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大人好不容易來到了皇后與太后的宮殿,進見了兩位。
“兄長,今日為何來此。”
“妹妹,我今日是為李義真李大人而來的。”
“李義真大人不是已經讓陛下打入大牢了嗎?”
“是的,不過不是李大人而是丞相他們來的,希望我來讓妹妹您勸勸皇上讓李大人戴罪立功。”
“哦,原來如此。”
“這樣,我可以勸勸陛下,但只可說一試,無把握成功。”
“好好好,這樣就可以了。”
而太后宮殿中也傳來了這樣的消息,在他們找人前來救李義真時,想要和親的魏大人與秦大人一起去找了陛下。
“魏大人,秦大人陛下有請。”
“參見陛下。”
“起來吧。你們來此何事。”
“陛下我希望嚴懲李義真大人。”
“為何。”
“陛下,您也知道大旱帶來的饑荒讓國家貧窮,可不能再來戰爭。”
“陛下,是啊承受不起,國承受不起,民也承受不起。”
“那為什么一定要懲罰李義真了。”
“馬國聽說李義真反對和親暴怒,必須嚴懲,否則后患無窮。”
“好了,我先想想。”
第三天,早朝時陛下把此事告訴諸位大臣讓他們拿出主意。
過了一會兒,陛下說:“那就讓李義真去南海當總督吧。”
“希望陛下讓李大人去邊疆立功。”
“邊疆太混亂了,而且馬國他們也在邊疆,太過危險,還是去南海吧。立功后過兩年再回來。”
“是,陛下。陛下圣明。”大臣們齊聲說道。
退朝后,丞相又來了一趟大牢,告訴了李義真這些消息,告訴李義真他將要去南海擔任總督,可以回去了,李義真聽說這些事后,也準備回家中告別。
剛過上午不久,大牢門又重新打開了,李義真又被放了出來,李義真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不知道這個朝代是否如這個太陽一樣正光芒萬丈。
李義真回府休息了一下,就來了一群好友,他們來到這是為了慶祝李義真完美度過危險。
“恭喜李大人轉危為安。”
“何安之有。”
“大人,現在雖是戴罪之身,但實際上已經安全了。”
“不不不,但是我上書的事卻沒有成功,何喜之有。”
“這這這,不過人沒事就好。”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李義真上書反對和親的政策并沒有通過,皇上依舊要和親,把公主遠嫁馬國,和親政策依舊在推行。
“陛下不知道這么想的,不是最疼愛九公主嗎?”
“不怪陛下,現在邊關戰事緊張,大旱剛過。”
“這是老天爺不開眼啊。”
“好了好了,現在大家都相安無事,說些高興的事。”
“好,喝酒。”
一群人在喝酒,魏大人和秦大人也在準備和親一事,并與馬國商量和親事宜的準備條件,希望萬事不出紕漏。
第二天,李義真就帶著禮物去了丞相府,見過丞相謝丞相救命之恩,丞相說:“此事你更要感謝李大人。”
“哦,李大人。”
“是啊李大人可是為你出了不少力,還有萬大人與夏大人替你去找了皇后與皇太后,要不是她們求情,你說不定早已經死了。”
“多謝,丞相大人告知。”
“好了,我們就談到這,明日你就回鄉見見妻子吧。”
“是,大人。”
李義真離開了丞相府,回家讓人拿了一些禮物,就去了李大人府中,“有失遠迎,李大人光臨寒府。”
“不敢,我是為感謝李大人救命之恩。”
“小事而已,一筆寫不出兩個李字。”
“非也非也,李大人若有事來尋義真,義真當涌泉相報。”
“沒事沒事,你如果想要感謝就去夏大人與萬大人府邸吧。”
“好,我馬上就去。”
“去吧。”
李義真離開了李府,又去了夏府與萬府感謝一番。
第二日早晨,李義真就帶著人駕著馬車離開了京都,回到江中老家,一路上看見了路上常常會有饑民,百姓貧困潦倒,真是可嘆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可是,這一切的一切沖擊著李義真的大腦,讓他不知道該如何解決此事,也不是他能解決此事,這是一個時代的過錯不是凡人可以解決的事。
車行五日李義真來到江中老家,李義真來到江中李府江中。
“爹爹,爹爹回來了,娘,爹爹回來了。”
李義真的妻子正在洗衣服,聽見了她的兒子的喊聲,剛準備說喊什么了,就看見了李義真的身影。
“義真,你回來了。”
“是啊,我回來了。”
“此事回來,呆幾日。”
“待家中十日,過后不久就要去南海擔任總督了。”
“南海,那么遠嗎?”
