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遠(yuǎn)(yuǎn)城方面:
朱元璋準(zhǔn)(zhǔn)備招兵買馬。
朱:各位弟兄,我要在定遠(yuǎn)(yuǎn)城組建一支王師。
朱:那么要組建一支王師要先從哪里開始呢?
朱:咱們就從建立的嚴(yán)(yán)格的軍紀(jì)(jì)開始。
朱指了指徐達(dá)(dá)和他拿著的文書。
朱:徐達(dá)(dá),念!
徐達(dá)(dá):是,上位!
徐:上位親自制定的軍紀(jì)(jì)如下:
1.延誤軍紀(jì)(jì)者,斬!
2.掠奪民財(cái)(cái)者,斬!
3.臨陣脫逃者,斬!
4.亂殺俘虜者,斬!
徐達(dá)(dá)合上文書,向朱元璋作揖。
徐:上位,你讓在下宣讀的文書已經(jīng)(jīng)讀完,下一步,請(qǐng)(qǐng)上位指示。
朱元璋用手示意徐達(dá)(dá)退下。
朱向前跨了兩步,昂首挺胸。
朱:各位兄弟,軍紀(jì)(jì)都聽到了吧!
朱用力拿起桌上的血水。
朱:各位,請(qǐng)(qǐng)拿起手中裝著血水的碗。
2萬(wàn)(wàn)個(gè)(gè)兄弟紛紛拿起裝著血水的碗。
朱:歃血為盟,干!
所有兄弟:干!
喝完后,所有人都把碗往地上一摔。
就這樣,朱元璋打下定遠(yuǎn)(yuǎn)城后,便組建了一支2萬(wàn)(wàn)人的王師。
幾天后。
小兵:報(bào)(bào)!上位,門外有一位先生,名叫李善長(zhǎng)(zhǎng),定遠(yuǎn)(yuǎn)人士,多次科舉不中,但想求見上位,說(shuō)(shuō)是毛遂自薦,還說(shuō)(shuō)有平定天下的策略,不知是否讓他進(jìn)(jìn)來(lái)(lái),請(qǐng)(qǐng)上位示下。
朱:來(lái)(lái),有請(qǐng)(qǐng)李先生!
小兵:是,遵命!
不一會(huì)(huì)兒,李善長(zhǎng)(zhǎng)進(jìn)(jìn)來(lái)(lái)了。
只見李善長(zhǎng)(zhǎng)穿著一件書生的白馬卦,白靴子,一副書生模樣。
李善長(zhǎng)(zhǎng)上前打量了一下朱元璋。
李心中暗道:原來(lái)(lái)上位長(zhǎng)(zhǎng)這般模樣。
過(guò)了幾分鐘后。
李善長(zhǎng)(zhǎng)作揖。
李:李善長(zhǎng)(zhǎng)見過(guò)上位,上位魁梧的體魄,真乃當(dāng)(dāng)世豪杰也!
朱:不敢不敢,元璋功德淺薄,不敢妄自稱尊。
朱元璋舒了一口氣。
然后緊接著說(shuō)(shuō)。
朱:來(lái)(lái)啊!給李先生賜座!
小兵:遵命!
不一會(huì)(huì)兒,小兵就給李善長(zhǎng)(zhǎng)搬了一把椅子。
李善長(zhǎng)(zhǎng)書生氣意發(fā)(fā),緩緩坐下。
朱元璋笑了笑道。
朱:聽聞李先生毛遂自薦,并帶來(lái)(lái)一個(gè)(gè)平定天下的方略,元璋懇請(qǐng)(qǐng)先生賜教!
李善長(zhǎng)(zhǎng)看了看朱元璋,然后邊比劃邊說(shuō)(shuō)道。
李: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
朱元璋看了看李善長(zhǎng)(zhǎng),小聲地嘀咕道。
朱: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
李:對(duì)(duì)!
李善長(zhǎng)(zhǎng)開始解釋這九個(gè)(gè)字。
李:所謂高筑墻,就是腳下有一片根據(jù)(jù)地,背后有一座城池,然后穩(wěn)(wěn)步地向前推進(jìn)(jìn)。
朱元璋點(diǎn)(diǎn)了點(diǎn)(diǎn)頭。
李:所謂廣積糧,就是作戰(zhàn)(zhàn)打仗,戰(zhàn)(zhàn)馬不能打一仗就少一匹,錢糧打一仗就少一車,要積累錢糧戰(zhàn)(zhàn)馬,這樣才能保住軍隊(duì)(duì)的補(bǔ)(bǔ)給。
朱元璋仍然點(diǎn)(diǎn)了點(diǎn)(diǎn)頭。
李:緩稱王,就是如今稱王稱帝的太多了,隨便打下幾個(gè)(gè)城池就可是稱王稱帝,腳下的地盤還沒(méi)扎實(shí)(shí),就開始貪慕虛榮,貪圖享受,最后都兵敗致死了。所以上位,不是不稱王,而是緩稱王,稱的越緩越好,
這樣對(duì)(duì)上位打江山非常有利!
