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扛不過內心的指引,終究是要去往自己想去的地方。
所謂的念念不忘,必有回響,講的應該就是這么個道理。
我們因為某些原由聚集在一起,為了同一個夢想或想法而共度過短暫的光陰,之后還是會根據自己的選擇,奔赴自己想去的遠方。
我擔憂的不過這次海哥的工作調整又如同去年一樣漫長而煎熬,但是沒有想到海哥這次很快就找到了適合的工作,也能很快入職,很慶幸。他們那個行業和我這個行業不同,我這個行業有很多市場空缺,而且對于公司也可以無需那么挑剔。但是海哥的工作性質(數據分析師)不同,他們是屬于高薪崗位,崗位需求量少,而且行業可選擇性也會比較少,尤其是對于海哥來說他已經確定了是準備一直從事金融行業。
海哥說,進入金融行業就會知道賺錢很容易,很多人能借著經濟的東風順勢解決一切經濟問題。他對于信息的高度敏銳,也決定著他確實是適合這個鋼業。而我對于信息是沒有那么強的敏銳度的,我規規矩矩的每日好好上班,就像工匠每日重復著打磨好自己的器具。海哥說我這樣的性格比較適合做研究,比較適合一直研究某樣東西直到放光發熱。我自然也是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的,但是我沒有遇到這樣的機會,在類似的領域上發光發熱。
在不適合自己的職位或崗位上生存,很難有大作為。我如果想要有大作為,除了需要機遇,還需要自己的沉淀?;蛟S是很長很長時間的沉淀,耐得住時間與失敗的煎熬,才能出頭。
軒寶要去上學了,這是一種說不出的感受,他不在我身邊長大,對于我來說是很大的遺憾。他在身邊必然我會少了很多的自由,我每天的日常里面肯定是需要抽出時間來專門陪伴他的,因為他不在身邊,我才能如此全身心投入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比如工作或寫作。
但是如果他在身邊,我也會想辦法調節,調節對于工作和寫作的時間安排。
我還是希望他在身邊的,享受著作為他母親應該盡到的責任和義務。
再過幾年吧,我和林海的能力再強一些,賺的資金更多一些,進入了小學軒寶的開支會更小一些,那時我們再在一起。
我的工作吃力而不討好,費盡心力卻依舊不如我的心意。長江后浪推前浪,我總就會被拍打在沙灘上,歷史總是這樣的,起起伏伏曲曲折折才是它的必然歸屬。
我感覺很累,好像不管怎么努力都是在白費著力氣,好像距離自己想要的生活總是很遠很遠。
或許是自己定的目標真的是太遠了,只有每日的簡短的目標才能讓我感覺到滿足。
他說我過于脆弱,近似乎不堪一擊。
很多時候我想著如果我的生活里面只有我,只有我一人,我能活得像個人嗎?
人是依賴著群體而活,還是依賴著自己而活,又或者是依賴著信念而活,為夢想而活?
為何而活呢?
為了有一天一家人平平安安完完整整的在一起而努力,為了自己也為了所愛之人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