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熊孩子長大了(求推薦,求收藏)
“臭小子,酒是好酒,不過你哪兒來的錢?”
“反正是干凈錢,具體的等晚上再告訴你們。”張向南不想現在就將退學的事說出來。
不然,可就不是這般父慈子孝的場景了,弄不好得來一場男女混合雙打。
張向南從小就是村里的孩子王,不管誰家小孩干了壞事兒,最后總能找到他這里,為此,張向南可沒少挨揍。
無論是老爸的皮帶、鞋底,還是老媽的晾衣架、搟面杖,都在張向南的童年記憶中占了很大篇幅,他可沒有重溫一下的想法。
這年頭,農村雖然不算富裕,但生活水平已經好了很多,早就通了電,有些比較富裕的家庭,家里已經有了彩電、洗衣機等電器。
吃的東西也好了很多,大魚大肉之類的雖然不是天天有,但也不那么稀奇了。
這頓飯,老媽準備的很豐盛,各種菜肴擺了整整一桌,不僅有常見的家常菜,還燉了一只鵝。
鵝雖然是普通家禽,每年家里都養,但都賣給收雞鴨的販子了,張向南還真沒吃過。
看爺爺奶奶還沒來,張向南偷偷夾起一塊放到嘴里,稍微有些老,肥瘦相間,豐腴彈牙,經過燒燜的過程,特別有滋味,肉質有嚼勁,有韌性和彈性,越吃越香。
張向南這段時間沒少到飯店吃飯,可還是覺得這道菜最合自己口味兒,忍不住就多吃了幾塊,吃得滿嘴流油。
過了不久,姐姐便帶著爺爺奶奶回來了,把爺爺奶奶扶到餐桌坐下,老媽也端著一盤拍黃瓜走進來,招呼大家趕緊吃飯。
除了老爸和張向南,其他人都不喝酒,有爺爺奶奶在場,老爸也不敢喝酒,便專心吃菜。
張向南家可沒有什么寢不言,食不語的講究,爺爺不停夸獎老媽做飯手藝好,其他人也跟著點頭稱贊。
爺爺奶奶上了年紀,吃了一點東西就說吃飽了,一起回前院去了。
爺爺走出家門,老爸這才敢給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邊喝一邊感嘆:“滋,這酒還真有勁兒!”
等到酒足飯飽,趁著姐姐收拾碗筷不在屋里,張向南拿出一萬元錢放到桌上,道:“爸,媽,我已經從學校退學了。”
老媽有些不敢置信:“什么?我沒聽清,你再說一遍?”
“我說,我退學了!桌上的錢就是我這個月賺的。”張向南重復道。
老媽拿起桌上的錢,在手中掂量了一下,啪的一下甩張向南臉上:“兔崽子,你這是皮癢了!”
老爸雖然一言不發,但手已經在解他的腰帶了,張向南趕緊道:“爸,媽,你們先別動手,聽我解釋呀!”
老爸把腰帶握在手里,揮了一下道:“解釋?還解釋什么,肯定是你在學校惹事被開除了!”
說完就要動手,張向南搶過老爸手中的腰帶,一把扔到一邊,沖著父母大喊道:“你們聽我解釋!”
老媽不知從哪摸出來一個晾衣架,正虎視眈眈的注視著張向南,張向南趕緊道:“那個破學校就是坑人的,根本就安排不了什么好工作,再說,我現在每月工資都有一萬多,還讀什么書啊!”
老媽將信將疑,道:“你說的是真的?這錢是你的工資?”
張向南剛要答話,老爸插嘴道:“放屁!就他這樣的,老板傻了才給他開那么高工資!”
說完,老爸就又要脫鞋,張向南趕緊攔住他,對老媽道:“我真沒撒謊,以后我每月交給你們一萬塊錢,錢總不會撒謊吧!”
老媽有些猶豫的道:“一個月交一萬?你這錢來路干凈嗎?”
“絕對干凈!你看,這手機就是老板獎勵給我的。想要別的證明也行,晚上省電視臺能看見我們公司的廣告。”
見張向南信誓旦旦的樣子,老爸也有些動搖,道:“你沒騙我們?”
張向南搶過老媽手中的晾衣架,扔到一邊,道:“爸,媽,你們知道什么叫彩鈴嗎?我們公司就是專門做彩鈴的,你別看我工資高,我們老板一個月能賺一百多萬呢!”
然后他又打來那堆禮物,道:“你們看這些東西,這都是我們老板買的,我在公司可受重視了。”
老媽審視的看著張向南,對他的話又相信了幾分,但還是問道:“你們老板憑什么重視你?”
