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廣海要和于倩華正兒八經地舉行一次隆重熱烈的婚禮,他要把青年時代的愿望,在如今變成現實。日子定下來了,下個月頭一個星期天;地點也定下來了,在渤海漁港。
開始于倩華不同意,說這么大歲數,隨便找個地方,再找幾個知近的親屬、同學和朋友,吃點便飯走個過程就行了。杜廣海不肯,執意要操辦。他說:“我欠你的,這筆賬欠了幾十年,如今要還上。”
于倩華犟不過,只好隨他了。
杜廣海邀請了所有的同學參加,有一頭算一頭,挨個下了通知,告訴他們不要錢場只要人場,唯獨落下了趙田。不是他不想找,他要找被于倩華攔下了。
杜廣海是個包容性很強的人,凡是身邊的人,不管你多孤僻多古怪多么不合群,他大都能處得來。他的處人之道是,能交下的人盡量不得罪,可是于倩華不同意,他不能硬來,只能和風細雨耐心做她的工作。
記不得這是倆人之間第幾次內容相同的談話:
“我住院的時候,人家趙田還去看我了呢。”
“看你又不是看我。”
“看我和看你不一樣么,咱倆很快就成一家人,怎么能分得開啊。”
“她可是什么都沒和我說。”
“真要是坑誰了害誰了,死扣解不開也就算了,你倆有什么啊,鬧半輩子意見,不值當。”
“同學關系沒那么重要,好就多來往,不好就少來往或是不來往,又不是家里人低頭不見抬頭見。我不愿意在咱倆的婚禮上,看見不想見的人。”
杜廣海覺得應該跟于倩華實打實地講點道理了:“我覺得吧,趙田對你有意見,并非一點道理都沒有。那個時候政策方面對人家是有點兒過,不讓人家入團,不讓人家串聯,不讓人家當班干部。當時你是團支部書記,我是班長,說那時候就是那樣的大環境大氣候沒毛病,說咱們或多或少有一點兒責任也不錯。咱們不是也干過蠢事兒,給老師戴高帽,押著老師游街。”
“······”
“林春祥和趙田跟咱們比差哪兒?本質上跟你我有區別嗎?也是熱血青年,也追求上進,可那時他們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來。趙田命好,后來找個好人,也算出人頭地了,林春祥就慘多了。他和馬芳杰倆人本來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兒,就因為林春祥家庭出身不好,有情人難成眷屬,一輩子的幸福活生生被剝奪了。”
“洪霞一天就知道在家里瞎厲害,林春祥跟她是有點兒可惜。他在外面也是說上句的人,跟洪霞卻是有均有讓的,怎么的都不離婚,挺讓人佩服。”
“有時候咱們得換位思考,得理解人家,不能老拿那時候小,不懂事當借口。錯了就是錯了,要敢于承認錯誤,敢于承擔責任。古人說,朝聞道,夕死可矣。給人家造成那么大傷害,現在道個歉就那么難嗎?”
這一回,于倩華被杜廣海說服了。可是從哪里入手,這個事情怎么辦才能顯得自然一些,不至于讓于倩華太尷尬呢?杜廣海經想出一個主意來。
他住院的時候,不少同學去醫院看過,都拿了份子錢。以前杜廣海有事情,大家要表示表示,都被他拒絕了,硬塞給他也都還了回去。他覺得三頭二百的在他手里不算錢,在王繁星他們手里就不一樣了,頂好幾天的生活費呢。這回他受傷什么都不知道,于倩華替他收下了。現在他想把這些錢送回去,就以還錢為借口,領于倩華去趙田家里。
這晚上杜廣海給趙田打了一個電話,說要和于倩華去她家里串個門。趙田很是熱情,連說好幾個你來吧來吧來吧,老董正好不在家,咱們說話也方便,我哪兒都不去就在家等你。聽趙田這么說,杜廣海心里有了底。
倆人動身的時候,于倩華有點兒擔心地說:“我這邊扒扒嚓嚓地跟她示好,她那邊要是揚起后蹄踢我一腳怎么辦,那不是丟人現眼嗎?”
杜廣海顯擺說:“你是跟著我去,她不敢。”
“她能不能把咱們拿的東西扔出來?”
