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故事之前,你一定要記住,小朋友可不能隨便燒火,玩火可是很危險的。
只是媽媽小時候呢,鄉(xiāng)下做飯炒菜都是燒柴火。
沒有煤球,也沒有液化氣。這些都沒有,鄉(xiāng)下只有一個大灶臺。
就是專門燒火的地方。
燒火需要什么呢?
干柴!
所以大人們沒事都會上山去砍柴。
我的外婆家閣樓上,全是堆的劈好的干柴。
因為天氣不好下雨或者沒空,就不能去砍柴,所以平時就一定要多存點柴。
大人們上山砍柴的時候,我們小朋友也會跟著一起去。
對我們來說,滿山遍野跑個遍去撿干樹枝,也是一件好玩的事。
大人們把砍的柴放在一起,我們也把撿到的干樹枝先堆在一起。
等找的差不多了,就可以準(zhǔn)備回家。
一堆干柴散在地上,要怎么帶回家呢?
這可難不倒大人們。
他們經(jīng)常上山砍柴,非常有經(jīng)驗。
在路邊砍了一根細(xì)長的樹枝,像擰繩子一樣,把那根細(xì)樹枝扭轉(zhuǎn)幾下,細(xì)長的樹枝軟軟的,就像一條鞭子,把柴一捆,扭幾下就緊了。
比繩子還結(jié)實呢!
然后用一根長扁擔(dān),往兩捆柴里面一插,放肩膀上,就可以挑回家了。
我們小朋友,就只能背兩捆小小的柴。
小朋友不能自己拿砍柴刀去砍柴,這樣很危險。
但是,我們有另外一個工具。
一個長竹子做的耙,有點像豬八戒手上拿的那個九齒釘耙。
前面是竹子編制的爪子。
這個當(dāng)然不是用來砍柴,它可砍不動柴呢。
用來抓地上落下的松針。
鄉(xiāng)下有很多松樹,松樹的落葉,就是松針,黃色細(xì)長的干松針,用來引火最容易燃了。
我們小朋友有空的時候,就經(jīng)常約一起去山上耙松針。
背個小背簍,耙個半背簍松針就夠了。
太多了背不動。
為什么要約一起呢?
因為一個人不敢上山……
有一次,我們很多小朋友正在山坡上耙松針。
突然松樹林傳來奇怪的沙沙聲,嘭嘭的響了幾下。
大家有點害怕,背著背簍一窩蜂就往山下跑。
為什么會有奇怪的聲音呢?
大人們說,那是風(fēng)吹松樹林的聲音,也許剛好掉落了幾個松球而已。
總之,小朋友一個人上山總是不安全的,就算人多,也一定要記住,天黑之前回家。
現(xiàn)在有了引火的松針,又撿了干柴。
那我們以前是怎么燒火的呢?
我一開始也不會生火,把一堆柴往灶肚子里塞。
半天也燒不旺火,我拿著竹長筒去吹,長筒里面全是煙往冒。
我被煙熏的眼睛酸痛,眼淚水都熏出來了……
后來慢慢才有了經(jīng)驗。
生火的時候,不能堆很多柴。
把最容易點燃的放在下面。
然后一根柴搭在一根柴上面,注意要給中間留個洞,柴放上去的時間,要留多點空隙,這樣火才會慢慢燃燒旺起來。
雖然我現(xiàn)在告訴了你怎樣生火,但并不是要讓你現(xiàn)在去生火。
也許有一天,當(dāng)你長大了,和三五個好朋友,一起開車去野外,搭了幾個帳篷,滿天繁星的夜里,你們需要生一堆火取暖的時候,你就可以和朋友們說,我知道怎樣生火!
星空下,篝火旺。
多么美妙的夜晚啊。
嗯,在那一晚到來之前,我們先好好學(xué)習(xí),早睡早起吧。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