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劍的警察生涯就這樣開始了,當好刑事技術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最起碼的是要掌握三種技能,學會三種記錄,能作技術鑒定,而最重要的是能準確地分析案情。
先說三種技能吧,那就是摩托車駕駛、射擊和擒拿格斗。
不會駕駛摩托車,將來怎么出現場?離縣城遠的有100多里地,案件多的話,每天都可能出現場。警校雖然學過,但卻不精。張師傅是刑警隊唯一一個寓駕駛和修理于一身的專業人員。歐陽劍就纏著張師傅。只要看車在人在,就變著法的求張師傅教他。
為了安全,張師傅把訓練廠選擇在離縣城不遠的一個麥場。先是基本駕駛,能找到空檔的位置,發動摩托車。手握離合,踩掛一檔,慢慢松開離合,車緩行后,加掛二檔。當車行速度達30碼左右時,加油握離合踩掛三檔。當行至40碼左右時,可再加油踩掛四檔。然后,根據人、車流或路面等情況正常行駛。若減檔,就要把速度先降下,再踩掛至適合的檔位。若停車,就要先握離合,踩住剎車,接著把檔位尋至空檔。
這只是一般的正常駕駛,在警校也學習過,但因人多車少,實踐很少。經過張師傅指導,駕駛時間的增長,就掌握了基本的駕駛技術。
但若進行特殊駕駛,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熟練駕駛后方可。
先是腳換空檔。張師傅發動著摩托車,坐在摩托車上,開始給歐陽劍講要點:“如短暫停車、又不想讓摩托車熄火,就要剎車并緊握離合不松。如果停的時間稍長,就要把摩擦車換成空檔,換空檔有兩種方式:一是彎腰用右手握桿變換,動作大而顯笨拙;二是用左腳點換,動作輕盈而靈巧,但難度大??諜n間隙很小,位于一、二檔之間。你注意看?!彼f著,左腳輕輕地點踩變檔踏腳,他松開了離合,摩托車瞬間成了空檔。
“這個技術需要長時間的實踐和體會,才能做的好。不要著急。”張師傅說著從摩托車上下來,讓歐陽劍騎上摩托車,用左腳不斷地點踩體會。
接著是90度急剎調頭飄移,他們來到了一個麥場。張師傅講道:“飄移的要領一是要有膽量,心理素質要好;二是要有一定的速度;三是要觀察好合適場地;四是要用力急剎,同時把方向向左猛打。要掌握好急剎和急轉的那個點,使得摩托車急中有穩,驚而不險。”
張師傅說著,觀察了環境,加速前行,當三輪摩托車達到一定的速度時,只見他急剎和猛打方向同時進行,完成了摩托車的華麗轉身。這讓歐陽劍艷羨不已。
張師傅把摩托車交給了歐陽劍,按照張師傅說的要領,開始操作,前兩次都是當摩托車達到一定的速度時,心生恐懼,沒敢進行下邊的操作;后來的問題是速度上來后,只是急踩剎車,而沒有向左猛打方向,摩托車當然就停在了原地;還有兩次是忘了踩剎車,速度一上,就急于打方向,和正常的駕駛沒什么兩樣,只是增加了風險而已。他開開想想,體會著張師傅說的要領,經過多次的訓練,終于有了幾次動作規范的操作。
沒過多長時間,歐陽劍就要張師傅教他下一個訓練項目:偏輪離地前行。他們又來到了這個麥場。張師傅說道:“偏輪離地前行的要領是:摩托車在正常行進過程中,兩個胳膊和全身向左側瞬間發力,使右側偏斗和車輪離地翹起,重心左移。集中精力,目視前方,保持好平衡前行。但發力時不可過猛,左腳要作好準備,一旦用量過大,摩托車向左傾斜過多時,要迅速蹬踩地面,使車輛和身體回位。這也是一個比較險要的動作,作這個動作時,速度不能過快,以平均車速在30碼以下為宜。速度過快,穩猛不當,就會有車翻人傷的危險?!?p> 張師傅說著,就開著摩托車進行了兩次示范,然后讓歐陽劍按他說的動作要領進行學習。