李善長(zhǎng)(zhǎng)突然站了起來(lái)(lái),向朱元璋作揖道。
李:這是在下獻(xiàn)(xiàn)給上位的平定天下的方略,不知上位覺(jué)得如何?
朱元璋拍了拍手道。
朱:好!先生說(shuō)(shuō)的實(shí)(shí)在實(shí)(shí)在是太好了!李先生,我想讓你做我軍的軍師,不知意下如何?
李:樂(lè)意之至!
于是,李善長(zhǎng)(zhǎng)便成為了朱元璋的軍師。
朱元璋和李善長(zhǎng)(zhǎng)的這次談?wù)摮蔀槔^隆中對(duì)(duì)后有一個(gè)(gè)大會(huì)(huì)議。
意義重大。
朱元璋自白:十多年后,等到自己建立大明王朝了,才真正領(lǐng)(lǐng)略到這個(gè)(gè)方略是多么的正確并且無(wú)(wú)懈可擊!
另一方面,濠州城。
元廷這次出動(dòng)(dòng)了20萬(wàn)(wàn)的兵力準(zhǔn)(zhǔn)備攻打濠州城。
與此同時(shí)(shí),郭子興正在做誓師大會(huì)(huì)。
郭:各位兄弟,此次元廷派出了20萬(wàn)(wàn)大軍準(zhǔn)(zhǔn)備攻占濠州城,我們別無(wú)(wú)選擇,必須跟他們拼了!
郭子興舉起手里的大刀高喊道。
郭:我們與元廷決一死戰(zhàn)(zhàn)!必勝!
下面各兄弟高喊:決一死戰(zhàn)(zhàn),必勝!必勝!必勝!
突然一個(gè)(gè)小兵來(lái)(lái)報(bào)(bào)。
小兵:報(bào)(bào)告郭大帥,元軍已經(jīng)(jīng)在城外5里外。
郭:知道了,再探!
小兵:遵命!
郭子興指著城門大喊道。
郭:開城門!
小兵:是!
城門緩緩打開,郭子興舉起大刀,喊道。
郭:15萬(wàn)(wàn)兄弟,沖啊!
就這樣,郭子興率領(lǐng)(lǐng)15萬(wàn)(wàn)義軍沖出城門與元軍拼命。
可就在兄弟們?cè)⊙礆⒅H,突然沖出15萬(wàn)(wàn)元軍伏兵,這15萬(wàn)(wàn)元軍伏兵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沖殺義軍。
義軍慘敗,義軍大帥郭子興也在突圍時(shí)(shí)中箭而亡。
就在元軍將要攻打濠州城時(shí)(shí),突然接到元廷的指示,要元軍退守金陵城。
濠州城暫時(shí)(shí)戒嚴(yán)(yán),但是義軍用于此次戰(zhàn)(zhàn)役的慘敗,由之前的15萬(wàn)(wàn)銳減至5萬(wàn)(wàn)人。
郭子興戰(zhàn)(zhàn)死后,天下義軍之共主小明王任命郭天敘接任大帥位置,繼續(xù)(xù)抗擊元軍,而朱元璋為副帥。
一個(gè)(gè)月后。
郭天敘得到情報(bào)(bào),說(shuō)(shuō)是元軍正在圍剿浙江的方國(guó)(guó)珍,此時(shí)(shí)金陵城就是個(gè)(gè)空城。
金陵城是江南重鎮(zhèn)(zhèn),掌管大元朝廷東南五省的錢糧,稅賦,人口,郭天敘得到這個(gè)(gè)消息后大喜。
當(dāng)(dāng)天,立刻召開重要會(huì)(huì)議。
郭天敘:我的決定是,我率領(lǐng)(lǐng)5萬(wàn)(wàn)義軍去偷襲金陵城,副帥朱元璋2萬(wàn)(wàn)兵馬駐守在定遠(yuǎn)(yuǎn)城,不得有誤!
