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過無涯遞來的信封,不緊不慢的打開取出里面的信,輕微摸開一看共有三張。
第一張信紙寫道:包袱中有鍋碗瓢盆還有幾把刀,幾乎全是餐具,全部重量有十萬斤,放在最上面的才是衣物,
但我想你穿的最多的可能還是你身上的那件吧!
不告訴你身上那件衣服中的符文開啟方式,全是村長安排的,可別怨你大叔我??!
稱呼的事,我就不計較了,但答應過的東西可不能就這么算了,該給還是要給的!
衣服內符文的激活方式我全寫下來給你了,既然激活了也該取個響亮的名字,不能辱沒它了。
防止你沒記住路,我還給你準備了一副地圖——這是荒的地圖,撿到無涯的地方應該有空間節(jié)點,否則身為凡人的他是不可能來到荒這處界面。
至于測試結果你應該已經猜到了,不過我還是要說,恭喜你,測試合格了!
……
看到這李小安已經明悟,怪不得村長他們沒說剩余符文的事,原以為可能是忘了,沒想到是想整自己。
可惜村長算錯了他的體質,以為這區(qū)區(qū)十萬斤能壓垮他,不知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光是一些餐具就達十萬斤,這能是凡鐵所鑄?
極有可能是村長在試煉獄拿出的吧,但具體由何種鐵所煉,就不得而知了。
總得來說,還是賺翻了!
他沒想到的是,無涯家所在的地方和村子壓根不在同一界面,怪不得村長要給他們路線圖。
他原以為村子所在的荒只是在一處很大的空間結界內,無涯在逃亡過程中誤打誤撞闖了進來。
剩下的全是一些叮囑的話,李小安只是粗略瞟了一眼,便翻開了其余兩張信紙。
果不其然,一張是荒的地圖,跟村長給的一模一樣,另一張則是寫滿激活符文的方式。
“這套衣服看似普通,實則內斂,可能會伴我終生,不如就叫斂生衣吧!”
信中說道以前造這件衣服的人沒命名,更想到自己將來或許會把它改成無上神器,下意識起一個悅耳的。
“還行!”無涯聽到李小安的自言自語,略微表示贊同道。
李小安沒和無涯說信中寫了什么,而無涯也沒興趣過多詢問。
李小安之后仔細背著符文激活方式和位置。
經過一盞茶功夫,繁瑣的符文每個細節(jié)都終于爛熟于心。
荒的圖紙到是沒必要記,畢竟之前已經拷貝于腦子里,只需再比對一下就好了。
把信紙重新放回信封,找到腦海中位于右手臂的空間儲存符文,按照方式成功激活。
雖然過程有些緩慢,但也只有那么一兩秒,熟練掌握后連一秒都不到。
在符文散發(fā)淺薄淡黃色光芒中,李小安神識內視,發(fā)現(xiàn)內部空間足足有百萬立方。
這對于他來說很大,甚至堪比前世一些作品里中等時期主角所用。
里面啥也沒有,并沒有意外撿到寶藏的情況。
查看完空間大小,反手把信封放于空間內一角落,隨后把手伸向背著的包袱,下一刻包袱一并放入儲存空間。
一旁的無涯看著李小安的操作,未做出驚羨表情,依舊那副平淡樣,但眼神中流露的羨慕卻掩飾不住。
他也想要宛若神器般的衣服。
他清楚要是去問村長他們要,還是會送他一件,但他連氣感能量都沒覺醒,莫言激活其內符文了。
他也不氣餒,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注定他不能覺醒,注定他不能得到斂生衣,可他還是有些不甘。
但并未牽連到李小安,只嘆命運不公。
而李小安自然也注意到無涯那眼饞的神色,他也沒法給無涯個空間戒指之類的。
而兩人只是一般朋友,甚至連朋友也算不上,導致他沒有激勵無涯。
“休息夠了嗎?”幼稚的臉龐興奮無比,顯然還沒緩過來。
無涯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不存在的灰土,淡淡道:“走吧!”
李小安矮小神軀帶領著無涯于林間穿梭,越過灌木,跳過溪流,起初幾時辰還好,沒遇到領地兇獸。
隨著時間推移,漸漸每隔一個時辰左右便會遇上一只,還好比較謹慎,遠遠就觀察到了,有些在睡覺,有些在進食。
不知其實力如何,弱小還好,如若打不過,那便是羊入虎口,所以只要遇到領地兇獸他倆都是遠遠繞開,避免被發(fā)現(xiàn)。
沒了包袱束縛的李小安,輕松昂然,樹里行間隨意穿插,仿佛趕路速度快了很多。
遇到兩三棵可食用果子樹,果實顆顆色澤飽滿,一枚足以飽腹,雖然只是荒中普通的果實,但其味如仙桃,深受村中喜愛。
李小安是一股腦摘了放儲存空間,約莫有百來個果子吧。
一人一個,淺嘗便繼續(xù)趕路。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本是平整厚實的土地,而李小安其身也不重,但踏上那刻,不知怎的,泥土塌陷。
“啊……”
底下宛若藏著萬丈深淵般,只聽到一聲慘叫,李小安便不見蹤影。
出聲瞬間,無涯下意識上前抓住他,相距雖是不遠,然而崩塌的實在是太快,到及洞口時,李小安早已墜落。
“你上輩子是干了什么缺德事?。窟B這不足兩步的洞都被你遇上了?”
無涯收手扶額,調侃道。
說完,他并未棄之而不顧,找了一根與洞口差不多長的粗棍,一手拿著,背靠洞的一面,腳支撐著緩緩向下慢移。
一方面是因為如今他倆也算是朋友,更是有求于他,另一方面回凡界的地圖還在他那兒,不去找他,無涯自己也不知道怎么辦了。
仿佛能清楚感受時間流失,時不時抬頭望向洞口,圓形亮光逐漸狹小,直到成模糊光點。
他不知道下降了多久,肚子傳來的聲響告訴他,時間不早了。
把手中木棍橫向,用了一壓,不知為何觸感似巖石的兩壁,木棍兩端卻深深陷入其中。
這種情況始料未及,但他也沒多想,直道是墻面不堅固,但用力試了試,發(fā)現(xiàn)完全能支撐全身的重量,便調整姿勢,坐與木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