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連續好幾天沒有再更新我的信,不是沒有朋友投信,而是我最近在尋找我身邊的不同年齡段的人在做關于寫信的調查。
調查具體題目如下:
如果現在給你信紙和筆,你第一個想到寫給誰?
a.自己
b.朋友
c.老師
d.同事/同學
e.戀人
f.家人
g.仇人
h.恩人
i.偶像
j.社會上某一類人
k.其他
很榮幸,我一共收到了八十個原因各不相同的回答。
位居第一的是選項a.自己,獲得了19票,遙遙領先。在我的意料之中。
第二是戀人。十三個朋友給我的答案。
第三是并列,b.朋友和f.家人都是十票,這給了我很深的思考。
在其次是i.偶像,九票。
再之后的我們就不贅述了。
可能因為本身我年齡不大所以身邊的朋友也大多是二十歲上下這一部分的,正值年少思想會偏自我一些,更是通向成熟的過程,回首過往諸多感慨,忽然要你寫一封信給誰,思來想去倒不如給自己,是感謝是道歉是痛罵是后悔,洋洋灑灑寫個幾千,這種情況也是常有的。是我們可以理解的情緒。
戀人。讓我比較驚訝的就是有一些暫時還處于單身狀態的朋友依然選擇了這條,這是我沒想到的。后來我找到了一個不錯的解釋,選擇寫給戀人的一般都是正處于熱戀期或者情侶二人剛剛過了某個重要的階段又或是在親情與友情上已經滿足的人。而這三種特征的相同之處就是,在這一刻戀人這個位置都是他們內心的弱點或需要。
對于選擇朋友與家人的二十個朋友,他們很愿意和我說選擇的原因。
有的是因為覺得手牽手的愛情不如肩并肩的友情,關鍵時刻要靠朋友。
有的是覺得在外面花花世界看多了,人生百味嘗多了,才覺得家是最后的歸宿,家人是最終的靠山。
也有的是寫給已經分開的朋友或者已經離去的家人,經過時間的沉淀再下筆時心中的情感就會不止一種卻只剩一種,混在一起,五味雜陳,醇香濃厚。
一個個原因都讓我很感動。有的瞬間我們會覺得朋友倒像是有血緣的家人,而家人反倒會仗著血緣得寸進尺。在這里我們并不貶低某種關系,而是要理性的去解釋。
和朋友關系好是因為我們沒有天生的緣分卻因為志同道合而走到了一起,這反倒讓我們彼此更加惺惺相惜。
和家人有摩擦是因為我們總是控制不住的將我們有棱角的那一面展示給我們身后的人,卻殊不知這反倒傷了他們的心。
而最好的狀態就是兩方兼得。自己有難的時候,在外有朋友,在內有家人。再用自己的愛去良性循環,這才是狠角色。
偶像。
其實我并不太了解這一名詞所代表的主要群體——明星。我本人從小對這些在電視機和屏幕上的人有點麻木,不太感冒。但是我對追星的行為不持反對態度。
追的是星,從中寄托的是自己的夢想,一起向上的希望,看著別人的努力而激勵自己進步,這是值得推崇的行為。這是理性追星四個字的解釋。
而有的人是我們常說的“無腦追星”,這種人不僅會給身邊的人帶來困擾,嚴重的可能會成為私生,會給他的偶像帶來煩惱,這是我們絕對抵制的。
在此的忠告就是,這種人如果真的陷了進去就像洗腦,從腐蝕自己開始,之后殃及他人,如果沒辦法讓他回頭是岸,請盡快遠離。
我也非常歡迎以上詳寫的幾個方面和沒有詳寫的其他部分,比如同事,老師,恩人,仇人等等的朋友們能來信。
希望以后我還可以做出幾個這樣的比較優秀的調查,在此向給我回答的那八十個朋友表示由衷的感謝。
2021.2.8
狄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