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看著孫堅說完,心里在想“如果孫堅不被袁術斷糧,會不會也就不會有后面一系列的事情發生了,憑借孫堅之勇,會不會真的就一鼓作氣,直追擊道洛陽,在董卓逃離之前追上并將其擒住?至少可以不用因為玉璽的事而死了?但是隨即又否決了這個念頭。
若自己幫助孫堅活了下來,孫堅的存在可能會打破以后的局勢,對還弱小的自己,不確定的以后對他沒什么益處,所以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吾等既已出師伐賊,這盟主確實不可不立,我曹操也認為這盟主之位當屬本初兄,其家世四世三公,又得天下士族之人所仰慕,董卓擅行廢立之時,本初兄更是持劍對峙,反問董賊吾劍亦不利乎?如此膽識與品性,這盟主之位,當本初兄不可啊”曹操說完后,一旁的袁術卻是差點哭暈在大營中,不禁腹誹道:
“我袁術這么個嫡出你們不說,卻是一直推舉那個袁紹庶子為何?我到底哪里不如哪個庶子了?”
而袁紹這邊,只見袁紹臉上笑呵呵的,張口說道:
“實在是孟德賢弟與諸位將軍抬舉我了,我袁紹何德何能乎?”說到這話鋒一轉又道:
“但眾位既然如此推崇我袁紹,那吾也就不再推辭了,甚的日后有人說我袁紹故作女兒態?又負了諸位將軍的一番抬舉。”
袁紹這番話在所有諸侯心中沒人覺得不妥,畢竟人家身份實力都擺在那,總不能自己說我來當?那不是給自己找麻煩?還引得別人嘲笑,在座的眾人,誰還不知道誰手底下有多大實力?
再說了,要是此番討董失敗,這個鍋他們這些刺史太守誰能背的動?所以沒人愿意,但是人家袁紹不一樣,家大業大,門生故吏便天下,失敗了誰會說什么?又敢說什么?所以推舉袁紹他們倒也出于真心。
至于為什么不是袁術而是袁紹?呵,那個二世祖天下沒幾人不知道,所以大家也都默契的選擇了無視,若不是背后有袁家,誰鳥他?還給他面子?簡直呵呵。
但是曹昂聽得袁紹的話,臉色卻是一陣的變化,猶如便秘一般,那怕兩世為人,也不禁覺得袁紹這人夠虛偽,自己明明就想當,還非得一副勉為其難的樣子,你說要是裝的像也就算了,那臉笑的跟菊花一樣燦爛,還惺惺作態,當然,各位諸侯心里也都知道,只是不點破,畢竟點破就沒得做朋友了。
畢竟惹不起啊,他要不是背后有袁家,各路諸侯怕是都忍不住要上去給他一大耳刮子把他打醒了,還笑?笑個屁。
“既然已經決定了,那今日便先如此吧,時辰已晚,明日吾等于校場之中,成立聯盟,舉辦擁立盟主之事,隨后便進行討董誓詞大會。”
曹操見眾人都商量好了,盟主也于今天推舉出來,覺得今日也差不多,便開口說道。而各位諸侯也都同意了,便開始紛紛離去為明天做準備。
“修兒,今日你于為父身后,看見這天下的諸侯,不知作何感想?”
“回爹爹,孩兒今日觀天下諸侯皆都英姿颯爽,豪氣干云,只是不知此番討董,有幾人能夠稱的上英雄,又不知幾人,會露出小人之相,不過那孫太守倒是讓孩兒心中佩服之至,憑借自身,卻是打出個人人敬畏的江東猛虎威名!
其勇武定是不凡,還有那白馬公孫瓚,也是威武不已,不滿爹爹說,孩兒卻是有心想成為他們那般,領兵沖鋒,征戰沙場的將軍!”
曹昂這話說的是真心話,因為要說三國,給人最大的印象還是亂世,然后是英雄輩出,才想到爾虞我詐,不是說他曹昂笨,不能靠智取勝,而是他更喜歡這種直接了當,用手中長兵一寸一寸打下來疆土的這種感覺。
只是當初為了讓曹操帶他出來,見識下天下諸侯的風采,以免日后因為錯過這種盛舉而遺憾,他只得對曹操說自己能出謀劃策,可以幫助他,并且說了一些胸懷大志之言,這才讓曹操心里覺得他曹昂就該坐在帳中,統攬全局,運籌帷幄。
但今天曹操如此一問,卻讓曹昂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機會,可以對曹操表達一下自己的意愿,以免把自己一直往軍師謀士的道路推下去。
當然,要是曹操不允許他曹昂深處險境也沒辦法,憑借他對三國的了解,自己這位老爹會有無數人才豪杰投靠,到時候也用不著想什么辦法,出什么計謀,將來郭嘉荀彧,程昱都會搞定這些,而自己只要在一些特大戰役出現,改變時機就行了,比如赤壁之戰。
曹操聽道了曹昂內心更想征戰沙場時,不但沒有絲毫不喜,反而更加欣慰,人家的公子哥個個都沉迷紙醉金迷,而自己這個兒子不但智識高明,年紀小小,卻還有如此的好戰知心,當然,這個好戰在這里是夸獎。
“修兒真是這般所想?”
