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兗州被襲
話說曹操擊潰追來的曹豹后,認(rèn)為已無后顧之憂,放心前行,卻不料被吳凡領(lǐng)兵再度追襲。雖然損失不大,卻是讓他心里恐慌不已,心想幸虧吳凡騎兵不多,若是他有二三千騎兵追來,那自己只怕就會潰不成軍了。
他讓人把負(fù)責(zé)殿后的曹洪找來,卻才發(fā)(fā)現(xiàn)(xiàn)曹洪已失蹤,還是有看到的兵士說起曹洪已經(jīng)(jīng)被敵兵擒去了,曹操才長嘆一聲道:“吳文奇知我啊,知道我擊潰了曹豹,必不會再防他來追,子廉被擒,亦是我之過。不過我料想,子廉雖然被擒,文奇必會善待,應(yīng)該很快就會放回。”
“我所想與將軍亦同,文奇心存善念,雖易怒而不濫殺。”戲志才策馬走在曹操身旁,“子廉于他有贈馬之情,且他與將軍為敵,乃因其為徐州之人,將軍雖攻徐州,卻未濫殺徐州之民。如今他擒得子廉,必以此為契機(jī),欲與將軍議和。”
曹操轉(zhuǎn)(zhuǎn)頭看了志才一眼,呵呵一笑:“志才果然亦是知文奇之人,那你說,如若文奇真欲與我議和,我是允還是不允?”
“必須要允。”戲志才回道,“如今張孟卓與陳公臺背叛將軍,暗迎呂布襲奪兗州,將軍當(dāng)前急須平定兗州,又如何不與徐州相和呢?而且,徐州如今有文奇與劉玄德在,將軍覺得,還能攻奪下徐州之地嗎?”
曹操點頭稱是:“唔……志才所言甚是,文奇雖然亦是背叛于我,卻是于我身前呼名而射。如今公臺與孟卓,卻是于我背后偷襲,枉我與孟卓相知多年,曾經(jīng)(jīng)那么信任于他,我真想不通孟卓為何會背叛。”
戲志才援轡而行,望著前方,沉思片刻,方才對曹操言道:“將軍,據(jù)(jù)我所知,袁本初曾讓將軍殺張孟卓,將軍雖未應(yīng)袁本初之所請,但如今將軍兵盛,孟卓心中必自不安,其與陳公臺同迎呂布,也就不難理解了。”
“那陳公臺又為何要背叛于我?”
“陳公臺此人,心氣較高,將軍待之雖厚,其心卻未能滿足。呂布勇而無謀之人,若其得了兗州,必將倚重公臺,此乃公臺叛將軍之因。”
“唉……也不知兗州如今情況如何,文奇曾言,陳宮與張貌將迎呂布奪兗州,他是如何知道的呢?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呀。”
“我也一樣始終未能得其解,看來文奇此人,知人之術(shù)勝我百倍呀。”
二人沉默不再言語,隨著大軍向前行進(jìn),此時他們已經(jīng)(jīng)進(jìn)入兗州濟(jì)陰郡內(nèi)(nèi)。
遠(yuǎn)處一匹快馬奔來,到了曹操馬旁停下,是一位斥候,向曹操稟報道:“稟將軍,兗州如今唯有鄄城、東阿,范縣三城未叛,其余郡縣皆已叛。另外豫州刺史郭貢曾率三萬大軍到鄄城城下,荀司馬出城相勸,郭貢已率大軍前往汝南剿討黃巾,呂布如今屯兵在濮陽。”
曹操向斥候揮了揮手:“知道了,再探再報。”
斥候應(yīng)諾而去。
“僅存三城未叛……如若說文奇能猜到陳宮與張貌欲迎呂布叛我,那他又是如何猜到僅存三城未叛的呢?他有這么神嗎?此人深不可測,看來真是不可再與他為敵了。”
曹操自言自語著。
戲志才此時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只是在旁邊坐在馬上默默走著。
行出沒多久,只見后面一騎追來,到了眼前才見到是曹洪。
曹操忙停下馬,看了曹洪一會,才大笑問道:“子廉,你真的回來了?”