“她要是真扔出來,從今后咱們和她永不相見,她走她的陽關道,咱走咱的獨木橋,橫豎不理她就是了。”
倆人進了趙田家樓里,上樓時見趙田等候在屋門外的樓梯間。她高興地說:“于倩華能來我家,我真沒想到。廣海,就算你們兩個現在是一家人,我也以為你領不動她。”
杜廣海說:“于倩華來是必須的,她今天是給你道歉來了······”
趙田趕緊擺手制止說:“倩華能來我家,境界就比我高出了一大截,再給我道歉,是折損我的德行啊。以前主要是我不好,是我鼠肚雞腸,從今天起,俺倆的事兒就算翻篇了。”
在趙田家里,杜廣海、于倩華和趙田三個人嘮了挺長時間,氣氛和諧,其樂融融,嘮到最后趙田提議說:“等到你倆結婚那天,我給倩華做伴娘,只要你們不要嫌我又老又丑就行。”
杜廣海和于倩華都說:“行,就這么定了。”
就在杜廣海挨家挨戶給同學返份子錢的第二天,崔耀宇有病住院,闌尾發炎做手術割掉了。他陽氣緩過來,看沒人來看他,就開始想轍。怎么告訴同學們呢?他動了半天歪腦筋,想出一個餿主意,隨后草擬了一段文字。
文字的內容是這樣的:“崔耀宇同學,聽說你有病了,做完手術住在醫院里,同學們要去看你,不知你住哪個醫院哪個病房,希望微信告知。”
寫完后他想找一個合適的人發到同學群里,想了半天想到了于倩華。他認為這一堆同學里面,于倩華是最好說話的。
于倩華看過那段文字,毫不猶豫地拒絕崔耀宇說:“我本人可以去看你,但是讓我發這個微信不合適。人家有人愿意去,有人不愿去,我發這個算怎么回事兒,不是討人嫌嗎?你實在要發的話,還是自己發吧。”
于倩華拒絕后,那個“告示”還是發出來了,是趙田發的。趙田不贊成崔耀宇的做法,可在同學圈里,跟她交好的算主要一員,所以就把這個事兒承擔過來。
微信在同學群里發出來以后,崔耀宇又想到了一個人——王繁星。他害怕王繁星即便看到微信也會裝作看不到,就想單獨告訴他。
王繁星在自家樓后蓋小房的時候,去他裝修公司要過三袋水泥八袋沙子,這個情一直都沒還回來,想到這兒他給王繁星發去微信,上面寫到:“手術效果很好,我已從重癥監護病室轉至普通病房,幾日后即可回家,望不必惦記。”
王繁星接到這個微信,氣不打一處來:去吧,不情愿;不去吧,面子上說不過去。想來想去他想出一個轍來。
王繁星給杜廣海打一個電話,問他看見同學群里趙田發的“告示”沒有,杜廣海說于倩華跟他說了。王繁星抱怨一大氣兒之后,問杜廣海去不去,他還說:“你要是去我跟著,你要是不去,我也不去。”
杜廣海自然不會把看個病號當回事兒,更不會計較說我有病你崔耀宇沒來,你有病我也不去。他跟王繁星說:“告示都發到群里了,不去不好,咱們都去吧。我庫房里有精裝的高檔營養補品,有罐裝的龍井綠茶,再買點兒水果,我一個人就代表大家了,你們幾個跟我走一趟就行。”
王繁星答應得極爽快:“行,這么辦法我一百個贊成。”
杜廣海提出這樣的主意,并不是替王繁星考慮。王繁星兒子結婚了,又有了一份固定的工作,現在條件一點兒不差。他主要是替林春祥考慮。林春祥現在被兒子拖累夠嗆,條件連王繁星也不如,又是個好面的人,知道大家都去他也一定要去,不能讓他出血呀。
當晚,杜廣海拉上于倩華、林春祥、馬芳杰和王繁星去了醫院,寒暄一大氣兒走了。
回來的路上,大伙跟杜廣海客氣說:“我們白走一趟,只是你一個人破費了。”
“那些補品啊綠茶啊挺上檔次,要是買的話得不少錢。”
杜廣海說:“崔耀宇是想借機會收點兒錢,東西再好他也未必滿意。”
“不能他怎么想就怎么來。他滿不滿意不重要,我們禮數盡到就行了。”
從杜廣海的車里下來后,王繁星的心里邊很得意,錢省下了,面子也過得去,無非是出個人走個過場,權當做飯后遛彎了。他覺得今天的事兒做得很圓滿,一邊走一邊得意地唱起來:
“走四方,路迢迢水長長,
迷迷茫茫一村又一莊,
看斜陽落下去又回來,
地不老天不荒歲月長又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