“孩兒不敢欺騙爹爹。”
“嗯,修兒你如今年紀還尚且幼小,等再過幾年,為父不會埋沒與你,定然你大展才華!”曹昂聽到曹操不僅沒有阻止,反而還挺鼓勵,頓時高興不已,連忙說“是,以后不會讓父親失望。”
其實那時候的人對于后代能沙場征戰是很高興的,當然,除了當兵,因為那時候小兵其實地位并不高,但是將軍這類的可不一樣,那是肯定,是對自身的實力認可,別人都很尊敬的,當然,前提你不是莽夫,比如何進這樣的,而如韓信白起那樣,既有文,又有武,都是尊敬的不得了。
一夜無話,第二日清晨,誓詞大會開始,一行人聚集在校場之中,各個神情肅穆,莊嚴無比,而校場邊上,更是一眼望不到邊的軍隊,分為數十個方陣,壯觀至極!校場中央有一座搭建的高臺,上面擺滿了祭祀所用之物,而袁紹立于臺上大聲說道:
“今大漢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禍加至尊,縱軍行兇,虐留百姓!紹等恐社稷淪喪,天下諸侯秉忠君之志,故聚義而抗,集合之兵,共赴國難!凡吾等同盟,勠力同心,以致臣節!必無二志!若違誓約!天人共誅!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而臺下諸侯與眾多將士聽到皆都跟隨齊喝道:“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天誅地滅!”
袁紹見各路諸侯都響應自己,立馬大手一揮說道:
“今討賊在即!吾令!長沙太守孫堅為先鋒!進攻汜水關!其余大軍!即刻啟程,兵發洛陽!”
曹昂在大營中呆呆的看著各路軍馬離去,說實話,他被震撼到了,此等場面,實在是壯觀至極!和電視上呈現的完全不同!并且他現在的感受,是前世電視永遠也無法達到的!哪怕早有準備,前幾日匯盟之時也見到了各路軍馬!但今日比起來,實在不足為奇!大軍之肅穆!特別是那萬人齊喝之聲!簡直震破九霄!大地僅僅是因為大軍的聲音都被震顫抖動!!
平復了一下心情,曹昂內心此刻卻是又燃起了濃濃戰意!“好男兒!當利刃入敵身,馬革裹尸還!等著吧!不久的將來!我也回在戰場脫穎而出!吾之名!定當伴隨鮮血!響徹天下!”
而此刻,洛陽皇宮中。
“氣煞我也!一群豎子!安敢起兵反我!我董卓定要將這些賊子放入酒池之內!飲其血肉!解我心頭只恨!”說話之人,正是董卓!董仲穎!
“相國息怒,莫要因為這些諸侯而氣壞身體。”說話之人正是日后獻計,一把火燒了洛陽的董卓女婿,李儒,李文優。堂下李儒抱手行禮說道:
“今雖諸侯來犯,吾等卻是當早做準備,以免貽誤軍機!”
董卓聞言,也冷靜了下來,便開口問道“嗯,愛婿言之有理,但今十八路諸侯兵進洛陽,吾等如何打算?”
話音剛落,一身高九尺,虎背熊腰之人走出!只見此人身穿獸面吞天連環鎧!頭戴三叉束發紫金冠,后披西川紅錦金邊百花袍!觀其身姿卻是英武不凡!好不威風!
而此人!正是三國無雙的第一猛將!呂布!呂奉先!
呂布走至堂下,面對董卓抱拳行禮道:
“義父莫慮,兒愿前往!”董卓聞言一看,卻是呂布請戰,不禁問道:
“吾兒可有把握?”
“義父不必擔心!關外十八路諸侯,布視之如草芥!兒愿提虎狼之師,將關外諸侯盡其斬首!懸于都門!”董卓聞言哈哈大笑道:
“有吾兒奉先,我可無憂矣。”呂布聽得此言,不禁難忍輕狂一笑,正欲退下前往軍營點將提兵,卻是聽得一聲且慢,順著聲音望去,目光之處,見一身高八尺,極為雄壯的大漢站了起來。
董卓看見此人,卻是不禁疑惑道:“華將軍?何故也?”此人正是華雄。
“相國大人,殺雞焉用牛刀乎?不勞溫侯前往!末將愿前往!取關外諸將首級!如同探囊取物!”
而其余眾將見此也不甘示弱,紛紛出來半跪抱拳請戰!
董卓聞言點了點頭,目光卻看向了華雄,華雄是他親信!可以說是他一手提攜起來的,他對于華雄的能力和勇武有著認知和絕對的信心,所以想了想便開口道:
“好!華將軍,我加封你為驍騎校尉!汝與另四位將軍即刻星夜赴往汜水關迎敵!待斬將立功,另有封賞!”
華雄與其四位副將一聽,皆抱拳說道:
“這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