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曹操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如果他們此番能夠按照這個計劃來完全執行的話,則必然可以使董卓立時困守于洛陽城中。而這時他們對于董卓也不過就相當于甕中捉鱉的情況,想要即勢將其擒殺,不過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而即使是不主動去攻擊,也必然可以讓董卓被虛耗至死。
而對于曹操此番所提出的這套計劃,感覺上與前面所提到過的在大略上是沒有多少差別的,其戰略的主要核心便還是要借助于人多勢眾的優勢,來對董卓形成全面包圍的態勢,只是在具體的結構上多了一個由東路大軍這方來負責牽制呂布的重要節點。而這個計劃看著倒似乎還算不錯,但是曹操卻可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便是袁紹那方此時已被張楊和于扶羅及白波軍等部所牽制著,而袁術那方也被劉表給適時的從后方所牽制著,所以在戰略上這個方案目前是暫時行不通的。
而事實上曹操可能還忽略了一個關鍵的要點,便是他沒有將呂布實際所可以發揮的作用計算在內。而眼下的呂布在職位上還比較低,所統率的人馬也還不算很多,而一旦董卓將其職位再向上提升哪怕一個檔位,在可以統率更多人馬的情況下,其現實所能產生的后果將可想而知。所以,一旦按照曹操所說的這樣,將他們原本已集中的人力進行分開部署的話,則董卓那方就可以立時派遣呂布率張遼等人對他們進行逐個擊破。而再兼顧后勤補給方面的運輸與消耗壓力巨大的問題,這等于是將其自身原本的優勢給轉變成了劣勢,反而可能會是一種作繭自縛的做法。
因而張邈等人在經過一番仔細的商討考慮之后,便覺得曹操所提出的這個計劃雖然看著很是誘人,但在當前的這種境況下卻還是有一些個不大可行,因而就沒有即時采納他此番的設想與計議。而是時潁川那方的孔伷因為之前受傷過重,導致其當前只能臥病在床,而無法繼續對手下部眾進行指揮作戰,因而袁術那方便立時委任了駐軍在魯陽的孫堅來替代孔伷,成為了新的豫州刺史。
而盡管他們這方在經過一致的商討后認為這個計劃目前行不通,并表示他們現在的人數實在太多,軍中每日物資上的消耗十分巨大,以至于再過一段時間估計就不足夠供給使用了,曹操也同樣主觀的認為這只是拖沓的借口。所以曹操這邊就立時表示他們不過只是因為懼怕呂布,所以才不敢按照他的計劃去通力執行,不然這場戰事很快就可以結束,又哪里會有什么物資不足一類的問題。然后曹操又表示像他們這種膽小如鼠的家伙,他已恥之與他們為伍,且在說完之后他就自行帶著手下們離開了。
而由于眾人實在不能或者說不敢按照其所提出的計劃來執行,以至于曹操不得不被迫另外考量其它方面的可行方案。隨后他打算由自己來執行原本計劃中的局部方案,即先攻占敖倉蓄積兵馬這一部分,但因為手頭的人馬實在不足,所以便打算要與夏侯惇一起再去別處招募一些人馬前來。而后兩人便一路前往了揚州,并在揚州刺史陳溫及丹陽太守周昕那里獲得了四千多人馬的資助,但在往回走到龍亢這里的時候,卻由于害怕與呂布交戰的緣故,那四千多人里有大部分的都叛變逃跑了,而僅剩下五百來人還敢于繼續跟著他。
之后,曹操又帶隊來到铚縣和建平兩地,然后一路上斷續的又招收到了一千來人,隨后便帶著他們一起返回了滎陽。而就在其招募兵馬回程的路上,其族中在吳郡避難的曹休是時前來投奔,隨之便被曹操稱贊為其家族的千里駒,并使其在老家譙縣暫與次子曹丕在一起作伴,并順帶給曹丕作個貼身的護衛。