像學習摩托車飄移一樣,他在開始用力前,猶豫幾次都不敢猛然向左用力。還有幾次都是用力過小,摩托車的偏斗就沒有離地,或者只是離地一點,根本就沒有偏輪離地前行的意思。后來,歐陽劍想:怕什么,要戰勝自己,培養自己勇敢的心理。于時,他繼續訓練,覺得前行的摩托車平穩了,便猛地向左用力。可是,因為這一次用力過大,速度又偏快,左腳又蹬踩不及時,操作不當,連人帶車沖進了路邊的干河溝里,幸好,只是左側腿部受了點輕傷。
他還要堅持訓練,張師傅堅決不允,并說:“你的傷不好,就不要想碰摩托車?!睉B度很是堅決。歐陽劍知道張師傅是一個倔強的人,也是為了自己好,多說也沒有用,只好就先停了下來。
不到一個月,歐陽劍就又纏著張師傅,想繼續學習偏輪離地前行技術,張師傅不說話,先把他的褲腿拉到上邊,看他的傷確實好了,才又陪著他進行訓練。
到了麥場,張師傅又強調:“要精力集中,想好要領,剛開始學速度千萬不要太快,用力要適當。左腿是安全的關鍵,時刻準備好,一旦用力過猛,要把摩托車迅速蹬回?!?p> 歐陽劍認真理解著張師傅講的動作要領,經過幾十次的訓練,終于掌握了門道。學會了這項技術。
這樣,歐陽劍終于學會了摩托車駕駛的這些技能。
至于射擊,在警校的時候,歐陽劍也學習過。那時訓練的都是1954年生產的五四式手槍,口徑7.62毫米,長度只有195毫米,有效射程50米,重量是850克,8發彈夾。體積不是太大,也不太重,便于攜帶,基本不受空間的影響。所以在警界使用比較方便和廣泛。
在警校訓練的時候,教官要求伸開右胳膊,右手持槍,讓準星、缺口、靶環三點一線。用食指扣板機時,要靜心屏氣,用拇指和食指之間的肉厚部分頂穩槍支彈夾的部位,最大程度地減少晃動,保持平衡。為了訓練平衡和穩定,教官讓每個學員的手腕上都用繩子拴著一塊板磚,學員幾分鐘內手臂不準打彎,基本保持平衡了,再加上一塊磚,又要兩、三個星期適應和訓練。后來,和學員們一樣,歐陽劍的胳膊都浮腫了。但基本功卻得到了提高。
槍支的折卸也是一項內容,先按彈夾按紐,彈夾彈出,壓取出子彈。用彈夾頂動取下楔子,用右手把槍殼套筒拉取出,頂壓取出彈簧,然后取出撞針及前面的槍堵頭。歐陽劍經多次訓練,在幾分內就可以折、裝完畢。達到了科目的要求。
因為子彈匱缺,平時只用空槍練習。只是在射擊這項課程最后考試時,才每人發了五發子彈。成績是35環為過,否則繼續空槍練習。歐陽劍也都順利過了關。
到縣刑警隊后,因為槍支短缺,不是每個人都佩有槍,剛上班兩年以下的人員沒有。那時,局里也沒有專門的射擊場,隊長們和武裝部的領導熟悉,就到武裝部的射擊場學習和訓練。歐陽劍就隔三差五和古師傅跟著哪個隊長,到武裝部的訓練場,用古師傅的槍支進行訓練。
為了多打實彈,利于實戰,歐陽劍就找到了鄰村的一個老鄉,在市武警支隊當支隊長,每去一次,他都能給歐陽劍兩盒子彈,每盒20發。這可是寶貝,一到隊里,很受青睞。歐陽劍怕不好分,得罪前輩們,就給周大隊長一盒,任他怎么分。給上張副隊長幾顆,剩下的多半盒就叫上晉副隊長、古師傅到訓練場打靶。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歐陽劍五發子彈可以打出40多環的成績。實彈射擊水平得到了提高。
但這只是固定靶位的訓練射擊,若說游動的,或說是飛行的,那還需要進行為期不短的特殊訓練。
和歐陽劍一前一后調來刑警隊的還有一個隊員叫李達明,他二十六、七歲,身高1、74米,平頭。身強力壯,擒拿格斗,各類拳術,游泳野訓,樣樣精通。他原來是一名武警,因表現突出,技術全面,轉業后就分到了刑警隊。
