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飯局提到的醫生是我高中時傾慕過的高一還沒分班時候的同班同學,他的長相偏歐式,底子特別陽光,但他不是混血兒,頭發稍卷跟小羊一樣,一看就知道是搞藝術。(我爸說跟同班同學戀愛十有八九成不了)^_^
他也就是W先生,是級里的級前5,我差了點,是個級六十,這其實沒什么含金量,畢竟不是重點。在A市這個縣級市,教學質量是數一數二的落后,6000個人每年能考上本科的大約一千五個學生,而那一千五個學生有一千個是兩所重高的,剩下的五百個藝術生給5個普高,我在的B高中占了300個藝術本科。
沒錯,我們是藝術生的身份考上省會的大學,我是雙一流h大,W先生是G美院,這放在普高里,都是拔尖的存在。畢竟一個級的藝術生正常來說,5個上美院,40個上一本重本,剩下的全是二本。(我們那時候撤了三本,合到2B)(我們那一屆居然出了建校以來第二個清華藝術生,敬佩)
其實挺羨慕W先生的,他的美院在八大美院中不是最好的,座落在大學城里面,很小的時候聽說只要擁有其中一所大學的學生證,就能在里面暢通無阻。而且他的大學是美術專門,學術造詣會比我好。
高三填報志愿的時候,我的首選就是h大,我的老師問我為什么不去考美院,去??迹康拇_,之后以我聯考分來看,我估摸勉強進美院,所以最后我沒有勉強自己,準確來說是我慫了。這點我就挺佩服W先生,他是以19名過的???。當時的我在想,不能去賭,??纪ǔ0才旁诼摽贾笠粋€月或兩個月,這也就意味著別人學文化的時間最少比我多了一個月,而且以我當時的畫面,確實還不夠好。
如果一件事暫停了很久才重新啟動,那就會比原有的基礎更下一層樓。美術生們都知道,到了高二的末尾,都必須去畫室集訓半年,集訓不強制,但是在集訓極度內卷的時代,不去集訓相當于與本科無緣,和它say goodbye。所以能去的就必須去,一去就是小半年,等回來文化科都不知道差成什么樣了。考完試回校后,大概又是半年的時間就高考文化科。
其實,藝術生大部分怕的主要是文化科高考。第一,時間分了大部分在術科上,那文化科積累時間就少了。第二,術科上線,文化沒上,這種的藝術生一抓一大把。第三,大部分藝術生文化科基礎差,很少學霸會因為熱愛而選擇走藝術這條路。
話說回來,我也是眾多怕文化科過不了的一個藝術生,沒辦法,學校的教學質量擺在那了。等我和W先生分別考完術科試回來,在學校的第一場考試就不出意外的撲街了。W先生比我晚復習一個月,所以在我的第二場考試,我超了他。
后來大學的時候跟他散步的時候想到有次超過了這個學霸的事,就犯個小小的人倫道德規范,我跟W先生說:“蕪湖,我原來居然超了美院大學生W(全名)嘍,哈,哈哈,哈哈哈^_^。。”(其實當時話題是關于高中時代的成績發展)
結果。。。我成功被這廝拉過來攬在懷里,他還很象征性的揉我兩邊的臉。。。(好悶,大冬天的穿幾層衣服還被攬著。。)
W先生說:“你臉上有點炭粉殘余,來來來,來來來,我幫你擦,看你還笑不笑得出來。”
我小聲的:“哈哈哈?!?p> 我當時想:得虧我不會化妝,素顏也看得過,不然不得被這逗比擦出幾層粉來。
W先生:……還笑
最后我大力撓他癢癢才掙脫出來(好熱,動了那么一會,原本的體寒帶來的渾身都冷開始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