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9年,曹府。
“父親大人,當今為大漢數百年來從未有過之大亂,京中董卓禍亂朝廷,屠戮忠良,擅行廢立,獨攬朝綱,褻瀆大漢天子之威,致使大漢搖搖可危,天下人無不恨愿食之肉,飲其血。而值此亂世之時,天下英雄必群起而攻之,父親,所謂時勢造英雄,今兒想起一直義軍,成就一番大業!”上座老者聽完不禁擔憂道:
“吾兒孟德啊,董卓已入洛陽京中,其以挾天子,麾下又有西涼大軍二十萬,羌人組成的十萬大軍,共計三十萬軍隊,今董卓權勢之大,恐兒一時難敵啊。”曹操聽完言道:
“父親勿慮,兒曾屈身事于董卓,以兒看來,此賊雖有驍勇的西涼軍,但其并未有遠見與卓識,雖手握朝綱,統領朝政,卻只知奸淫擄掠,毫無大志,今只需兒起一支義軍,發布討董檄文,天下諸侯必定響應,到時必可破董卓于洛陽京中,而立不世之功!”
“善也!吾兒既有此大志,那為父定當相助,待吾變賣所有家資,汝可拿去招募兵勇,打幡造甲,完成大業!”
“兒多謝父親,不過,成大事者,雖不可無錢,卻也不能全依賴于錢,兒以為,若成大事,須靠于人,若得一英雄豪杰,勝得十萬金錢。”
“嗯,為父前去族中,叫上族人,再前去通知夏侯家族之中,讓人前來助你。”聽得此話曹操笑道:
“兒謝過父親大人!”就在曹操與其父曹嵩商討完之后,內堂之后出來一個幼童,年齡大概十歲左右。曹操發現后讓其過來坐下,而來的不是別人,正是其第一個兒子,曹昂。
“子修過來,今日可曾與先生讀書否?”
“回爹爹的話,兒已與先生學習了一個早上,本想回室再其復習一番,路過后堂時聽見父親之聲,便過來向爹爹請安。”說完曹昂內心想道,要不是聽到你要起兵的消息,我會過來?我穿越來了那么久一直過得提心吊膽,特別是你刺殺董卓失敗后,消息傳遍整個大漢,我更是瑟瑟發抖,生怕哪天被董卓派來的軍隊殺死。當然,這些話他不會說出來,更不敢說出來,因為他已經不是曹操的兒子了,確確的說,身份還是曹操的兒子,但其靈魂與內心不再是曹昂了,而是李鵠之,除了擁有曹昂的身體和一些記憶,可以說,這個世界已經再沒有曹昂這個人了。李鵠之本來是一個考古學家,但因為考古途中,跌落山崖意外死亡,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死之后他的靈魂經過一到白光后,來到了這個世界,看到了曹操的兒子曹昂因為重病躺在床上,他本來沒想過去奪舍身體什么的,他的良心不允許啊,這么一個小孩子,下不去手,再說他也不會,可是一股強大的吸力突然從曹昂的身體發出,他的靈魂不受控制的向著曹昂飛去,醒來后就這樣莫名其妙的成了曹操的兒子。要說曹操的兒子曹昂,其實也是一個難得的人才,成年后的曹昂不僅文武雙全,更是難得的一個大孝子,當初曹操與宛城收降張繡后,卻又調戲其嫂子,并對其嫂子說為了她才同意張繡投降,不然張族都會被他屠盡,惹的張繡大怒,立馬和賈詡設計要于夜色時,殺了他曹操,若不是后來曹昂將戰馬讓給他,并和典韋拼命死戰,他曹操真的就因為一個女人死在宛城了,也因此,讓其手下最厲害的武將和自己最喜歡的大兒子曹昂都身死在了宛城。
“子修吾兒,汝一直聰慧過人,今又與族中之人習武,族中長輩與兄弟都對你甚是喜愛,其不缺乏對你之褒獎與贊揚,但切記莫要因此狂妄自大,目空一切,應當嚴以律己,虛心學習,將來才能一舉成才,不枉為父與族人對你一番教導。”
大漢之時便是這樣,那時候士族林立,士族中人培養后代,若是將來步入高云,不僅僅要為自己一人考慮,一切都得為家族利益著想,如此士族才能延綿不斷,不斷強大。