這一天早上,刑警隊的訓練場上熱鬧非凡,周隊長、晉副隊長和古師傅等十多人圍著圈,都在看李達明打拳。只見他挺胸收腹、目視前方,接著是彈踢推擊、勾拳防上、下插拉砍、抓腕砸肘、擋臂掏腿、馬步側打、踹腿鎖喉、勾腿推擊、勾踢肘擊、沖拳擊肋、勾打拉壓、抱腿頂摔、擋抓擰拉、戳喉擊胸、擋抓扼喉、防下直打、折腕牽羊、防踢擊胸、抓腕沖拳、插襠頂摔一氣呵成,招招犀利,動作規范,平衡有力。贏得了隊員們的陣陣掌聲。
周隊長號召大家,每天早起,都要在這里向李達明學習各種擒拿拳術,提高抓捕和防護的技能。歐陽劍當然也不甘落后,
只要不是下鄉駐隊破案,歐陽劍每天清晨都會跟著李達明學拳。匕首拳的簡潔實用、短促犀利;擒敵拳的手腳并用、防擒合一;捕俘拳的干脆利落、拳腳擋削。都讓歐陽劍大開眼界。在李達明的教導下,比在警校學習的拳術,既加深了不少,還又多學了兩種拳術。擒拿捕伏水平明顯上了一個層次。
這是三種技能,至于三種記錄,那可就是正兒八經的刑事技術員的份內事了。
這就是現場勘察筆錄、現場照片和現場圖。這三種記錄相互參照,使沒有到過現場的人看了這三種記錄后,能一目了然,清清楚楚,并可以根據這三種記錄所述物體及彼此聯系,基本能恢復現場的原狀。檢察院刑事科和法院刑事庭的同志們,不到現場,憑這三種記錄就可以清楚地了解現場原貌、被撬抽屜或箱柜痕跡、物品翻動狀態、尸體躺位、兇器遺位、血跡分布、受傷部位、證據留位等;還有案犯的腳跡、指紋、遺留物的分布狀況等,來分析案情。
這三種記錄是現場客觀的反映,在法律意義上講,它也是一種證據。所有調查取證得來的材料,如果和現場的三種記錄相悖,那就失去了真實性。更何況,這三種記錄也是隨卷宗到檢察院和法院的??梢娝闹匾?。這三種記錄可是刑事技術的主要內容。
跟著晉副隊長和古師傅學了一段時間,勘察了有幾十起現場,歐陽劍按照古師傅的要求,每出一起現場,都要寫出一份現場勘察筆錄,但不進入法律流程,也就是不入案卷參加訴訟。如果是和晉副隊長或古師傅一起出的現場,自己就作出一份記錄,然后再認真閱讀晉副隊長和古師傅所作的勘察筆錄,和自己寫的筆錄進行比較,來發現師傅們的長、彌補自己的短。有時,還要把自己作的一些勘察筆錄讓古師傅或晉隊長修改。這樣,時間長了,加上他也有一定的法律和文字功底,有一定的表達能力,很簡單的一些現場勘察筆錄就基本過關了。
至于現場圖,可就有點難度了。那時候沒有computer,更沒有什么軟件software。古師傅早就給歐陽劍準備好了一套繪圖工具,如各種繪圖筆、多種直尺、三角板、圓規、量角器等,還有兩本繪圖的書箱。他首先自學,如圖的方向、圖標、比例、形狀、大小、位置、彼此的聯系、重點的表達、詳略的把握等等,這要在圖上把外圍現場、中心現場、重要物證繪制出來。不學習一些繪圖基本原理,沒有勘察現場的經驗,是很難完成的。他按師傅所說的去做,先用鉛筆把平面圖繪出,讓古師傅修改,然后再用畫筆描出。平面圖總算是勉強過關了。
最使歐陽劍頭疼的就是立體圖了,要利用投影的基本原理,立體反映物體的形狀,畫出一個立狀物體的多面,這需要有一定的空間想像能力和思維,而這種思維沒有一定時間的訓練和學習是做不到的。還有那比例圖,整個圖上的物體都得按照一定的比例繪制下來,給閱圖的人一種類似現場的感覺??蓻]有繪畫的基本知識,沒有實踐過,往往把一些物體畫的大小失調,把遠近距離表達的不倫不類,根本就無從著筆。盡管師傅給他講了又講,他對晉副隊長和古師傅的圖是看了又看,可真畫起來,很不得法,無規無矩。這可怎么辦?
