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奇了!孟家大少爺孟寧鴻今日娶妻,居然來了兩頂花轎。”
“不都說是賀家小姐與他家結親?那另外一頂花轎內又是何人?”
賀瘦秋坐在花轎內,低頭沉思不語。拜堂的時辰早已經過了,雖坐在花轎內,周圍喧鬧的議論聲卻一陣陣的聽得分明。
她與孟家公子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攏共也就上元燈會的時候遠遠的相看過一面,實在談不上多么情深義重。
此刻,那孟寧鴻并不在賀瘦秋的花轎旁,而是在另外一邊,安撫著另一個女人。
“我不是應了你嗎,等今日與那賀家小姐成親之后,我便回稟母親接你入府。”孟寧鴻站在花轎外,對著花轎內同樣穿著嫁衣的柳浦兒輕聲哄著。
“孟郎是想棄了奴家吧,即便是我能等,我腹中的孩兒能等嗎?未婚生子是多大的罪過你是知道的,孟郎是想要我的命嗎?”柳浦兒越說越激動,聲調也越來越高,到最后竟失聲痛哭起來。
“浦兒,你這是逼我啊,正室沒過門,你這外室如何能進我孟家的門?”
柳浦兒哪里有心思聽這個,只不斷大聲啼哭,這么一鬧,圍觀的百姓也越來越多。
孟家的主母孟沈氏是個不頂用的,現在遇到這事只得去求孟老太太。
“我常教導你,不可太慣縱孩子,現下怕是整個華都城里都在看咱們孟家的笑話。”
孟家老太太孟劉氏是個有主意的,連忙吩咐了身邊的李媽媽過來。
“取紙筆來。”
“老太太,給你。”
孟老太伏案寫了幾行字遞給李媽媽道:“你去遞給孟哥,讓孟哥遞給他相好的,那女子若聰明看過之后自然知道如何做。”
“母親,您是......?”孟沈氏怯怯的看著孟老太。
“糊涂東西,還不快服侍我更衣,先去前廳招呼客人。”孟老太斜看了孟沈氏一眼。
孟沈氏并不知孟老太的意圖,心里只想著自己現在并無能力收拾殘局,一切只得依靠孟老太,于是只低頭聽著孟老太的吩咐,照做便是。
柳浦兒接過孟老太的紙條,上面赫然寫著:“做小伏低,方能入府。”
柳浦兒一把掀開蓋頭,快步走到賀瘦秋的花轎前,撲騰一“跪”,聲淚俱下:“柳浦兒失禮,還望大少奶奶海涵,浦兒在這給孟家大少奶奶您賠罪了。”說罷,便一直不停對著花轎磕頭。
賀瘦秋哪里見過這種陣仗,一時竟不知該如何應對。她的手在轎簾旁躊躇很久,不知是否應該掀開轎簾,還是就一直悶坐在轎子內。
柳浦兒見花轎內的人并無動靜,于是又如之前那般高聲哭喊道:“浦兒本是命苦之人,承蒙孟少爺不嫌棄,救我于水火,后來老太太可憐我讓我做了少爺的丫鬟,我能伺候少爺已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今日是我糊涂,求少奶奶寬恕。”
賀瘦秋聽著一簾之隔的柳浦兒聲淚俱下的哭訴,難免動容,于是撥開轎簾,輕輕掀開蓋頭看了看跪著的柳浦兒,目光落在她微微隆起的肚子上。
這一刻,她都明白了。
孟賀兩家也都是華都城內有頭臉的人家,若一直這般僵持著,恐影響太過惡劣,賀瘦秋強忍著憤怒上前攙扶起柳浦兒:“今日是我與相公的大喜日子,等過了喜月,我便讓相公接你入府伺候。”
“多謝少奶奶,多謝少奶奶。只是浦兒原本就是少爺的丫鬟實在不必費事再接我入府。”柳浦兒其實是擔心,若先將她安排在別處萬一過些時日孟府將她忘了棄之不管。
“不行,那樣不合規矩。”賀瘦秋看了一眼柳浦兒,又將目光落在她的肚子上,輕聲道:“妹妹放心,孟家是不會讓子孫流落在外。”
柳浦兒聽賀瘦秋將話說到這個份上了,自然不好再說什么,她盤算著周遭都是看熱鬧的百姓,想必那賀瘦秋也不會食言。
賀瘦秋重新蓋好蓋頭,眼角已經為她可悲的婚事流下了第一滴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