曹昂聽到曹操對自己說的話,立馬抱手躬身行禮道:“孩兒謹記父親教誨,定不讓父親失望。”可是心里卻在想到底自己要不要插手三國歷史?雖然自己穿越而來的這個三國并不是三國正史,一切都表現出為演義里的歷史軌跡,并且這段歷史雖然是活在別人筆下,但此刻現在,他們都是真真正正的人,有血有肉,有感情,自己心里有點兩難,自己對爭霸天下做皇帝沒興趣,但是來到三國若不展示一下自己,與天下群雄一爭鋒芒,豈不是又很遺憾?而且這并不是正史,就算插手也不會改變什么,但是心里總覺得很難受,似乎自己真這樣做了,會對不起很多人,對不起誰呢?百姓!!本來三國亂世百姓就夠苦了,自己要是再起爭霸心思,豈不是讓本就民不聊生的百姓更加雪上加霜?但是就算自己不插手,百姓難道就會過得又多好?而且因為我這個異類,會不會讓百姓提前結束這段苦難的歷史?畢竟自己就如同帶著未卜先知的外掛在身,一切都能提前預料并做出預防手段,要是自己插手這段歷史的話,不僅能滿足自己的心愿,更是能讓百姓提前結束這黑暗的世道啊!曹昂內心反復的計較得失,他不是自己有什么野心,想要做什么天下人的執掌者,相反,他只需要在到宛城之戰和赤壁之戰時,適時的提醒一下曹操,不要重蹈之前的錯誤,那么他以后就只等曹操死了也可以做皇帝了,還不用自己這么累去參加戰斗,爾虞我詐,他內心的確想和這個時代的英雄豪杰,梟雄霸主一欲爭鋒,但是比起百姓都算不了什么。打定主意想要提前結束這亂世后,又能滿足自己心愿的想法后,抬頭目光堅定的看著曹操道:
“父親,孩兒剛才聽父親與爺爺說,想要起義軍,召集群雄,攻伐董卓,不知此事可否為真?”說完曹昂故作疑惑的看著曹操。
曹操聽完眉頭一皺,心想若此事被修兒說了出去恐怕。。。隨即又想到自己起義就在眼前,何況說出去又如何?自己擁有大義,天下人也說不得什么,還會相助自己,想到了這些沒有了顧慮眉頭又松緩開來,對著曹昂道:
“不錯,為父確有此意,不知修兒何故此問?”
“稟父親,修兒想與父親一起起義,幫助父親共擔大業!共立不世之功!”曹操聽完曹昂的話,先是大怒道:
“胡鬧!沙場征戰豈是兒戲?不世之功又如何這般好立?為父剛對你說完切莫不要有點才華便狂妄自大,你現在便異想天開想與為父共創大業?不知天有多高否?”說完這些想了想又緩緩說道:
“雖汝年齡尚小,不知所謂,但卻胸有大志,為父心中甚是欣慰,汝今更應當發奮圖強,與家族之中好好學習,未來有所成就,之后才能幫助為父,分擔大事,現在免了吧。”曹昂聽完此話便知曹操覺得自己現在才學不夠,還幫助不了他,要是不趕快改變曹操這個想法,怕是要涼涼,立馬說道:
“父親小瞧修兒矣,豈不聞秦朝甘羅九歲為宰相?高祖九歲時射殺一直金額白虎,武帝爺九歲時也挽弓殺敵,修兒雖不才,但今十歲如何不能隨父親起義討賊?且修兒如今雖不能以武安天下,但于父親帳中出謀劃策卻是信手拈來,爹爹只管決戰千里,修兒定能運籌帷幄,且父親大業豈是一朝一夕可成?修兒隨爹爹不僅可幫助爹爹,對修兒更是一種歷練,如此不比于在家族之中紙上談兵要強嗎?”曹昂此話一出,曹嵩曹操兩父子都有點楞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曹嵩當即開口道:
“修兒不僅心懷大志,談吐之間雖有些狂妄,但觀其言語之意確是不凡啊!”曹操一聽也點了點頭道:
“吾兒子修,有雄主之姿。一番話卻是讓為父刮目相看,在我曹操認識的人中看來,沒有誰家的孩子十歲能說出這樣的豪言壯語,哈哈哈哈,修兒真是讓為父上了一課啊,也給了為父一個大大的驚喜,那好,如此,你就隨為父身邊,跟隨為父,好好學習歷練,也確比在家中紙上談兵要強的多,等今后為父期待你再給我來個一鳴驚人!”
曹昂聽完內心一喜,心想成了!但表面卻是恭敬的回道:“孩兒曉得,定不負爹爹所望。”

一輛三輪車
本書基于三國演義,并且一些歷史軌跡會有改動,與真三國歷史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