學,向書本學,向師傅學,向實踐學,這還不夠。歐陽劍知道工廠里有繪圖的高手,就利用周日,專門向廠里的技術員請教。堅持了幾個月,認真耐心地學,多觀察,多思考,多練習模線、豎線、交叉線,在繪制中處理好形、邊、角的關系,處理好陰影和實體的關系,熟悉透視原理,適應視覺常規,樹立立體空間意識。繪圖的水平進步很快,也基本上能繪制勘察所要求的各種現場圖了。
每學一項技術都不簡單,都需要一個自我學習,自我革新的過程,學習照像更是如此。那時的照相機只有135型和上海的海鷗牌120型兩種,沒有自動的,全是手動。要照好一張相,要看在什么時間,光線的強弱順逆,物體的反光、色溫等因素,用手調多大的光圈和快門。若曝光不足,影像淺簿,白灰無層次;若曝光過度,則會厚黑不堪,無法洗印照片。而照出一張好的照片更是需要認真學習的。
歐陽劍從一開始就要求自己,對自己每一次照出的相都要作記錄,不厭其煩。如9月20日,晴天,順光,光圈8,快門1%100,經暗室工作后,如發現曝光不足,則再調大光圈或調慢快門,以加大曝光的時間;若曝光過度,就調小光圈,或調快快門,以減少曝光的時間。如此這般,對基本的照像技術有了一些了解。
在刑事照相中,多為痕跡物證,這就需要“小光圈,慢速度,打側光”才能把物體照得有層次。刑事技術對照像的要求很高,有時是深夜,有時是電燈,甚或是煤油燈,若在野外還可能是全黑,只能用手電的打光,還要照出有層次的照片,確實很難,一年半載是不可能學會的。只能隨著學習和多次的實踐,慢慢領悟和掌握的。
僅會照相可不行,它得洗出來照片讓人看。那就必須學會暗室技術。這可又是一門大學問,是一項比較深奧的技能。既使人感到神奇和神秘,又常常使人如墜云里霧中。
技術室的里間是暗室,窗戶和門都用厚厚的布遮擋,布的一面是黑色,面向室外,能吸收各種可見光譜,使光線難以射入室內;一面是紅色,面向室內,可以較多的反射紅色光譜。在窗戶縫和門縫上,還粘貼有120膠卷的黑色外皮。人若走進暗室,關上門,即使是白天,也頓時覺得墜入漆黑的夜中。這時,人的眼睛就需要一個暗適應。
那時,技術室的經費也很緊張,因現場比較多,耗材比較大。特別是膠卷,當時很貴,一卷好幾塊錢,用的量還多。歐陽劍便想起了辦法,他在電影公司有一朋友,隔幾個月,朋友就會免費送他一大盤135規格的膠盤。回到暗室,他便找上一些用過的135膠卷的空軸,把大膠盤上的膠卷傳導到照像機的空膠卷軸上,一大盤135規格的電影膠盤,可以纏繞出很多個照像膠卷。真為局里節省了不少的開支。
有時,他做了這項工作,負責技術的晉副隊長就會自掏腰包,請他吃一頓飯,技術科的其它人作陪,以示對歐陽劍節儉精神的獎賞。
顯影液和定影液,都是買來一些化學物品,根據書上標注的配方進行勾兌,每次也不宜兌的太多,時間過長,藥效就會變淡,一次總共就配十來瓶,裝入棕色的瓶中,封好,在瓶上貼一白膠布條,寫上顯影液或定影液,以示區別,方便操作。致于停影液,沒有配過,就用一般的清水代替。
那時還沒有彩色的膠卷和相紙,都是沖洗黑白膠卷或印制照片。在暗室工作,主要有兩項,一是沖冼膠卷,二是加洗照片。進入暗室,打開瓦數很小的日光燈,在沖洗膠卷前,把各項準備工作做好,先把照相機面向前,放在桌子最左首的位置。然后,在桌子上并列擺放三個大盤子。一個倒上顯影液,膠片在該液體中浸泡便會神奇地出現影像,放在左邊;一個盛停影液,放在當中,使適中的影像得以停止顯現;另一個倒上定影液,使顯示出的影像得以固定,不再顯現,放在右邊。接著,就關好門窗,拉好門窗上厚厚的黑紅簾子。拉開一種很微弱的、發暗綠的、掛在前方墻壁上的燈,膠片對這種燈光不太敏感。全部準備好以后,就把日光燈關掉。
