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禪終于笑了一回,破天荒走出自己的房間,哪怕妖氣在身體里面翻滾,他也不在意。
“快起來!”
還沒等鳴禪反應過來。
遠處,一道光直奔鳴禪面門。
“你大爺,又他媽來了!”
金山眼睛尖,這不是天眼通,是身為狗妖的本能。
“壺天!”
老子收了你這把妖刀。
金山也沒想到,這紫色葫蘆真的將虛幻飛刀給收了進去。
“哈哈,成了!”
金山大喜!
“丟了葫蘆,不然危險!”
金山聽鳴禪一聲大吼,急忙大力扔出葫蘆。
只見葫蘆在半空中不斷膨脹,出現些許裂紋,一陣顫動。
“趴下!”
金山和葫蘆還有一絲聯系,這是要爆炸的節奏。
“轟!”
酒水成雨,葫蘆成煙。
“又是斬仙飛刀!”
錦繡是又驚又怕!
“不是斬仙飛刀……是柳葉金刀!”
鳴禪終于看明白,如果是斬仙飛刀,自己早就性命無存。
“我的葫蘆啊……”
金山的壺天法術,本就與葫蘆無關,用自己的肚子也一樣可以收天下萬物,前提是修為得夠高。
金山最心疼的是葫蘆,上哪里再找這么個牛氣沖天的葫蘆,如此賣相,再難找第二個,關鍵是里面的好酒.......
“柳葉金刀雖然霸道,可是終其一生,只能用三次,那人不會再來了。”
鳴禪抬頭一看,天眼通已經知道了個大概。
他長舒一口氣,既然金山肯皈依佛門,自然要和他講講規矩。
“既然入了佛門,你就要守戒!”
“什么戒?”
“一戒法,不得讓人知道你會法術!
二戒名,不得讓人知道你是妖!
三戒利,不得貪圖他人錢財!”
金山聽完,還好沒有讓自己戒色,這不就是低調點的意思嘛,好辦的很。
其實鳴禪也搞不明白,曾經無數次想著將金山降伏,他都不曾有半點皈依之心。
如今自己岌岌可危,他反而皈依佛門。
他萬萬沒想到,這是錦繡的功勞。
“我就叫金山,可不想被別人叫金大師,聽不慣!”
大師可不是什么好詞兒。
“六丁六甲,封山!”
錦繡為安全起見,扔出六張六丁六甲神符,十二個金甲神人,開始在寺廟周圍巡邏起來。
“早就該這么做了,師娘!”
金山擠眉弄眼的,錦繡反而羞紅了臉。
“不可胡說,壞了她人名譽!”
“我說師父,這怎么叫壞了她人名譽,我可拜得是兩個師父,錦繡也是我師父啊,不過為了區別一下,才叫師娘的!”
“你這張嘴……”
“好,既然你叫了我一聲師娘,我要將一身本領都教給你!”
錦繡聽鳴禪那句“她人名譽”,心里有氣,怎么就成了鳴禪口中的“她人”了。
“錦繡……你知道我不是那個意思……”
“金山,跟我學畫符去,什么時候畫出開光符來,什么時候休息!”
“師娘,是不是太著急了……”
“嗯?”
錦繡一瞪眼,金山只好很無辜的跟在后面。
畫符,金山當真不感興趣......
錦繡只是為了引開金山,好讓鳴禪祛除妖氣,她能看出來,鳴禪在苦苦壓制。
所謂打草驚蛇,有了十二金甲神人巡邏,多少多了幾分安全感。
剛開始金山覺得畫符就像畫畫,依葫蘆畫瓢就行。
結果學了一天,畫出來的開光符還是毫無靈氣,并不能開光。
“師娘,可否幫我買一些東西,否則鳴禪師父知道了,又要挨罵……”
“你這狗頭,什么時候怕過他……我看你是不愿意畫符,接著畫!!!”
法,名,利,都戒了,那豈不是沒了防身之本,金山準備倒騰出一些防身的寶物。
前世,自己就是此道的行家,否則高科技時代,如何能偷到眾多寶貝。
一想到此處,就后悔不已,早知道先變賣一些,這下好,人活著,錢卻沒了……
“就一副打鐵的家伙事兒,足夠了……”
錦繡還是第一次看金山如此低三下四求人,心思軟了下來。
“畫出十張開光符,我帶你到市場去變賣,你自己買了東西扛回來,鳴禪不讓你貪財,沒讓你不賺錢!”
“還是師娘對我最好了……”
“少拍馬屁……”
嘴上這么說,錦繡心里還是美滋滋的。
金山終于找到了當年高考的感覺,三天三夜,終于畫出十張合格的開光符。
“唉,符箓之道,也不簡單啊……”
“走,搬家!”
金山還沒反應過來,鳴禪突然冒出來這句話。
錦繡和他相處的時間最長,當然知道他說的是什么意思。
只見他口中默念口訣,整個凈業寺,縮小了無數倍,看上去就是個袖珍玲瓏寶塔。
腳下再也不是寺廟,只剩下荒蕪的空地而已。
“快走,晚了就走不了了!”
錦繡不再多話,也不收十二金甲神人,直接給三人貼上神行符,配合狂風符,轉眼已經消失不見。
只留下金山的紫色葫蘆碎片,躺在地上。
她們前腳剛走,就來了一波蒙面人。
“頭兒,這里沒有什么寺廟……”
“不可能……”
聽聲音是枯木,他撿起來地上的葫蘆碎片。
他在皇宮宴會上見過這個東西。
“撤……”
既然有了證據,也好向袁壽交代。
……
“卑職無能,又讓他們跑了……”
袁壽出奇的沒有生氣。
“跑得好,果然是天眼通,你繼續追殺她們,女的留下,其他的,殺無赦!”
“是……”
枯木捏了一把汗,還以為自己會受罰。
“回來!”
枯木不得不折回來。
“大人,在呢!”
“收集鳴禪大逆不道的證據,懂了嗎?”
“屬下明白……”
這已經不是修行者該做的事,自己如今成了帝王的走狗。
僅僅為了滿足皇帝陛下心中的美夢。
師父曾說,修道就是修心,現在的自己不過是朝廷鷹犬,早就沒了修行之心。
恐怕一生修為也難寸進。
吳二一死,他找劉瞎子算過,現世報!
再聯想之前種種,枯木不笨,心中也害怕。
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所伏也。
越是修道之人,越是敬畏天道,以枯木的修為,到頭來還是一捧黃土。
獵妖,殺鬼,迫害天下修士,什么事情沒干過,從來不問是非對錯,善惡黑白,這樣真的對嗎?
是不是也會惹來現世報?
說到底,枯木不光是怕死,更怕死后在地獄受罰,永不輪回。
無知者無畏,知道的越多,恐懼自然越大。
枯木決定去趟城隍廟,見一見陰司的地頭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