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殿下!”常晴喚了他一聲。
還好,他停了。
李泰撩起眼皮不緊不慢地看過來。
“魏王殿下!關于那件案子,小女取得了一些進展,能否容許小女進入府中再做一次詳細調查?”常晴開門見山說道。
常晴想,可能是話里“進展”這個詞吧,李泰轉過來的目光在她身上停了一會兒,隨后對著旁邊一個年齡稍長一些的小宦官揚了下下巴。
李泰可能確實是心情不好,人不太在狀態,都沒說要聽聽常晴所說的案子的進展具體是什么就撩動衣擺跨進門檻。
行啊!管他聽還是不聽,讓她進去調查就行,常晴目光轉向剛剛那個小宦官,這刻他已經操著手走到了自己面前。
“晴姑娘,這邊請!”他輕聲細語朝著門那邊攤了下手。
晴姑娘,看來這個跟隨李泰的小宦官是認識自己,常晴對他笑笑微微彎身行禮致謝。
豪宅常晴雖然見過不少,但李泰的魏王府著實要氣派的多,碧瓦朱甍,石橋假山,水流瀑布,面積大,裝修豪,憑借他父皇獨一無二的寵愛,他這銀子確實也是敢花。
常晴沿路打量著魏王府的布局,當然,她不是在觀景,而是在觀察這里有沒有什么明顯的漏洞。
據這個小宦官說八駿圖在被魏王李泰拿到芙蓉園以前一直存放在魏王府的藏書閣,常晴隨著他正朝著那邊走著,這時一個打扮得十分嬌媚的女人沿著另一條曲徑朝這邊走來。
與他們相遇,她絲帕掩嘴輕笑了一聲,“呵!姜公公,這姑娘是誰啊?”她說著話,就像是要在常晴身上找什么閃光點一樣底上下打量了打量常晴。
“回稟趙孺人,這位是奉王爺之命入府調查一樁案子的晴姑娘!”小宦官拱手施禮應道。
孺人,這么說這女人是李泰的一個妾室,出于禮節,常晴對著她禮貌地淺施一禮。
“案子?什么案子?”也不知道是不是魏王府從來沒發生過類似事情的關系,這個樣貌分外出眾的女人顯然對這個更感興趣,她目光轉過去好奇問道。
“是一樁盜竊案!”小宦官一看就跟了李泰很久,自然知道話怎么說,他如是回道!
“盜竊?”那女人眼睛一亮,追問:“什么東西丟了?”
“這個奴婢還不能說!”畢竟主子有交代,小宦官拒絕的話說的也夠直接。
趙孺人面色細微一變,顯然是對這個小宦官跟自己藏著掖著有點不滿,不過眼下她不好說什么,只能斜了他一眼,然后看著對方再次施了一禮后繼續朝前走去。
常晴隨著那個小宦官重新邁開腳步,可能案子懸而未決,在她眼里誰都有可能是嫌犯的關系,她轉頭又多看了一眼那個姿態妖嬈的女人。
與其它王府不同的是魏王府下設可以招賢納士的文學館,由于得到了太宗皇帝更多的重視,因此這里的安全保衛工作明顯要做的更勝一籌,幾乎隨處可見的侍衛,可以這么說,這里絕對什么都丟不了,既然如此,八駿圖到底是怎么沒的呢?
李泰說畫是他親自帶過去的,而芙蓉園里眾目睽睽之下,相關的人又沒有那個作案時間和能耐,如此說來一幅名畫就那么憑空消失還真就見鬼了!
魏王李泰是一個文學素養很高的人,酷愛書畫,由于藏書眾多,因此魏王府一共設立了三處藏書閣專門存放書籍字畫,其中一處可以對外,也就是說府內儒士可以進去翻閱,而之前存放八駿圖的那處藏書閣正好與之相反,因為藏書大都是比較名貴的孤本,因此屬于李泰專用的私人藏書閣。
門口兩側的侍衛腰間懸劍肅穆而立,常晴看了看他們,隨后問:“他們是晝夜輪替的么?“
小宦官操著手向前走了一步恭敬應了一聲,“是!”
“多久輪一班?”
“兩個時辰!”
常晴點了點頭,隨后抬腿邁上面前的臺階,她先是上下看了看這扇厚重的門,再又走向一側查驗了查驗窗,這么說吧,這樣的門窗若是鎖好關好,再加上外面的守衛是不可能有飛賊潛入的!
常晴轉身重新回到門前,門上并沒有上鎖,她問了一句,“我進去看看沒問題吧?”
小宦官微微躬身含笑道:“沒問題!晴姑娘請進!”
話說這么重要的地方他不用跟他們家王爺請示一下么?可能這就是貼身隨從吧,總是能想主人之所想,所以才會得到主人如此這般絕對的信任。
常晴伸手推開門,提起裙裾跨進門檻,她轉圈打量了一下,這間藏書閣的布局有點像學校里的圖書閱覽室,一側一排排的擺放著很多書架,而另一側,也就是剛剛那扇窗的旁邊是一張很大的桌子,上面放著筆墨紙硯和少許幾本書。
常晴走過去看了看,鎮紙下面還壓著一幅沒寫完的字,看樣子李泰似乎時常都會出入這里,或是看看書,或是練練字什么的,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里也算是他閑暇時滿足興趣愛好的另一間書房。
常晴轉過頭,靠墻一側的邊幾上放著原本盛放八駿圖的那個黃花梨木木盒,只是現在八駿圖不知所蹤,只有那個空盒被從芙蓉園拿回來空蕩蕩放在那兒,現在想來李泰也確實應該挺生氣的!
“八駿圖之前一直放在這兒是么?”常晴走過去上下打量打量眼前的這個雕花木盒。
“是!王爺擔心拿到別處有可能會被損壞,所以想看的時候都是在這兒!”
“那天是王爺親自把它從這里帶出去的?”常晴接著問。
“是!”
常晴不得不注重每一處細節,又問:“你親眼看見的?”
那小宦官聽聞視線從那個木盒轉向常晴的臉,可能是在尋思她怎么會不相信自己,略微停頓,他回了一句,“是!奴婢親眼所見,王爺在欣賞完那幅畫以后又把它重新收好放了回去!”
“除了公公您,當時還有其它他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