曹洪滿臉羞愧,下馬向曹操跪拜:“將軍,我……我……文奇放我回來,還有一封書信讓我交與將軍。”
曹洪說著從懷中掏出書信,交給曹操。
曹操展開布帛細(xì)看,不由大喜,果然與自己所料不差,而且,總算與文奇化敵為友了,可以安心地回兗州平叛了。之前還有點擔(dān)心徐州會趁此機(jī)會來攻奪兗州,若是沒有了吳文奇,陶謙實在是翻不起什么風(fēng)浪。
“子廉,起來吧,被文奇所擒,你并未丟臉,是我低估了他,這是我的責(zé)任,以后,我還想讓你與他多多交往呢。”
曹洪也不管曹操這是不是安慰自己的話,反正事情已經(jīng)(jīng)發(fā)(fā)生了,他也只能去面對,起身后拍馬隨在曹操身后。
曹操率領(lǐng)大軍先回到鄄城,與荀彧等人相見后,才率兵去攻打屯在濮陽的呂布。
圍住濮陽之后,濮陽城中田姓大族派人垂城而出,與曹操議定,其在城內(nèi)(nèi)攻開城門,曹操再率兵攻入。
待城中田姓攻開城門,曹操親率人馬攻入城內(nèi)(nèi),入城時曹操吩咐燒掉城門,表示自己不奪下濮陽絕不出城之意。
可是他沒想到自己的青州兵,被呂布的騎兵一沖,頓時潰不成軍,曹操無奈也只得突火而出。被呂布的騎兵追到,問他是不是曹操,他指著前面一馬道:“前面騎黃馬者便是曹操。”
呂布的那名騎兵便棄他而去追騎黃馬者了。
而在此時,豫州刺史郭貢率領(lǐng)三萬大軍,去汝南剿討何儀劉辟等黃巾,只是他與黃巾交戰(zhàn)(zhàn)兵敗,自己也戰(zhàn)(zhàn)死。
徐州的陶謙得知郭貢戰(zhàn)(zhàn)死的消息,立刻上表推薦劉備為豫州刺史。
其實此時劉備上任豫州刺史,還不如曹操當(dāng)初得兗州牧還要正當(dāng),畢竟曹操接任兗州刺史是有兗州諸人相迎,而劉備的豫州刺史,卻只是陶謙一表而已。
也因此呢,劉備未在譙縣治政,而是屯兵在沛縣。
陶謙此舉也算是既安置了劉備,又為自己找了一個守護(hù)徐州之人,如果曹操再率兵來攻,那他必會先攻沛縣,再攻徐州。
雖然此時的豫州汝南和穎川都被黃巾所占,劉備當(dāng)上了豫州刺史,只是掛了個名而已,沒有多少實質(zhì)(zhì)的權(quán)力。但是掛著名也比什么都沒有強(qiáng),劉備也考慮著憑自己的實力,等剿滅了汝南和穎川的黃巾,自己便如曹操一樣,算是真正的豫州牧了。
劉備移兵沛縣,曹操又已退兵,陶謙便命吳凡留下張武屯兵彭城,自己回東海。
臨行前,張武和曾羽都圍著吳凡道:“此次回去,陶將軍必定會任吳校尉為將了,我們這些人服氣吳校尉,希望以后仍然是受吳校尉所統(tǒng)(tǒng),我們就在彭城等著吳將軍回來。”
吳凡笑笑,他心里也覺得自己此次守住彭城,又追擊曹操得勝,怎么也能提升為將了。但還是沒有表現(xiàn)(xiàn)出來,只對張武等人道:“是否提為將,那也得回去才知道,你們留在彭城,記住一定要守住彭城,不管敵軍多少萬人馬來都不要怕。只要你們對城中百姓好,到時百姓們便會與你們一起守城。”
曾羽笑道:“彭城的百姓只認(rèn)你吳郎,不認(rèn)我們啊,我們還是等著你回來帶領(lǐng)我們守彭城好了。”
吳凡又向張武他們交待了一些事情,便帶著二十騎回郯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