“我會編笑話、講故事啊!做彩鈴得用這個。”說完,他撥了一個工作室員工的號碼,打開免提道:“聽聽,這個彩鈴就是我錄的。”
為了說服父母,他提前做了很多準備,包括提前準備了用自己聲音錄制的彩鈴。
這年頭,手機還是稀罕物,父母雖然不知道什么是彩鈴,但在他們眼中,手機和電腦都是高科技!
和高科技有關的,那也是高科技!
確認手機里正在講笑話的聲音,就是張向南之后,老爸興奮地一拍大腿,對著老媽道:“你看,我就說有人給我算過命,說我后半輩子享兒女福,你還不信!”
老媽白了他一眼,道:“這是我兒子有本事!關那臭算命的什么事兒!”
“兒子,以后你的工資交給媽,媽給你攢著娶媳婦,到時候咱們得好好挑挑。”
既然張向南說的都是事實,也就是說他一個月真有一萬塊工資,老媽覺得以他這歲數,手里拿著這么多錢不放心,便施展她老掉牙的騙術,想把錢要過去。
張向南馬上就能月入三百萬了,自然不把這點錢看在眼里,便應承道:“好,以后發了工資我就拿回來。”
“不用給我攢錢娶媳婦,媳婦我自己會找,保證漂亮得跟明星似的。這錢你們拿著花,想買什么就買什么,沒事兒養只小貓小狗,有空多出去轉轉,別種西瓜了。”
“種瓜怎么了?不種瓜怎么把你們姐弟倆拉扯大?臭小子,有了錢也不能忘本。”老爸教訓道。
“那就種點省事的,種西瓜太麻煩了,賺不了多少錢,還勞心勞力的。”張向南想讓父母輕松一點,自己有能力賺錢了,父母也該做些他們想做的事了。
……
見老爸老媽還在探討以后的計劃,張向南向老媽打了招呼,便和姐姐一起,拎著禮物出了門。
老張家在村里是個大家族,有很多長輩,所以他帶回來的禮物也很多,好在除了大伯家以外都住在一個胡同,不用拎著東西滿村亂竄。
等給長輩們的送完禮物,張向南便沒事做了,等到吃完晚飯,把廣告播出時間告訴父母,他便出門去找小伙伴們玩鬧。
他們這批玩伴有十幾個,小時候堪稱是村里的一害,雖然沒干過什么太和出格的事,但類似糞坑里放炮、追雞攆狗、下河抓青蛙、上樹掏鳥蛋、捅馬蜂窩之類的缺德事兒可沒少干。
童年時的很多快樂,等到長大時就再也感受不到了,即使是同樣的事情,也感受不到當初那種感覺。
就像夏天陰天的時候,他們會從家里跑出去,每人手里握著一根竹竿,跑到小河溝邊去打青蛙。
那時候有一種被他們叫做“氣蛤蟆”的青蛙,生氣時肚子會變得大大的,翻著肚皮浮在河面上。
這群熊孩子就專門撩撥它,看著青蛙大著肚子的樣子哈哈大笑,哪怕身上被雨淋濕,還是興致勃勃。
可當他成年后,偶爾回想起來,卻有些百思不得其解,這件事哪里有樂趣可言?
明明是很殘忍的事!
不知是被他們禍害的,還是環境變化的緣故,成年后他再也沒見過那種青蛙……
每當他抱起鍵盤,在網上譴責那些熊孩子時,心中都很慚愧,我TM原來也是熊孩子,只是長大了……
這群小伙伴如前世一般,都早早輟學了,有的在家里跟著父母種地,有的正準備去首都打工,還有的在學電焊、泥瓦匠等技術。
如果不出意外,小伙伴們的命運已經注定,作為普通的農家孩子,能改變命運的途徑很少,不外乎讀書、參軍入伍。
讀書的路已經斷了,留給他們的出路便只有參軍入伍。
參軍入伍不難,想要有所發展可就難了,像張向南前世的部隊,六千多人只有2個提干名額,要付出怎樣的努力才能脫穎而出?
所以,小伙伴們有很大可能,都會局限在村子里,按部就班的結婚、生子,然后不停循環下去。
張向南有心想改變他們的命運,但他目前有心無力,都是從小一起玩到大的,他太了解這群小伙伴了,都不是省油的燈。
聚會是在一個小伙伴家的老院子里,張向南拎了兩提啤酒過來,小伙伴們一邊喝酒,一邊回憶童年、暢想未來。
小伙伴們在一起免不了互相調笑,互相打鬧間,不知怎的提起了張向南捉蛐蛐的事。
那是張向南四五歲的時候,老爸老媽在瓜地里干活,把他放在一邊玩耍,他無師自通,學會了捉蛐蛐。
不知怎么的,他把一只蜜蜂看成了蛐蛐,一個飛撲就撲了上去,結果被蟄的哇哇大叫……
這件事讓張向南留下了童年陰影,別的小伙伴害怕的是蛇,他害怕的卻是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