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醒來,太陽已經曬屁股。戴上耳塞的這晚,母女倆睡得特別香甜。一碗牛肉面下肚,鮮香濃湯提神,暖陽下的兩人朝氣蓬勃地奔赴新的目的地。陌生的建筑,陌生的地鐵,陌生的道路,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親切。
千米之外的兒童醫院,行人絡繹不絕。掛號窗口已經排起長龍,診室門口更是密不透風。大廳內擠滿兩種人:一半小孩一半大人。
母女二人終于抵達心之神往之地,心中充滿期待。唐曉雯見到工作人員張口就問:“您好,請問腫瘤科門診往哪兒走?”順著提示方向,二人迅速找到診室,門外已經站著六個大人,手里都抱著小孩。
夏麗紅低頭一掃,暗想:方向對了。
所有孩子都和唐曉雯一樣長了“胎記”,有的是紅色,有的是紫色,有的在臉上,有的在腿上,而唐曉雯的在身體中心位。她拉著女兒不動聲色地慢慢挪至門口,只等門開便立刻沖進去加號??墑沁^了五分鐘,門巋然不動。
一個父親開始抱怨:“進去那么久怎么還不出來!”
“是嗎,進去多久了?”夏麗紅問。
“至少十多分鐘?!彼笥掖蛄?,瞧著母女倆蹊蹺,“你們也是看病的?”
“是啊?!?p> “喊號了嗎?”
“沒?!?p> “沒喊號的在外邊等,外邊有座位?!?p> “哦,我們沒掛上號,來找醫生加號?!?p> “哦?!?p> 這時,幾個家長的眼神才稍稍緩和。方才看見夏麗紅的小動作,心里都有些膈應。醫院看病有三防:防偷防騙防插隊。要是見誰敢插隊,指不定被口水淹死。不過,既然母女倆是加號,大家都紛紛謙讓,并大方建議:“等里頭的人出來,你們先進去。”
“謝謝,謝謝!”
正在此時,夏麗紅身后的門開了,她拉著女兒一馬當先鉆進診室。
“醫生你好,能加號嗎?”
“哦。”醫生習以為常,從辦公桌的抽屜里拿出一疊藍色加號單,簽名蓋章遞給夏麗紅,“拿這個到掛號室,就說腫瘤外科126號。”
“好!謝謝!”
唐曉雯沒料到加號能如此順利,手拿藍色小紙條,腳踩隱形風火輪,迅速到掛號室外排隊。誰知,好不容易排到跟前,卻被告知需在另一個窗口辦理就診卡,重新排隊。
“沒事,好事多磨。”她自言自語。
待三輪排隊終于結束,她急切地遞上就診卡,掛號大姐熟練一刷,皺眉了。
“給誰掛號?”
“我?!?p> “就是卡上的名字?唐曉雯,31歲?”
“是?!?p> 大姐一聽,直接送還就診卡:“不行,我們這里只看小孩,掛不了?!?p> “什么?”唐曉雯瞬間急躁,又跳腳又扳手指:“我和醫生提前聯系過,他說可以!”
“醫生知道?”
“當然。我是外地人,醫生說能看我才過來,我的病是小孩的病,查了很多資料好不容易找到他,你就幫我掛一個,拜托,如果不能看他也不可能給我加號對吧?”
唐曉雯急得都快哭出來,語速極快,生病后她講話一直慢條斯理,現在快的差點喘氣。醫院吵鬧,大姐沒聽清幾個字,但眼前的姑娘不像騙人,更不像黃牛,猶豫兩秒后同意掛號。夏麗紅在隊伍外面看見女兒一會兒著急一會兒笑,生怕出岔子。
“掛到了?”
“必須的。”
拿到掛號單的唐曉雯比拿到當月獎金還要開心。勝利就在眼前,只等叫號。夏麗紅默默脫下黃色針織衫披在女兒身上,兩人在清涼的大廳里優哉游哉地等待。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最初的緊張激動已經在困倦中慢慢耗盡,內心轉而平靜。
臨近下班時,廣播里終于聽見唐曉雯的名字,她“咻”地拉起母親沖進診室。
“小孩呢?”醫生問。
“我?!碧茣增┗卮稹?p> “嗯?”醫生看向電腦,“三十一歲?”
“是的?!?p> 醫生笑了:“看不出來呀。你是什么???怎么找到我的?”
