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朕就喜歡聽這話。朕聽聞陜西今年又是多災之年,而且草寇叢生。百姓本就生活艱苦,再加上那些草寇欺壓殺人放火,奸淫擄掠,陜西的百姓現在生處水深火熱之中,朕這心不安呀!”
其實這個時候陜西已經落草為寇的起義造反的已經在陜西多地發(fā)生,而地方官員卻還在掩蓋,其實侯貴在回來的時候就已經聽到陜北有人開始造反,而且饑荒愈加嚴重,加之疫疾肆流,死民甚多,已經做到“草木盡、人相食”的地步,可是朱由檢非常生氣的是自己還沒有得到地方官員關于起義造反的任何奏折。
“朕這次要你去的是,殺光那些落草為寇的土匪,尤其是陜北那個地方,那里的形勢越來越亂。有道是攘外必先安內,內不穩(wěn)何來的齊心攘外。據朕得到的消息,陜北那些草寇土匪還會蠱惑那些生活艱苦的百姓落草為寇,你應該你那個想象的到。”
“臣明白皇上的意思,攘外必先安內,只有一個穩(wěn)定的內部才能一心抵抗后金的鐵騎。如果我們這個時候全力抵抗后金的時候,陜北土匪勢力逐漸壯大,尾大不掉,那時候內憂外患,朝堂就更加沒有能力來應付局勢。所以趁現在后金還在養(yǎng)精蓄銳時機,我們也趁這個機會安定好內部那些叛逆草寇,以防他們做大。”
朱由檢點了點。
“是的,所以朕準備讓你去陜西,同時還可以精煉強兵,以剿匪讓他們練練血性,以后他們將是我們對抗后金的主力,我已經和英國公商議好,你到時候從京營抽調二萬強壯的兵馬,讓他們去陜西剿匪。他們在京師安逸太久,早已經沒有血性,要是以后對上后金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所以現在有這個機會,你帶著他們殺殺自己的血性。”
“臣明白了,皇上放心,臣一定為皇上貸出一支精兵強將出來。”
“朕相信你,而且朕要你到了陜西后,再招募五萬新兵,給朕練出一支驍勇善戰(zhàn)的強兵。不過你只有一年的時間或者一年半的時間。另外還有件事你要去辦,朕聽聞陜西和山西的邊關將士軍紀懶散,如果實在是不堪重用的活,你也安排整頓一下,邊關那是重地,很容易讓關外的韃靼利用。”
“是,臣明白,不知道臣什么時候出發(fā)?”
“最好是越快越好,等你你直接去找英國公,他會交代你。”朱由檢頓了頓繼續(xù)說道。
“袁崇煥接旨。命其為陜西和山西兩省總督兼副左都御史,替朕巡視陜西和山西兩省,另賜予尚方寶劍一柄….。”朱由檢說完拿起一柄劍遞給袁崇煥。
“臣謝主隆恩。”
等袁崇煥謝完恩,朱由檢屏退了其余的太監(jiān),只留下袁崇煥繼續(xù)說道:
“另外袁總督此行還有一個任務。”
“請皇上交代。”
“此次你去陜西到時候我會安排侯貴,侯公公和你隨行,不過你放心他只和你們到山西,到了山西后,你要全部聽侯公公的安排。此事成功之后,你操練的那些兵和陜西招募的新兵所需要的的糧草和餉銀就應該沒有問題。”
袁崇煥剛才還在擔心沒有餉銀和糧草發(fā)愁呢!這不皇上早就已經想好的了對策,有了餉銀和糧草,袁崇煥還不信那些兵油子還能不聽自己的話?頓時信心十足起來。
“另外會給你具體多少”糧草和餉銀你自己好好計劃下,朕和侯公公說過,盡量滿足你。”
“是,臣明白,進入山西后全憑侯公公做主,山西完事后,臣會帶著京營的二萬人馬赴陜西殺光那些草寇,土匪,給陜西百姓帶去一片安寧。”
朱由檢點了點頭。
“不過如果陜西有貪官污吏,文官五品及以下者,武將正三品及以下者可先斬后奏,朕給你這個靈機決斷的權利,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
這個時候殿外有人說道:
“皇上內閣有緊急事需要見皇上。”
“讓他們進來吧!”朱由檢知道一定是發(fā)生的什么大事,要不然內閣是不會如此急的來打擾自己,不用想,定時陜西發(fā)生了大事。
只見張瑞圖帶著施鳯來和李國走了進來。三人看到袁崇煥也在,但是沒有理會他,張瑞圖先開口說道:
“皇上,剛得到陜西的奏報,因今年陜西多地顆粒無收。時陜西白水農民王二、種光道等,聚集災民數百,插旗叛逆造反于白水縣,知縣張斗耀被其亂臣賊子慷慨就義。搶劫官倉,現退至白水縣洛河以北。請皇上下令派官兵圍剿。如不及時圍剿,恐怕他們會劫持無辜百姓造反,勢不可控的地步,還請皇上圣裁。”