這時有兩件事要留意,一是暗適應,要等到你的眼睛在滅燈后,能清楚看到暗室里的物品之后,再開始操作;二是檢查門窗是否有透漏光的現象,若有要及時處理好。并保證你的手上清潔,沒有任何化學溶液或水份,這時才可以進行正式操作。
先拿起相機,打開相機后蓋,取出膠卷,把膠卷和膠卷軸抽離,將膠卷軸放到一旁。左手拿著膠卷放入顯影液中,右手拉著膠卷的一頭,在液體中慢慢向右拉著膠片,逐漸使膠卷從左手卷向右手。再讓左手慢慢拉著膠卷向右漸進,使膠卷再回歸到左手。如此循環,約三分鐘左右,讓膠卷離開顯影液,讓膠卷上盡量沒有液體,抬舉在眼前的綠燈下,兩手來回拉開膠卷,進行觀察。若影像顯的淺而淡,就繼續在顯影濃中沖洗,沖洗一會兒,要再進行觀察,若影像淺濃適宜,即立即將膠卷放入停影液,在停影濃中停影后,馬上放入定影濃中,定影時間約10分鐘即可。
定影時間到后,就可以打開日光燈,把定影后的膠卷用自來水沖洗一下,把膠卷用一夾子夾住一頭,掛到一根鐵絲上晾,等到自然晾干了,再進行下一步的洗像工作。
公安工作有時急用的較多,照了幾張就得馬上沖洗,可若把一卷膠卷全部沖洗,就會太浪費。就在暗室中綠燈的狀態下,把相機后蓋打開,把照過的幾張抽出裁掉,把剩下的重新裝好,以便下次繼續使用。只把裁下的幾張進行沖洗,若嫌晾干的慢,就找開電扇,離膠卷適當距離,照著膠卷吹,吹干后就可以進入洗像的階段了。
洗印照片時的程序是這樣的:把要洗印照片的膠卷準備好,想好要洗照片尺寸的大小和數量。把顯影液、停影液、定影液準備好,把暗室的門窗如沖洗膠卷一樣封閉好。這時,關掉日光燈,在前方的墻壁上,掛有一個較暗的紅色方燈,打開這個燈,相紙對紅色的光線不太敏感。拿出裁刀,把大盒里的相紙裁成所需要的尺寸和數量,放在旁邊。在桌子上放有一臺印相機,很是簡單,似一木箱,體積約30x30x30,內有一熾光燈泡,約為30瓦左右,在箱子的上方有一磨砂玻璃,在磨砂玻璃上方有一可掀起可抬起或按下的板子,上邊安有一手柄。要把膠片的正面(藥膜)朝上,放在磨砂玻璃上,把相紙的下面朝下,壓蓋在膠片上。在爆光的時候,要根據底板(即膠片)的厚薄,決定爆光的時間。
開始時,手握手柄,按下上邊的壓板,此時壓板就等于打開了箱里的白熾燈開關,相紙便也開始爆光。在心中默念著數目,如一、二、三、四、五,便迅速抬起,放入顯影液中進行顯現,念數的速度自己掌握。一般會是兩個人,一個人負責照片的爆光,把爆光后的照片,立即放在顯影液中,另一個人負責爆光后照片在藥液里的顯現效果。用鑷子夾往照片在顯影液里來回地晃動,以使其均勻地顯影,如濃淡合適,就進行下一步的操作。若覺得爆光不夠,可以增加爆光的時間,或延長顯影的時間。若感到爆光過長,可減少爆光時間,或減少顯影的時間。直到照片顯現最佳的畫面效果,便按照這個爆光時間進行操作,洗出一定數量的照片。
照片在顯影液里結束后,立即放入停影液中進行停影,然后把照片放入定影液里,進行定影處理。定影約十分鐘,就可以用把照片投入盛著清水的盆中。
需要說明的是,在顯影液、停影液、定影液里,都有一個固定的鑷子,不可搞混的,不然會影響各自藥劑的功效,同時也會影響照片的質量。
等暗室工作結束了,要把像紙重新包好(若是沖洗膠卷要把膠卷安好,放入像機蓋中),放入盒中入柜。確認沒有什么會爆光的物品了,才可打開日光燈。把桌子上抹干凈,把各種設備放好蓋好。以便下一次正常使用。
然后,就可以對洗出的照片進行烘干,把烘開機上的布簾蓋掀開,插上電源,把照片的影像面向下,貼滿锃光瓦亮的軟鐵板,放下布簾蓋,開始烘干,約六七分鐘即可。有時洗的照片多了,就得烘干好多爐。
烘好以后,從實用和美觀的角度,還要對有的照片再進行裁剪一次。
最后,還有一道簡單的工序。因烘干機的軟鐵板呈緩緩的拱形,烘干的照片也會出現拱狀,可以把照片夾入較厚的書中,上邊再壓一些重物,等一段時間,就可就成了我們正??吹搅苏掌?。
