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鈺淳這個名字沒取好。
不管是幼時還是后來,二皇子的所作所為大都和淳字沾不上邊兒。
自小養(yǎng)在靜妃膝下,靜妃宋氏那城府手段,后宮里算是沒有第二個。
當年要不是葉筠逼得她心急亂了方寸,以宋氏那股子擅長隱忍的勁兒,怕是還能再纏斗個幾年。
被這樣的養(yǎng)母撫養(yǎng)著,二皇子怎么也不會是個心思單純的。
年少時候也曾野心勃勃的想同兄弟們掙一掙。
那時候,母親靜賢妃是后宮嬪妃之首,而大皇子沒有母親撐腰,所以作為老二的他,心里是把自己當皇長子看的。
論讀書,他又與老三各有所長,父皇還常夸他仁善淳厚。
君子立嫡立長立賢,二皇子自認是占了兩樣,機會很大。
可后來,明妃生了龍鳳胎,一舉成為貴妃,從此,四弟和剛出生的六弟便是貴妃之子,那是比他更尊貴的。
而且明貴妃還得寵,這也是養(yǎng)母靜賢妃所不能及的。
二皇子從心底里開始嫉妒,憑什么這一對母子輕輕松松就能搶走他的風頭。
于是,三兄弟去御花園戲臺上玩耍時,他故意挑唆起三皇子的怒火,讓他將四皇子從臺上推了下去。
花盆破碎,四皇子悶哼一聲,后腦勺磕出了血,躺在地上暈了過去。
那一瞬間,他又怕了,又開始后悔。
甚至有些不明白自己為什么要這樣做,他與老四是兄弟啊。
后來想起此事,二皇子才悟過來,或許那時候還有一絲良知。
也慶幸未曾全然迷失了心智,不然,他或許和老三會是一個下場。
靜賢妃死后,她曾做過的事情都被扒了出來,這時候二皇子才知道,原來自己是養(yǎng)母費心周折,殺母奪子得來的。
真心敬愛了多年的養(yǎng)母竟然是殺死自己生母兇手,二皇子心理防線崩塌了。
所以,這么多年的母子情分竟然這樣惡心,全都是靜賢妃為了借他上位而編織的巨大謊言。
恐懼和悲痛之中,二皇子大病一場。
他既恨靜賢妃殺了自己的生母,還誆騙自己多年,又害怕自己日后和大皇子一樣,再也沒有母親庇護。
畢竟,靜賢妃是被明貴妃扳倒的,自己會不會被貴妃厭惡,也一并殺了呢?
心事重重,他的病就一直不見好。
直到貴妃來了一趟,與他把話說了個分明,他才終于放下了。
事后想來也是,貴妃那樣的恩賜、地位和家世,根本沒必要對他一個什么都不是的小孩子下手。
病好之后,他對掙儲位這件事的心思就散了個干凈。
靜養(yǎng)的時候常看書,慢慢就迷上了詩書字畫。
父皇常派人搜羅了大家名作來給他賞看,也叫他知道,父皇心里是在意自己的,并未嫌棄、放棄自己這個兒子。
再看明貴妃和四皇子,這母子兩個一貫也從不惡意欺人,賞罰分明。
所以二皇子才明白,和大哥一樣,以后做個閑散王爺,享一輩子清福也是舒坦愜意。
只是,他又與大皇子不全然相同。
都說風流才子,便是瞧得出,才子多風流。
二皇子看多了詩書,也慢慢養(yǎng)了這么個性子。
他生母楊氏當年就是因為容貌姣好,善歌善舞,才被廢后謝氏選進宮固寵的,而寧琛的相貌也極好,所以二皇子當然不差。
再配上皇子這樣一個高貴的出身,輕易就能勾走不少姑娘的魂兒。
奈何二皇子風流,他只愿與佳人對月飲酒,泛舟作詩,要說談婚論嫁,共赴巫山,那是不情愿的。
某年,皇子們出宮至延慶寺祈福,二皇子見雨后山色極美,便獨自上了后山賞景。
巧遇內閣大學士李大人的嫡女,遙望美人,便淺笑稱贊。
“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
李萱羞的滿面通紅,因著二皇子身著便衣,只當是哪家的紈绔公子,便毫不客氣的將人懟了一通。
她本就身子不大好,氣的咳嗽,忙扶著丫鬟下山去了。
惹惱佳人,二皇子心里愧疚,便派人去查看。
發(fā)現是李家姑娘,次日就親自登門謝罪。
李萱的曉得他是皇子,卻依舊傲得很,壓根兒沒叫他見著人。
也就正應了那一句得不到的就是好的。
二皇子從未遇見過脾氣如此倔強的女子,本來也存著一兩分愛美之心,故而便就此上了心。
今兒是一盆君子蘭,明兒是一副紅梅圖,隔天又送新寫的詩。
李萱本就是才女,對二皇子的文采也佩服起來。
一來二去,才子佳人便就愛慕上了。
恰逢二皇子也到了該成婚的年紀,李萱父親位列一品內閣大臣,自然也在挑選之列。
原本因為她身子不好,該是只能做側妃,但寧琛又聽人說二皇子與李家姑娘似乎互有情意。
寧琛與葉筠本就是有情人,思己及人,便封了李萱為二皇子妃,算是成了他們的情意。
奈何成婚后,李萱才知,二皇子的溫和柔情從來不止對她一人。
側妃王氏善古琴,二皇子便吹笛相伴。
庶妃云氏姿容嬌艷,二皇子常提筆為她作畫。
京都醉青樓的淸倌兒楊姑娘愛曇花,二皇子也不惜花重金買來相贈。
可二皇子也依舊待李萱極好。
李萱的生辰、喜好,他無一不記得,初一十五必來正院,更是時時親自為她嘗湯藥,敲打妾室,處處維護她的體面尊嚴。
可即便如此,李萱還是失望了。
因為發(fā)現,二皇子不曾對哪一個用真心,也不曾貪戀哪一個的美色,他只是習慣了做個風流君子。
李萱孤高清傲,發(fā)現所嫁之人并非心中所想,便也就此死了心。
可嫁的是皇室,也容不得她和離,況且,二皇子待她極好,旁人瞧著也并無錯處。
所以,成婚四年后,李萱生下了一個女兒,就此推脫養(yǎng)病,再不肯與二皇子親近。
被拒之門外,二皇子全然不知為何。
思來想去,不得解,也就不強迫李氏了。
只是哪怕李萱不再與他親近,他也依舊做到了一個丈夫該對嫡妻的尊重。
照例敲打妾室和奴才,不許怠慢了嫡妻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