原本就在曹操覺得人數上仍然太少,還不夠實施計劃,且以為暫時沒有其它辦法可以再行作為的時候,卻忽然得到手下來報,說是一個叫劉備的中山靖王之后帶了二三百人前來投奔。于是,曹操頓時喜笑顏開,便趕緊前往迎接劉備進來。而對于劉備這位老熟人的突然到來,曹操可謂是十分的高興,盡管其此番所帶來的人馬有那么些少,但多少也算是一股力量,總比一個都不來的要好許多。
而說起劉備的近況來,前次其與曹操及毋丘毅等受何進的指令到關東來募兵,然后跟毋丘毅準備到丹陽去募兵,在途徑下邳時就遇上了小股的黃巾軍正在當地進行搶掠,于是就跟毋丘毅參與討伐。隨后,因為作戰有功,就被舉薦到了下密縣去擔任縣丞,之后又被轉調到了高唐,出任縣尉的職屬。然后聽說袁紹和曹操等人一起舉兵組建了討董聯盟,在打聽清楚了當前的大概狀況以后,就帶著隊伍跑到這邊投奔曹操來了。
而這時曹操不由向劉備表示他們當前的狀況有點糟糕,原本主要的目的是想要攻占成皋的,但是連續打了兩場戰斗都沒有成功,而且目前損失不小,如果不是后來又補充了一些人馬,估計到現在可能連一半的兵力都難以保證。不過現在有他劉備帶隊前來投奔那就好了,劉備既然能在這個節骨眼上跑來,那就說明他這邊的情況還是有希望的。
對于曹操所說的這些,劉備那方也表示這個仗確實有點難打,畢竟對手是威震四方的飛將呂布,這可不是一般的人所能夠輕易相提并論的。不過即便呂布再厲害,想來也一定是有弱點的,且聽說其曾經以決斗的方式收降了黑山軍,而倘如這般的話,則他們此番也可以借助于此種方法來向其發出挑戰,以通過相應的決斗來設法將其擊敗。
對于單挑對決打架斗毆這種事情,曹操知道劉關張三人本身都是一流的好手,只是眼下這里所面對的是呂布,這并非是僅憑一人之力就可以取勝的。所以若要按決斗的方式來進行應對的話,則恐怕還須得再變通一下才可以,或許他們可以考慮采用群攻與車輪的方式,以此來嘗試獲取對其決斗的勝利。
原本按曹操的想法,大家在潛意識里都是比較認同的,然而那張飛這時卻忽然提出了反對的意見。張飛認為以多欺少是小人的行徑,是流氓無賴的打法與做派,不應該是他們這些正人君子所應該做出的行為。他覺得大不了回頭由他直接出戰,先捅那呂布幾個透明窟窿再說。
盡管張飛這一番言語惹得旁人都是一陣發笑,覺得他這說法不過只是打趣的戲言而已,但曹操是時卻表示這或許可以嘗試,可以由張飛先行出戰,如果實力不夠再由其他人相繼補上。而除了劉備這方有三人可以正常出戰以外,他這方當前也有幾個戰將可以上場幫手,那典韋就不用多說了,天生的肉盾一個,然后夏侯惇夏侯淵兄弟倆,曹洪曹仁兄弟倆,以及連他自己在內,都可以隨時上場成為幫手。當然他現在受了箭傷還沒有完全康復,但這并不妨害他在一旁調兵遣將駐足觀戰,所以他們這邊的人手目前還是足夠使用的。而只要呂布敢親自出來接戰,他們就可以通過群攻與車輪的方式將其打敗,并在合適的條件下真將其給捅上幾個透明窟窿那也是有可能的。
對于曹操的這一番論述,在座的其他人都表示同意,而唯獨張飛還仍舊有些不滿意,但他也沒有多說什么。而盡管張飛嘴上總嚷嚷著說要捅誰幾個透明窟窿,但對于呂布他其實是真的沒什么信心,只不過是習慣性的覺得雖然手頭上的實力不如對方,但這嘴上的氣勢卻不能弱了下去,至少先在嘴上壓過對方一頭,也許還可以適當的增加幾分勝算也不一定。
而就在曹操與劉備等人商定好這個群攻車輪的決斗方案之后,呂布就與徐榮張遼帶著本部的人馬前來向曹操挑戰了。而后,便按照預先所商定好的計劃,即由張飛率先出城去向呂布發出對決的挑戰。

倪若家
有關三英戰呂布這個情節,如果不安排張飛打頭陣的話,其本身將會有另外一個支線,即安排典韋上前打頭陣。而此處還是選擇了讓張飛去打頭陣,然后引發出了隨后三英戰呂布的演義情節。 但事實上無論安排誰去打頭陣,其最終的結果都會是一樣,唯情節有所不同,因為原本歷史情況的設定在此處是不可逆變更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