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親愛的讀者們大家好!
不知不覺我從事刀具行業已經十年了,作為一個女生,從青蔥年代的21歲到如今的31歲,刀具行業見證與陪伴了我最珍貴的青春年華。可能許多人會覺得刀具是冷冰冰的工具,但在我看來,刀具是代表中華五千年傳統工藝的產物之一,而且它是具有靈魂與精神的。古代的唐刀靠的是人力不停的敲打錘煉,走到今天的機械化生產,中間發生了許多蕩氣回腸的故事。因為制造者是人,有血有肉,所以刀具便會被賦予情感與精神。
我見證這個行業的發展,這個行業也在見證我的成長。我曾經是一個女頻作者,我從2012年開始寫書,這是我的第三本書,小時候特別喜歡寫作文,獲過很多獎項。我大學讀的是英語,但我就業依然選擇了中文類的方向,誤打誤撞進了刀具這個行業。但從這十年以來,我接觸過很多不一樣的人群,有雄心壯志的企業家,有領國務院津貼的技術大師,也有各色各樣的崗位堅守者,每個行業都有其氣質和讓人為之著迷的東西。讓我一個女生為刀具癡迷的地方是,你可以見證一堆鋼板經過幾百度的燃燒,經過零下幾十度的冷淬,經過無數的沖壓、打磨、錘煉、焊接,從鐵銹斑斑的表面變成一把光滑如鏡或者帶著神秘花紋的刀具,那種感覺不亞于見證生命的誕生,你會驚詫于大自然的偉大,人類的文明進步。
我不確定我的未來會走向哪里,這本書會不會賣得好,會不會有人看。但我很明確的是,從我進入這個行業開始,我找到了如同我熱愛文學一樣的熱情和癡迷,這個行業的人都是默默的制造業生產者,他們不善言辭但又全身心投入制造中,為這社會和世界每一個家庭創造著健康安全的食材處理工具,讓每一個家庭可以享受愉快的下廚樂趣。所以我希望有那么一本書,致敬我在這個行業的所見所聞,因為,無論是每一個我遇到的人還是每一把我見證過的刀具,都值得我去為他們書寫和記錄。這是一本以后都可以傳承給我子孫后代的書,它代表了我十年的青春,也代表了這個行業十年間的飛躍和升級,這個城市現今已經是世界廚具出口85%的產業基地,它有足夠的理由和資本讓更多的人看到它并發現它的美好。
感謝每一位翻開這本書的讀者,有你們的陪伴,我這本書會寫得更加精彩,希望大家各抒己見,我會努力呈現一個真實真誠的故事,咱們評論區見,祝各位閱讀愉快,一切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