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中的午后,林夢凡坐在桌前寫完作業,就發起了呆。
她看著窗外的紅磚墻上長滿了碧綠的爬墻虎,一陣風過松樹林,吹進了窗里,夾帶植物芬芳的清風,揚起了她額前細碎的短發。
整天與大自然為伴的林夢凡,感覺日子過得很安詳。
就在此時,門外傳來了鄰居罵罵咧咧的聲音,她出門一看,原來是奶奶和鄰居大伯吵了起來!
在鄉下生活的安詳日子里,她總能聽見奶奶和別人為了一畝三分地的農田小事,鬧得讓全村知道。
林夢凡的奶奶年輕時守寡,活到年邁,奶奶的性格已經被歲月打磨得強悍了許多。
她剛在老家上小學時,因為是城里來的轉校生,所以鄉下的同學對她很陌生。有些同學罵林夢凡為不會講家鄉話的“洋鬼子”;有些同學罵人嚴重時,還會提到她家的祖宗十八代。
更可怕的是,帶頭罵她的人,就是林夢凡的班長!
當同學罵到她奶奶的時候,林夢凡終于忍不住告訴了奶奶,她能接受別人對她的指責,唯獨不能接受別人辱罵她的家人!
這件事情讓奶奶知道以后,平時要在家里忙著干農活,都是讓孫女獨自去上學、放學。除了下雨天,奶奶會親自來送傘給她。
那天,奶奶一改往日的習慣,陪著孫女一起去學校找老師理論。
于是,班長挨了老師的批評,林夢凡由先前默默忍受,再到和奶奶奮起反抗的過程,令全班同學都對她改變了看法。
同學們認為她不是好欺負的人,同時,她也不會隨便欺負別人。
因為林夢凡是敏感的小女孩,她活得很小心翼翼,總在擔心會傷害到自己和別人,她喜歡把自己藏起來,讓別人注意不到她的存在。
至從那天過后,林夢凡性格變得開朗許多。她從離開父母的孤獨陰郁中掙脫,跟著奶奶相依為命,學會了反抗不公平,維護公正。
具體到別人罵她,她就要講道理給別人聽。無論是在電視上學,還是在書本上學,她的口才也在慢慢變好,講道理真的很鍛煉人。
口才好的林夢凡也有弱點。她不喜歡罵人,更聽不慣別人說臟話。好像別人開口罵人,她的心靈就會受到傷害,耳朵和心理的不適感,令她渾身難受。
林夢凡聽著奶奶和鄰居對罵,趕緊捂住了耳朵,她躺到床上,嘴里念著:“我聽不到!我聽不到……”
如果有自動屏蔽聲音的裝置,她真想給兩只耳朵裝上一個,這樣世界上所有難聽的話就能聽不到了……
林夢凡想著想著,深夜漸漸來臨,吃過晚飯之后,她開始期待今晚會聽見什么樣的故事呢?
“阿呆!我要聽快樂的故事!我不想再聽悲傷的故事了!我們能不能聽王子和公主幸福生活在一起的故事啊?”
林夢凡和所有愛做美夢的孩子一樣,她討厭那些噩夢一般的事情。
可惜,沒人回答她。
木偶人還是那個呆呆的木頭,無法和她進行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