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元13年6月5日。
“天魚系星圖已上傳。”
“已檢測到四級星點零號黑洞的公轉中心——五級星點所在,位置天魚系外未知星系。”
“能源充足即將開始前往。冷凍開始,神經聯結加強。”
沒錯,科技的進步,是他們早在幾百元前就可以在冷凍中依舊可以在虛擬世界中活動。
“正在計算預定軌跡,開始調整軌道。”
“機體一切正常。”
“即將進行驟變加速,推進器展開,半額功率發動。”
逐光號的推進器從收束狀態展開,18個噴射口噴出藍焰。
“逐光號脫離圓形軌道,進入橢圓軌道,推進器關閉。”
583元27年10月21日。
“逐光號即將進入最遠點。”
“逐光號已抵達最遠點,驟變加速啟動,全額功率進行。”
攜著長長藍焰之尾,逐光號似一顆流星,像天魚系外飛去。
“已進入天穹星系。三級星點確認中,已確認三級星點巨恒星,方向正確。”
“推進器低功率進行,進入最外圍圓形軌道。”
1880元76年12月30日。
“逐光號已駛出天魚系,進行軌道規劃中,五級星點確認中,已確認五級星點:超大質量黑洞。”
“以逐光星公則,該超大質量黑洞命名為浩秋黑洞,星域已添加,新域名為浩秋星域。”
“逐光號已成功駛入浩秋星域。因周圍環境多變,防御模式啟動。”
“檢測到能源缺乏將開始投放機器人與開采壓縮機。”
“解凍開始。”
“浩秋黑洞角速度測量中,六級星點計算中。”
“因浩秋星域超出繪制范圍,星圖選擇性構建中…”
1880元76年12月30日。
逐光星內部變成了白色。
老一輩人的思維也漸漸跟不上了,有一些解凍一開始意識回歸中就潰散了。
送終之曲一遍又一遍的播放。
冷凍固然讓人的身體機能降到最低,但隨著虛擬世界在冷凍中也能進入,人的思維常識獨立于身體外另一個弊端展現出來了。人的精神無法承受住這些,因此一些老人的思維開始潰敗了。
某處,馬浩宇跪在床邊看著躺在床上的老人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
“老師都怪我沒用,要是,要是…”
“不要說了浩宇,你做的很好了!如果沒有你們的這項研究我最多也就活個一二百歲,就算傳在虛擬世界中也活一兩千年而已。但是你們的這個研究讓我們活了1000多元,這么多元來我們的余熱也早就發揮完了,算算時間也該走了。接下來的時代是屬于你們年輕人的時代。雖然我不知道抵達你認為的宇宙需要多久?但至少應該不遠了,好好活著吧,借你最大的努力去抵達那里。沒有誰能永垂不朽,永垂不朽的永遠是名字、是精神,老師相信你,你會看到宇宙的。”
“老師——”馬浩宇看著面前的老人再次大聲哭了起來。
長秋從門外緩緩的走來跪在馬浩宇旁邊,心痛的道:“浩宇哥,未來還是很精彩的,所以不要這樣好不好?”
馬浩宇終究是人,他沒有聽進去長秋的話依舊痛哭著。
一個機器人走了過來,各個設施自動回到了原位,機器人推著病床走了。
馬浩宇的老師沒有什么后裔,唯一的學生就是馬浩宇。而他們已經見了最后一面,機器人于是便把馬浩宇的老師直接推走了。
馬浩宇沒有說什么,站起身跟在了機器人身后,長秋也跟了上來。
馬浩宇的父母在他出生后不久便因為實驗事故死亡了,據說當初他父母想要制造出可以毀滅行星的炸彈,因為失敗了,當時還差點毀了半個逐光星,從那以后,逐光星內部便不允許進行有危害性的實驗。可以說因為他的父母,逐光星改變了一個規則,也因此,馬浩宇完全可以說是有他的老師養大的,所以,因他老師的死,馬浩宇才會反映這么大。
馬浩宇看著機器人將他老師的身體扔入火化爐中,并交給了他一個小石牌。上面寫著“李文”。
馬浩宇拿著小石排踩著懸浮板向一個屋子飛去。
屋子門框上有一幅對聯:
萬古丹心
曾以七尺之軀豪情志
今留石碑一座看進程
走了進去有一座石碑在門內通道正中間,碑上有一首詩:
少時天真幻萬物,中年為此進奔途。
一朝夢成天下頌,死后應知盡平等。
馬浩宇踩著懸浮板進去。放眼望去,一個個石牌掛在墻上,馬浩宇向一個方向過去,在一個個小時排中找到了兩個,這是他父母的小石牌上面也只有一個名字:馬浩天,齊瀟瀟。
馬浩宇將他老師的小石牌掛在了他父母的一旁,就靜靜的看著。長秋也不說話,一樣靜靜的,不過她看的是馬浩宇。
夜晚。
馬浩宇走上了陽臺,長秋依舊跟著他,二人在陽臺邊坐著。
馬浩宇開口道:“小時候,我問老師太空外是什么?老師說‘這要你自己去探索了。’從那以后每天晚上我都要看看天空,看看那漫天星辰,現在天上依舊有星辰,但這些星辰還是之前的嗎?”
長秋說道:“為什么不是呢?每個東西都有屬于自己的光,只不過或強或弱而已。有些弱的之前我們看不到,現在卻看到了,但你不能說它之前不存在。又比如天魚系一樣,之前我們在天魚系中看不到它的全貌,而現在卻可以。天魚系現在不就是魚嗎?它之前不也是這樣的嗎?只不過有些東西我們看不見或者忽略了而已。”
長秋前邊說的很感人,但后面卻有些幽怨了。
馬浩宇聽完心中一震,走到了一旁敲了幾下,一個天文望遠鏡出現。眼中是一條大魚在太空中緩慢地游動著,點點微光穿過空間和時間,照耀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