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之濱,有一小國,曰千承,國土沃野方圓十里,多山。
……
千承國的國土面積不大,擱到現在也只是一個村莊的幾倍,而且國土小半面積是山,真正的適居平原只占了三分之一不到,還剩下小半,對外說是把濱海部分也算上,不過海上嘛,沒什么管轄,其實是想走多遠走多遠的。
冶是生活在海邊的一個漁民,因手法老道,眼光狠辣被尊稱冶翁,冶翁在這片海上捕魚已經有二十多年了。
“阿航,收網回去吧,看著天色該是有大雨要來了!”阿航是一個年輕人,現在作為冶翁的學徒,跟冶翁學習航海的技術,報酬卻是供養余生。
其實說是學徒也不算太對,這基本上已經算是養子了,冶翁半百無后,阿航是路邊遺孤,兩人也是湊成了一個小家。
阿航答了一句,吭哧吭哧就拽起了網子,作為一個年輕人,力氣很是不錯,拽起百十多斤的網子不費什么力氣,冶翁沒有幫忙,而是在一旁拿著一支木矛,緊緊盯著網里可能出現的大魚,這年頭的漁網都不太結實,在水里還好,就算有大魚也不怎么掙扎,但是一旦上了船,大魚的力量很可能會把漁網掙破,那樣不僅一天的辛苦打了水漂,一支新網的價格也不在師徒倆考慮之內。
不過好在今天很安穩,漁網里沒有出現大型的魚蝦,只有一些小型的、正常的,冶翁攥緊的雙手也放松下來,暗暗吐了一口氣。
每次把漁網抬起來的時刻,在海上的刺激都要排行第二,就像開盲盒一樣,你永遠也不知道里面裝的是什么,可能收獲豐盛,也可能一無所獲。而第一刺激的,那就是突然遇到暴風雨了,而以冶翁的眼光,碰到暴風雨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將魚蝦灌到船下的小倉里,挑挑揀揀將一些特別小的扔回去,師徒倆就拿起木漿,向著岸邊劃去。
師父的眼光仍然十分毒辣,剛剛上岸,風雨就已經襲來,打濕了二人的身體,不過二人依然有條不紊地把魚用袋子裝好,師徒二人已經配合了很多次了,就算是風雨也不能形成阻礙。
裝好魚蝦,阿航提著袋子就往鎮上趕去,新鮮的魚蝦很鮮甜,但是死掉的魚蝦往往會很腥,很腥,就意味著拿不到好價錢,甚至賣不出去,師徒二人就算白忙活一場,所以就算頂著風雨,也要盡快把這些賣到真上去,冶翁年紀有些大了,不太受得了風雨長時間侵襲,于是就由阿航代勞了,兩人也算是一家人,冶翁不怕阿航侵吞財貨。
師徒倆的屋子就在海邊,冶翁沒用多久就到了,熟練地生起爐火,架起換下的衣服,在衣服快要烘干的時候,阿航就回來了,還提著那個袋子。
“師父,鎮上說,國王又征兵了。”阿航每天回來都會給冶翁說說在鎮上的見聞,這會兒一邊換衣服一邊說著。
“咋了?你想去當兵?”冶翁頭也不抬地反問,雙手依然在火爐上烤著,這是冶翁能在海上奔波二十多年的訣竅,一旦得了風濕,在海上求活的日子,就到頭了。
“沒有,傻子才會去當兵,說是征兵,其實就是找養牛的,我早就知道了,國王那就是在找傻子?!?p> “對哦,也不知道國王是咋了,非得要征兵養牛,恐怕是腦子壞掉了吧?!倍司瓦@么說著國王的壞話,也不怕被人聽見,畢竟這片小海濱一共就兩戶,另一戶還在對面。
其實國王的想法很明顯了,看國家名字就知道,千承,千乘之國吧,恐怕國王就是想著多多養牛拉車,一口氣拉出去一千輛牛車,看看,周邊諸國還不是納頭便拜。
“對了,我還聽說,流波山那邊地龍翻身了,壓死了不少人呢!”流波山是離海邊最近的山,所以消息來得很快。
“哼!流波山都砍禿了,山神能不發怒么!”冶翁對國王的做法嗤之以鼻,整個流波山的樹木都被砍了種牧草,然后國王征兵去山上放牛,估計壓死的都是放牛的人。
咱們這時候知道樹木能夠防風故土,但是那時候的人們不知道啊,只是以為山神發怒,“鎮上還在找人給山神做祭祀呢!”阿航終于把身上的衣服換好,拿出了錢袋子。
“今天的收獲還行,有三十三個貝幣呢!”這些收獲只能算是稀松平常,但是這只是半天的收入,已經夠爺倆活好幾天了,也算是值得高興的事。
但是千萬別覺得這幾十個貝幣很多,去掉吃喝,去掉修補漁網船只的錢,再算上風雨天不能出海,沒有收入,也只能說是堪堪夠用,所以其實爺倆都沒存上什么錢。
海邊的生活很辛苦,隔壁二石他家,就是對面的那一戶,二石奮斗了半輩子,自己起早貪黑,還搭在海上兩個兒子,終于在去年把小兒子送去鎮上念書了,不想小兒子再走老路,在海上求食,但是現在卻發起了愁,為今年的學費而發愁,更慘的是媳婦在生完小兒子就去世了,家里連個支合的人都沒有,哦,其實冶翁更慘,他連媳婦都沒有娶過。
“聽說二石昨天捕到了一條大長蟲?!卑⒑酵槎上У?,“不過那長蟲跑了,要不然他兒子的學費鐵定夠用了,說不準還能直接住到城里呢。”
“啥長蟲這么金貴?”冶翁活了半輩子也沒聽說過什么蛇這么值錢。
“那長蟲可大呢!說是有三丈長呢,粗細也有碗口那么粗。”阿航突然反應過來了,“呵,好家伙,幸虧這長蟲是跑了,這要是張開嘴,說不定能直接把二石整個兒吞下去?!?p> “可不是么,也算他命好,這么大的長蟲,怕是要成精了?!幣蔽搪犃艘彩且魂囆募?,“得看好二石,萬一他被長蟲尋了仇,咱得把他小兒子接過來?!?p> 這年頭,人口都是勞動力,多一個人捕魚,收成自然就多了,其實也是冶翁怕二石他兒子餓死在外邊,畢竟他和二石也是好多年的朋友了。至于去救?素質三連警告,再見告辭打擾了。
感謝大家的推薦票,肆衍終于收到了寫書以來第一個書評,雖然只是捉蟲,多說一句,歡迎捉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