于松林之上。站在山頂四望,見山風(fēng)呼嘯,松林如海潮波濤起伏,有臨涯觀海之感,便稱其為聽濤涯。
因為地理特殊,聽濤涯是三國勢力范圍的灰色地帶,一些草莽流寇、叛軍逃兵,凡為世間不容者,皆逃難于此,甚至后來一些看破權(quán)貴者也遷居此山。松山一山,各路人馬參差不齊,但其中不乏有大能者,如江龍束腳、猛虎藏尾隱居其中,暗中收攏勢力。
等待三國反應(yīng)過來,聽濤涯氣候已成,成為了第二個落星寨。
聽濤涯表面如落星寨一樣自立家門,對外宣稱永遠(yuǎn)中立,但是內(nèi)里又因為它的結(jié)構(gòu)特殊性與三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有著“松山五千人,細(xì)作占一半”的臭名,為了暗中控制這新生的一股力量,三國對聽濤涯之人進(jìn)行了大量的暗地賄賂收買,頓時間聽濤涯上人人都是細(xì)作。
這種情況知道“松林怪客”的出現(xiàn)才終結(jié),傳聞一百年前一位用劍的青年橫空出世,憑著敏銳的直覺和神乎其技的劍技血洗聽濤涯,半月之間將三國安插的奸細(xì)全部鏟除,并定下鐵律,一統(tǒng)聽濤涯。
從此聽濤涯變成了三國之外一塊看得見卻聽不到的禁地。
三國和江湖上的好奇之人用性命去探索聽濤涯的消息,都是有去無回。
時間久了,江湖上對聽濤涯的猜測和傳說才漸漸多了起來。
有的將聽濤涯說成地獄,有的將聽濤涯說成天堂,讓江湖人普遍相信的也只有幾句消息。
“聽濤涯的主人松林怪客是個不死之人,已經(jīng)多年未現(xiàn)身?!?p> “聽濤涯有著堪比三國禁軍一樣的力量,是一群頭戴斗笠身穿蓑衣,手持裂紋劍的人?!?p> “他們的劍法,名為‘雨花劍’?!?p> 李秋寒習(xí)慣地看了眼身邊的殷紫,就像喝了杯熱茶一樣,心中的不安頓時消減了大半,對身前的攔路之人問道:“幾位可是聽濤涯的‘暗雨’?久聞其名,今日得見,幸哉!李秋寒向‘松林怪客’老前輩問好!”
寂靜,面對李秋寒的熱情問好,一行蓑衣客并沒有吱聲。
錚!數(shù)十把裂紋劍一齊出鞘。
嗡!每把劍上的裂紋之處都碎裂開來,崩出一片小劍片,在劍尖上跳躍。
“奉吾主之命,請殿下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