“朕知道了,明日朝會之時朕自有安排,現在陜西大旱之災,內閣可有商議如何賑災?”朱由檢問道。
朝廷不能賑災救援百姓,百姓無吃食肯定會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造反起義,不能從根子上解決,殺再多的人也不濟于是。
“內閣已經和戶部商議過,可是秋收的稅賦還沒有押解進京,戶部現在也是無賑災之糧可給。”
“無糧難道銀錢也沒有嗎?”朱由檢氣憤地說道,戶部這就是大明的戶部,要錢沒錢要糧沒糧的。
“戶部尚書乃是畢大人已經在緊急調配糧食,可是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張瑞圖辯解道。
“你通知戶部,明日朝會之時,讓戶部拿出解決方案出來。”
“是,臣明白,臣這就只會戶部。”
等內閣的人走后,朱由檢不由得看著袁崇煥憂心的說道:
“開始有星火燎原之勢,朝廷不能再根子解決,到時候越來越多的無辜百姓就會加入,你說難道讓那些無辜的百姓活活餓死不成?螻蟻尚且茍且,何況是活生生的人。”朱由檢無奈的說道。
“臣明白皇上的擔心,因天災的關系,陜西等地的局勢會越來越亂。畢竟百姓生活艱難,就怕饑荒愈加嚴重,導致疫疾肆流,死民甚多,“草木盡、人相食”的地步,臣還知道,地方官員是已經到了無法控制局面的程度才會上奏折,可是到了那個時候,想必賊寇的勢力已經很大,臣能預想得到。”
“陜西的事就靠你了,希望你能給陜西百姓一個能活下去的機會。”
“臣定不負皇上之托。”
朱由檢點了點頭。
等袁崇煥離開后,朱由檢也是一陣頭疼,自己要處理的事情太多了,看了看擺在案頭的奏折并沒有去看。
“大伴,明日是大朝會,內閣有沒有說準備要有哪些事要處理的?”
“根據內閣上奏進來的看,大概有幾件事。第一件就是剛才內閣所說的陜西叛亂。第二個就是首輔之位久而未定,大概也會提議商議。第三陜西陜北地區(qū)天災,需要賑災百姓,主要就集中在這三件大事上。”
每一件事情看起來都非常重要,可是朱由檢相信明日朝堂之上爭執(zhí)最嚴重的就是內閣首輔之爭。看看這些上書的奏折就能看得出來,不是彈劾內閣的奏折就是為東林黨元老韓爌的稱贊蒙冤的奏折,朱由檢翻了翻就扔到了一邊沒有再繼續(xù)看下去。
“皇上,皇后娘娘交代讓皇上注意龍體。”
王承恩不時的提起周皇后,只從自己重生以來就一直吃睡都在養(yǎng)心殿這,剛開始是為了防止魏忠賢加害自己。其實最主要的就是怕周皇后和田貴妃識破自己這個假朱由檢的身份,所以從登基以來就再也沒有碰過他們,朱由檢也不是柳下惠,想還是想的不過自己還是忍住了。
“朕知道。”
第二日是大朝會的日子,朱由檢一大早就被王承恩從暖和的被窩內叫了起來。朱由檢看著外面天還是黑漆漆的,而且外面還很冷,畢竟現在是寒冬臘月,每次早朝的時候,朱由檢都不由得抱怨,這制定早朝時間的人。簡直是折磨人的事,早朝所進行議論的事件極為繁雜,不僅僅涉及到國家中發(fā)生的大事,更是連細微小事也是由皇帝親自處理,導致了在早朝中的所有事情都需要請旨,沒有皇帝的指令是不可以所以實行。因而皇帝也需要每日都進行早朝,早朝也就成為了固定的政治生活形式被延續(xù)了下來。
朱由檢看了看窗外,估計現在才凌晨三點左右,一個大冷天的非要什么早朝,朱由檢內心一臉的不高興。等自己穩(wěn)定朝堂之后一定要改改這早朝的時間,而且朝堂那些年事已高的大臣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那些年老的大臣考慮不是,尊老不是嘴巴說說而已,必須要落到實處。
朱由檢打了個哈哈,在王承恩的穿戴下,刷洗整齊后已經是四點左右。
但朱由檢走出暖和的養(yǎng)心殿,外面的北風一吹,渾身打起哆嗦。
在三通鼓后百官排隊等著鐘鳴開門之后入內,文武官員分為左右兩列進入。
等朱由檢坐上至高無上的龍椅上,隨后由鴻臚寺“唱”入班。此時文武官員左右兩班齊進,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東上”。
開始奏事,剛開始只不過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朱由檢根本就不想搭理,腦海里早就夢游起來,太想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