在座的各位齊聲喊道:遵命!
3日后,郭天敘率大軍出發(fā)(fā)了。
2天后,定遠(yuǎn)(yuǎn)城。
朱元璋在和徐達(dá)(dá)還有湯和討論這件偷襲金陵城事情。
朱:我一直覺(jué)得這件事有點(diǎn)(diǎn)蹊蹺,你說(shuō)(shuō),金陵城怎么說(shuō)(shuō)也說(shuō)(shuō)江南重鎮(zhèn)(zhèn),元軍為什么會(huì)(huì)突然去圍剿浙江的方國(guó)(guó)珍呢?萬(wàn)(wàn)一金陵城有什么閃失?
徐:難道情報(bào)(bào)有誤?
朱:我總覺(jué)得這件事太突然。
這時(shí)(shí),跑進(jìn)(jìn)來(lái)(lái)一個(gè)(gè)小兵。
小兵:報(bào)(bào)告副帥,前線來(lái)(lái)報(bào)(bào),大帥郭天敘率軍行至黑石磯時(shí)(shí)遭到了不下于七,八萬(wàn)(wàn),而且元軍將金陵城里的守軍及所有城內(nèi)(nèi)能調(diào)(diào)用的軍隊(duì)(duì)都在圍攻大帥,請(qǐng)(qǐng)副帥速去救援!
朱元璋穿好盔甲。
然后,朱元璋對(duì)(duì)部下命令道:命令全軍立刻出發(fā)(fā)!此時(shí)(shí),我們只能攻占金陵城,那樣元軍失去補(bǔ)(bǔ)給就會(huì)(huì)軍心大亂,然后我們?cè)儷霰M(jìn)(jìn)攻元軍!
部下齊聲道:遵命!
于是,朱元璋率領(lǐng)(lǐng)2萬(wàn)(wàn)王師進(jìn)(jìn)攻金陵城,金陵城被朱元璋攻占了,這一座名所被朱元璋所得,朝廷大驚,天下義軍也紛紛側(cè)(cè)目,都把朱元璋當(dāng)(dāng)成一個(gè)(gè)大敵來(lái)(lái)對(duì)(duì)待。
朱元璋得了金陵城后,立刻做出部署。
1.立刻肅清城內(nèi)(nèi)敵人。
2.張榜安民,穩(wěn)(wěn)定人心。
3.分兵部署,防止元軍反撲。
所有的部署都布置好后。
朱元璋立刻派徐達(dá)(dá)率一支精兵攻擊元軍,并告知他如果元軍勢(shì)(shì)大,玩不可戀戰(zhàn)(zhàn)。
徐達(dá)(dá)得令。
一段時(shí)(shí)間后。
徐達(dá)(dá)凱旋而歸。
徐達(dá)(dá)上前一步,向朱元璋作揖。
徐達(dá)(dá)緊接著向朱元璋報(bào)(bào)告戰(zhàn)(zhàn)況。
徐:報(bào)(bào)告上位,此戰(zhàn)(zhàn),我軍重創(chuàng)(chuàng)元軍,元軍退往東南方向,大帥郭天敘不幸陣亡了,其手下義軍從之前的5萬(wàn)(wàn)人銳減至1萬(wàn)(wàn)人,可謂損失慘重,報(bào)(bào)告完畢。
朱元璋悲傷地低下了頭,眼淚掉了出來(lái)(lái)。
然后,朱元璋下令全城為大帥郭天敘服喪三日。
五天后,天下義軍之共主小明王的旨意已到。
授予朱元璋江南平章政事。
至此,實(shí)(shí)際上是確立了朱元璋在全軍的領(lǐng)(lǐng)導(dǎo)(dǎo)地位,也為日后的大勝利奠定了基礎(chǔ)(chǔ)。
另外,由于金陵城的各方面的優(yōu)(yōu)勢(shì)(shì),朱元璋的兵馬發(fā)(fā)展到15萬(wàn)(wàn)人,再加上在濠州城,定遠(yuǎn)(yuǎn)城,常州城,再算上周邊后來(lái)(lái)又攻下的大小城池的兵馬,除去各城池的守軍,老弱病殘等外,主要兵馬發(fā)(fā)展為約20萬(wàn)(wàn)人。
當(dāng)(dāng)下,西邊的陳友諒,南邊的張士誠(chéng)(chéng),北方還有元廷半壁江山。
于是,朱元璋決戰(zhàn)(zhàn)陳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