“是啊。”
“大哥大哥你回來了嗎?”
人還沒有到聲音就已經出現了,這個人就是李義真的弟弟李義勇,還有張大哥,張文順張大哥兩人一起來到這了。
“大哥,你回來了,是不是有什么戰爭發生了。”
“對啊,張大人。”
“沒事,沒事,陛下讓我前往南海擔任總督。”
“為什么大哥你這怎么變成南海總督。”
“是啊,張大人怎么貶職了。”
“我上書進諫希望陛下收回和親政策,可是失敗了。”
“和親?”
“現在形勢已經這么危急嗎?”
“是啊,大旱之后,邊關戰事緊張,只好與馬國和親。”
“那大哥你明明知道,為什么還上書了。”
“第一,我反對和親。第二,我希望我們國家君王死社稷,而不是用女人來求來平安。”李義真嘆氣說道。
“可惜是永遠不可能的。”
“唉。”
“那么大哥你去南海把張大哥帶著,一來保護你的安全,二來也可以立下大功。”
“那你了。”
“我在家保護嫂子與桓兒,希望桓兒像你一樣。”
“嗯,好吧。”
“待我去南海時就帶著張大哥。”
“是,張大人。”
“多謝,張大哥,麻煩您了。”
“是下屬本分。”
“好好好,那我們就喝一杯吧。”
“行,我去準備飯菜。”
“謝謝大嫂。”
“沒事。”
婉瑩就自己去準備一下下酒菜和食物了,中午幾人喝了些酒,準備小歇一會。
婉瑩把李義真洗漱了一下,就放到床上,剛蓋好被子,剛準備出去,李義真酒醒了,他對婉瑩說:“謝謝你,婉瑩。”
“我們本是夫妻,何須如此客氣了。”
“要不是因為我,你也不會受這么多苦。”
“過去的都過去吧。”
“要不是你在操持著這個家,這個家說不定已經要散了。”
“沒事。”
“我依舊要謝謝你。”
“沒事,你是要當大人物的人。”
“什么大人物,不過是一個被貶官的小嘍啰。”
“在我心中你是有堅定信仰的巨人,是個英雄。”
“那我就很滿足了。”
李義真又睡了過去,婉瑩笑了笑,端著水盆離開了房間。在家中的日子十分舒坦,李義真放下了官場上的心機與謀略,成為了一個平凡的父親,明白了自己的使命,不忘初心,不如始終,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這一句話成為了李義真一生做人的寫照。
“馬車已經在外準備好了。”下人來到了李義真的身邊說道。
“我該走了。”李義真對婉瑩說道。
“去吧,到那寫一封信回來,好好照顧自己。”
“沒事沒事,沒有危險。”
“好,好。”
李義真上了馬車離開了家中,去往南海,婉瑩在后面望了又望,直到看不見馬車的身影,才回到家中。
“大嫂,那我也先回家中,有事叫我。”
“好了,義勇你把你大哥帶回來的酒帶走喝,我們娘倆也不喝酒。”
“好嘞,謝謝大嫂。”李義勇高高興興的帶著酒離開了李義真的家中。
李義勇回到了自己的家中,他看了看自己家中的盔甲,他依稀記得這件盔甲是他剛剛成年時他大哥讓人送給他的,他穿上盔甲為大哥征戰沙場,百死不還。
“虧待了你啊。”李義勇撫摸著盔甲。
咣當咣當,李義勇聽見門口有聲音,他拿起了剛放在桌上的酒,搖搖晃晃的離開了房間來到外面,他對著他的妻子說道:“這是我從大哥手中拿回來的酒,好酒。”
“行行行,好酒,你先放著以后再慢慢喝。”
“你怎么沒和你大哥離開了,你不是最喜歡打仗了。”
“大哥剛剛得罪了和親派,又被派去南海,路途遙遠,我就在家守護著大嫂母子安全。”
“好,全都隨你。”
在他們談話中,李義真正在去南海的路上,而和親派也在準備嫁公主的事宜,當李義真在路上十天之中,皇帝把九公主嫁給了馬國大皇子。
等到李義真到了南海,他收到了幾位大人的信,信上記載了嫁公主的事情經過,和詳細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