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公主的由來
花的一生不長,既然開了,沒人欣賞仍然堅持活的芬芳;人的一世也短,既然來了,沒人鼓掌也要堅持活得漂亮。
春天到了,萬物復蘇,一切都又恢復了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樣子,好似冬天從未來過。突然前面來了一個人,神情緊張,疾行而過,一邊擦汗,嘴里一邊念叨著,“熱水,最重要的是熱水,趕緊叫人燒好跟我來。”這才初春,才走了沒幾步便大汗淋漓,也不知是不是那人過于緊張的緣故。他這么著急是要去為一位貴人接生,雖說早已知道是個女孩,這位太醫也不敢有絲毫怠慢,因為他要接生的是祥瑞國的祥瑞公主。
祥瑞國有個規矩,就是每一位祥瑞國的國主,都必須在眾多兒女里挑選一位祥瑞皇子和祥瑞公主,而這兩位子女必須要壽終正寢,安樂死去,寓意祥瑞安康,國泰民安。這是祥瑞國福星高照的象征。同時,這也代表著誰能讓自己的皇子或者公主得到這份殊榮,便可保其一生平安。特別是皇子,若是得到了這份殊榮,做了祥瑞皇子,那么在登基路上也是一路暢通無阻;畢竟誰若是傷了祥瑞皇子或者祥瑞公主半分,對于祥瑞國的大臣和子民們來說,可就是亡國的象征了,那必須得是五馬分尸萬箭穿心的下場了。而這位快要出生的祥瑞公主,可叫各位嬪妃恨的牙癢癢卻又無可奈何。畢竟當今國主年紀已高,卻老來得子,得的還是倆;兩位妃子前后都已有身孕,又在過了幾個月之后,被太醫告知,靜妃肚子里的是位皇子,鈺貴人肚子里的好似是位公主,國主本就大喜,聽到這里,便在興頭上分別封了靜妃肚子里的祥瑞皇子和鈺貴人肚子里的祥瑞公主。眾嬪妃得知,趕緊備了好禮登門拜訪,只不過沒一個登的是鈺貴人的門。
事情要從國主年少還不是國主時講起了。國主年輕時曾傾慕一位女子,甚至為了她愿放棄太子之位,女子本不喜歡他,卻想做太子妃,想做王后,于是便跟了當今國主,在國主還是太子的時候與這位女子生了一個女兒,想著繼位的時候封她為祥瑞公主,可是偏偏在繼位的前一夜發生了意外,那女子竟和別的男人私通!!!結果是國主與其女滴血認親,女兒果然不是他的!至此國主繼位后從未動過冊封祥瑞公主的念頭,一來是對那女子還有情,二來是想封個和她的孩子為祥瑞皇子/公主,卻又無法原諒那女子的種種,三來,也是最根本的原因,第一代國主不想兒子們互相殘殺,立了一條家法,
……
“國主逝世,太子遭遇不測,那么祥瑞皇子直接登位。”
“如若上位祥瑞皇子/公主未壽終正寢,不得再次冊封,一山不容二虎,須得等祥瑞皇子/公主壽終正寢方可再次冊封。”
……
這也是對祥瑞皇子/公主的保護,如果冊封了兩位祥瑞皇子,那么其中一個不小心傷了另一個,這該如何?所以,為了避免這種事的發生,第一代國主把什么都想好了。距離上位祥瑞皇子/公主逝世已過了短短兩年,而這兩年,多少嬪妃整的頭破血流想讓自己孩子得到這份榮譽,國主也是日日頭疼,不該如何是好,甚是乏累,今日借著高興勁一下子封了祥瑞皇子和祥瑞公主,心里也舒坦了許多,硌了兩年了,可算是把這個燙手山芋搞定了,雖說有點過于隨便了,但是皇家的話,說出去了哪有收回來的道理。這鈺貴人也是撿了個大便宜,畢竟靜妃算得上是“眾望所歸”,大家心里都清楚的,可這鈺貴人沒什么背景,沒什么姿色,沒什么寵愛,唯一的一個孩子卻得了個祥瑞公主,怎能不眼紅,但眼紅也沒辦法,除了冷漠,什么也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