這樣,從照像到黑白照片的工序終算完成。
可盡管學會了現場勘察的三種記錄,這只是一種最基本的技能,而怎么勘察現場才是最實際的問題。有幾個原則需要掌握,一是先急后松。如現場還有受傷的人員,那么,就要優先去搶救人,然后,再行現場勘察;二是先動后靜。意即先處理容易消失的,再處理靜止的。如冬天室外的雪地現場,勘察現場時已是晴天,就要先處理雪地里的腳印等痕跡,不然,太陽升起、溫度漸高白雪就會融化,腳跡也就會隨之消失;三是先下后上。特別是室內的現場,要先勘察地面上的,這樣,人才能進入現場,并可深入勘察;四是先觀察后提取。對任何一個空間,一件物體表面上,都要先從不同的側面進行觀察,有時可借助燈光(多用側光)照射,哪有痕跡、需要采取什么方法固定都要做到心中有數。當然,對所有的痕跡物證,優先要做照像固定,之后,考慮再用什么方法提??;五是綜合辨別?,F場的各種物質、印痕數以千萬計,這就需要技術員從這紛亂繁瑣雜的現象中找出犯罪活動的軌跡。從出入口著手,順案犯走的空間尋蹤,從其侵犯的客體發現,從其遺留到現場的物品(如兇器等)查驗等等,找到哪些才是罪犯留下的,是有價值的,就作以提取。在工作實踐中,對現場的印痕是寧可多提取也勿少提取,特別是對一些弄不準的印痕,更要納入必提之中,以防止案犯留下的痕跡遺漏。
而能有較高的發現率(指嫌犯在作案時留在現場的一切痕跡物證或者是留下的物品發現的比率)、提取率(對嫌犯留在現場的一切痕跡物證所能提取的比率)、利用率(對嫌犯留在現場的一切痕跡物證利用到破案上的比率)則是需要多年的積累才行。老技術員的‘三率’,一般都可高達90%。
再就是通過對現場的勘察,能夠從容地分析現場、準確劃定偵查范圍、較為正確地刻劃案犯的特征,關鍵是案件破獲后能印證你的分析判斷是對的。這可是憑刑事技術和偵查意識等綜合決定的,絕非易事。
而通過對現場的勘察,能有較高的“三率”;對現場的訪問很客觀,還能對現場、案犯或偵查范圍進行初步的分析;且破案后能印證各種分析的正確率較高,那就已經上一個層次了。
關于痕跡鑒定,也是刑事技術中最重要的一環,只有努力工作三年以后,具備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水平,才可以作鑒定,出具鑒定書。如若當鑒定書的復核人,那就需要更長的時間或職級方可。鑒定書是認定犯罪最重要的證據,是證據類別中最重要的證據,也是最為直接的證據。包括對指、掌紋的鑒定,鞋印的鑒定,整體分離痕跡的鑒定,撬壓工具痕跡鑒定,文字檢驗鑒定,槍彈檢驗鑒定等等。能把這些痕跡鑒定熟練運用,甚至無需偵查過程直接用技術破案,那才是每個刑事技術員追求的最高境界。
這些只有腳踏實地,日積月累地不斷學習積累,經過時間和實踐的洗禮,才能得到升華。
刑事技術員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凡是刑事案件的現場,只有技術員才能首先進行現場,沒有從事過刑事技術的人,是不能進入的。只有技術員在勘察完現場之后,偵查員才能進入現場。這在公安內部已經形成了一條規定。并且,技術員有著對現場分析的絕對權威,現場發現的出入口、入侵方式、痕跡物證等,往往能劃定偵察范圍,并且能最終認定嫌疑人。所以,在公安內部,對刑事技術員的挑選也是非常嚴格的。
刑事技術員,一年365天,不管春夏秋冬,還是雨雪深夜,只要接到警情,必須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這是鐵的紀律。
那么,歐陽劍能不能勝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