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在360國道上,南平到福州的中間段。那里國道通車前是沒有公路的,進出都靠行船。可以想象那里有多偏僻,有多窮困。
那一年,高州四號橋塌了。天氣很好,晴天,視野很好,路上的駕駛員很幸運,遠遠地看到橋梁的垮塌,沒有跟著橋面一起下去,他一定是祖上有德。
第一跨的大梁直接單頭落下,下落過程攔腰撞斷了二號橋墩。造成第二跨橋面塌落。
動作很快。第一時間,省高速辦,交通廳,有關部門組織起專家到實地論證。
橋梁結構的力學設計上,這現象是不科學的。縱向的作用力,是不可能造成橋墩上端移位。
專家到現場一看。四號橋所處的地形是在一個大水灣。當地人是把山坡平了,來填這個水灣。
國道開通,當地村主任很年輕,也很有想法,在沿國道兩邊平地建房,開飯店,給過路車輛加水,洗車,汽車修理。目的就是給家鄉人增加收入,創造機會。
平地的土方,就那么沿著橋往前倒,埋了橋臺,直至把二號橋墩都掩埋了近三分之一。
專家核查的無非是,要么橋梁質量有問題,其中或者設計問題,或者施工問題。再一個就是維護出現重大失誤
我們在修復這座橋時,仔細看過斷毀的二號墩。
那質量實在不敢想象。聽說過這么打樁嗎?
鋼筋籠做好了,晚上打水泥,請監理過來,檢查過尺寸,讓監理看著把鋼筋籠下了,鋼筋工開始焊接,施工隊伍里就有監理的熟人過來遞煙,對監理說:“好了,李工,沒事了,我們都是認真的,走吧,這水泥得打一晚上。走,走,走。我們到街上放松下,回來不耽誤事。”
這李工接過煙:“百年工程啊,不能大意。”
場面話都要說的。
腳已經跟著到車上了。
然后呢,鋼筋籠會馬上吊出來。準備在暗處的另一個鋼筋籠會快速的放下去焊接好,這兩個鋼筋籠。唯一區別就是后一個比前一個起碼輕兩噸。一個橋墩兩個樁基,不說深的,幾十米是起碼的。省個幾十噸一晚上。幾十噸得多少錢?你自己算!
樁基到地面了,這鋼筋籠主筋是對的,要求多大就是多大,但沒有那么多數量啊,沒關系,人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再斷幾節規格的主筋插在樁基上不就夠數了嘛。
我們破開二號墩,就是這樣的構造。專家來看了幾眼,什么話都沒說,轉身就走了。
這結果不好定啊。施工的問題,好了現場監理肯定跑不了。再說,施工和設計就是一個唇齒相依的關系,現在施工除了問題,你設計就敢拍著胸脯說一點問題沒有嗎?老話說:扯出蘿卜帶出泥。這就是個爛攤子。馬蜂窩,沒有人有這個勇氣。
這里面不管哪一方,對這些專家來說都是自家人啊。這些專家哪個不是從這些單位里走出來的。
其中貓膩就說不出口了。論證都是有模有樣,吃喝都在賓館。
后來結果是:哪個單位都沒有問題,就是當地村長為了盲目追求經濟效益,無視道路交通安全。不科學的大量堆積土方。造成橋墩移位。
這論證很科學,也很社會學。
土方堆積對橋墩的危害作用,這是無需置疑的。但是不到三分之一的堆積,而且是側方堆積。這是個水灣,土方就是一個方向對著橋墩堆積。也就是橫向作用力為主。最后縱向的推倒了橋墩。這多少有些牽強。這么說吧,這次是科學強奸了無知。
沒辦法,村長只好跑路。據說是到廣東打工去了兩年。最后也是不了了之。心照不宣,這么大的事件據說連案底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