“我是脈管畸形一類,網上查資料知道您是這方面的專家,而且之前在網上咨詢過您,這次過來想看看能不能吃藥...”唐曉雯的語氣越說越猶疑,能否吃藥充滿不確定。
“看過其他醫生沒?”
“看過,全找的外科醫生,因為我有大出血的病史...而且情況比較復雜,所以想找找別的辦法。”
聞此,醫生輕輕抬眼看了看母女二人,拿起片子查看,看完片子又查閱兩本住院資料。
“是挺復雜…胸部腹部都有…”他喃喃自語,然后雙手相疊放于桌上,微笑著提到兩種藥物,“不過你的情況比別人復雜,療效...”
“我知道,明白,我可能是全國最復雜的。”沒等醫生說完,唐曉雯立刻作出積極回應。她害怕聽見“療效不好”幾個字,寧愿回避也不愿面對。
醫生被她的“自以為是”逗笑了。
“呵呵,不一定是全國最復雜的,雖然確實是我見過較為復雜的。”他和藹地看著唐曉雯,語速緩慢有力,“在我這里吃藥治療的有三百多例,有一個也是三十多歲,三十四吧好像?他長在盆腔里,也很復雜,目前也在吃藥治療。你和他指不定誰更復雜?!?p> “哦?”
忽然聽見相似的病情,母女二人長期受壓的心臟瞬間紓解,雙眼投出驚奇的目光。
對她們而言,一直以來醫生的話里行間、眉宇表情無不透露著“億里挑一”的無奈,唐曉雯曾感嘆“說不定我是全世界最復雜的”,可現在竟然能在同一國度找到奇虎相當的同伴,“高處不勝寒”的孤獨和恐懼瞬間消失。
兩人興奮地打聽別人的療效,但醫生以“治療效果存在個體差異”解釋。
“我懂!我相信自己也會有效!”唐曉雯堅定回應。
“確實可以試試,畢竟你的病史挺復雜,估計外科醫生也頭疼,而且如果沒切干凈還會再長。你們看過介入沒?”
“看過一個…但是我有穿刺陰影,嘿嘿,所以想先試試藥物?!?p> “如果你真想嘗試,把這張表填好,認真閱讀黑字加粗的部分,然后在右下角簽名蓋手印,并寫上身份證和日期。”
一張臨床研究知情同意書遞到唐曉雯手上。
果然是小白鼠,她心想。
“你知道這是臨床研究吧?”
“知道,我也是學醫的。”
“你也是?”
“嗯?!?p> “原來是同行,那你知道藥物或多或少都存在不良反應吧,仔細看看。雖然藥物還在臨床試驗階段,但是就目前國內和國外已經觀察到的病例來看,不良反應還好,主要是口腔潰瘍、免疫力低下。而且你是成人,成人和小孩對藥物的反應可能會有不同?!?p> 唐曉雯迅速找到同意書最下方的黑字部分,不良反應一欄竟然密密麻麻寫了三排,她忽然有些害怕,從第一行到最后一行,從第一個到最后一個,疾病越來越可怕。她咽咽口水,內心激烈的較勁。
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還是退一步繼續漫長的尋找?她毅然選擇前者。提起筆的瞬間,夏麗紅猛地戳了她一下。
“真要試嗎?要不再想想?藥物還在試驗階段,萬一...”
唐曉雯看了看醫生,又看了看母親頭上的白發。
“媽,別擔心,不論采用哪種治療方法,不都是嘗試嗎?說不定有奇跡呢?是吧,醫生?”
她泰然自若地沖醫生一笑,醫生也笑了。
“如果你母親擔心,可以再考慮看看?!?p> “不用,我想試,來這里就是為了開藥。”
“藥得吃多久?”夏麗紅問。
“最少三個月,才看得見療效,有些短的一個月就跑去復查,但有效沒效不好說?!?p> “那我們...”
夏麗紅的不安全寫在臉上,醫生看出她的擔心,開了三盒讓唐曉雯先試試。
“三盒大概能吃一個月,吃了沒有嚴重的不良反應,再繼續開。記住,每天定時定點,十二小時一次,藥物濃度很關鍵,一周后檢查血藥濃度再調整計量?!?p> “好。”
“如果沒有別的問題,我叫下一個病人了?”
“等等!”
母女二人不約而同喊道,兩人你一言我一句唱雙簧似的將心中的疑問問了個遍,醫生耐心地一一解答。
“還有問題嗎?”他笑了笑。
“應該沒有了…”母女二人猶豫地對視。
“那希望藥物有效!”
“謝謝!”
“希望我能成為您手里的一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