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距離人類第一次將雙腳踏在月球的土地上,已經過去兩千多年了。第三次世界大戰過后,人類文明就開始了飛速的發展,長久的和平一直持續了十八個世紀直到現在。這是一個人類母星文明處于歷史性巔峰的時期,所有的科學技術似乎都已經達到了極致——龐大的三維城市交通網在計算機網絡的控制下以小于0.1毫米的精確度安全高效地運行著;一座座巨大的空中城市在磁懸浮基座的托舉下將茫茫燈海一直延伸到天邊;數百顆人造太陽環繞在火星周圍為火星上的人們提供著每天12個小時的光照......同時,由于太陽系人口早已接近飽和狀態,第二文明的開辟也正在進行中,乘坐巨型反物質動力飛船“諾亞方舟”號和“鯤”號遠航的14萬名開拓者預計將于9.6個月(地球表面標準時間8年)后抵達距太陽系約7光年外的新家園。很長一段時間,北半球的人們每天晚上都能在夜空中看到兩顆閃爍著銀白色光芒的亮星,那是加速中的巨艦在發動機噴射口噴出的高亮光焰。
(二)
第二文明成型后,人類開始了作為星際文明的歷史。歷時長達三千多年的第二文明紀元,是一段星際戰爭頻發的時期。在第二文明紀元間,人類總共同大小地外文明進行了二十三次以侵略為主的星際戰爭,其中第二十三場同“賽博人”的戰爭終結了人類二十二連勝的傳奇戰績,并摧毀了整個第二文明。幸存的三千余人乘坐著破損的“諾亞方舟2.1”號,以犧牲101艘子艦的代價成功回到了太陽系,并同一座火星基地對接。“諾亞方舟2.1”在對接完成后立即發生爆炸損毀,發動機爆炸產生的巨大光球幾乎瞬間就吞沒了全部的艦體,整座基地被淹沒在正反物質湮滅產生的白色光焰中。超高熔點的合金墻壁抵擋住了爆炸的沖擊,基地內部的人們有幸目睹了外面發生的一切——先是著陸的艙門打開,再然后是對接口突然出現的紅光,緊接著白色的恐怖光焰穿過灰色的偏振片窗瞬間布滿了整個視野,最后是一個巨大的坑洞上方巨艦氣化成的白色煙霧空落落地飄向遠方。至此,第二文明紀元結束,人類在遙遠的宇宙中繞了一個大圈,最終又回到了原點。
(三)
第三文明紀元是一個充滿苦難與掙扎的紀元,它歷時約十五個世紀,以一場規模空前的星際戰爭拉開序幕。在太陽系保衛戰的火星戰場上,人工智能部隊和半機械戰士們高喊著“人類必勝”的口號沖鋒著,用小型伽馬射線發射器對準賽博人的機械智能艦隊開火,摧毀了數百艘子艦和三艘指揮艦。但由于賽博艦隊的智能算法比人類軍隊高一級,再加上科技水平的巨大差距,火星駐軍拼死抵抗也只是勉強擋下了第一波攻擊。當中子星物質制成的炮彈在加速過程中紛紛坍縮成黑洞鋪天蓋地地向火星表面飛來時,人類的最后一絲希望破滅了。士兵們停下腳步,傻傻地看著頭頂的天空逐漸被一個個漆黑的大空泡占據,滿天的星辰都被擠到空泡的邊緣扭曲成一條條白色的亮線。線狀的星星閃爍著微光,顯現出黑洞圓形的空曠輪廓,像蚯蚓一樣在彎曲的路線里緩緩蠕動著;不知畏懼的人工智能部隊仍在沖鋒著,像撲火的飛蛾一樣狂奔著朝黑洞沖去,它們倒映著星光的身軀被強大的引力紛紛拉扯到空中,再最終被黑洞撕裂、吞噬,在時間延緩效應下化作一團團幻影永遠地印在了黑洞表面。后來地球的增援艦隊趕到,地球政府派來的母艦“墨子”號通過發射與黑洞頻率相同的物質波帶走了它的能量,從而摧毀了黑洞以及被它吸入的人工智能部隊的殘骸信息。“墨子”號的增援讓火星的半機械戰士們士氣大增,他們紛紛舉起武器,高唱著戰歌一往無前地殺向了賽博艦隊。這時,一小束超高能量的伽馬射線忽然從宇宙空間中射來,交戰雙方的部隊全數被囊括在它的路徑中。一秒鐘后,沒有任何聲響,賽博艦隊和全部的參戰軍隊同時消失了。這場全部人類和賽博人賭上最高的意志與信仰的戰斗在浩瀚的宇宙中掀起了一絲微小的波瀾,隨后重歸于寂靜。火星表面,一名受傷的士兵關掉了自己的機械腦,用右半個身子支撐著從地上坐起。他看到在遙遠的地平線上方,一輪紅日正緩緩地升起,為整個天地交界處鍍上了一層霧蒙蒙的金邊。——雖然有些難以相信,但他知道,這確實就是這場戰爭的結束了。
(四)
太陽系保衛戰過后,人類在開辟第三文明的路途中艱難跋涉了三個多世紀,最終成功在12光年外建立起了新的文明。雖然發展的道路充滿艱辛,但第三文明最終還是達到了超越第二文明的水準,經濟水平直逼擁有上萬年歷史的母星文明。第三文明紀元的后半段是星際貿易與文明交流的興盛時期,新的對外政策、近光速飛船與“星圖”的出現都成為貿易發展的催化劑。現在是第三文明紀元的末尾時期,編者此時正乘坐黑洞動力飛船與隨行的二十萬人一起前行在開辟第四文明的旅途中。生命艙內的時間太過無趣,因此我選擇將腦中的知識整合成書編寫到芯片里打發時間。最近我時常會有種莫名其妙的感覺,似乎我只是一只沒頭沒腦的原始動物,無憂無慮地在泥潭里打著滾,眼前的一切不過是一場黃粱大夢;想到這時我感到胸中涌來一股莫大的悲愴,但這種感覺稍縱即逝,像莊周的蝴蝶一樣難以捉摸。即便如此,我依然憧憬著遙遠的未來,畢竟這發動機的震動是如此厚重強烈,讓人實在難以不浮想聯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