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有中有,不無中無。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為有,非無為無,非色為色,非空為空。空即是空,色即是色。色無定色,色即是空。空無定空,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為照了,始達妙音。”
“金蟬子,金蟬子”正在講經說法的釋迦牟尼佛祖叫道。
眾佛、菩薩、阿羅漢皆隨著佛祖的視線看去。
原來金蟬子正昂頭對云中的一只百靈鳥癡迷似得望著,早將釋迦牟尼佛祖的佛法拋卻腦后。
金蟬子未曾見過這般美麗的鳥兒,似乎這只五彩斑斕的百靈鳥已經勾攝了他的靈魂而去。
釋迦牟尼佛祖見金蟬子還沒有動作,又提聲叫道:“金蟬子。”
果真,這次的聲音比起前兩次來更響更亮,幾乎整個天宇都回蕩著佛音。
金蟬子嚇得抖了一個機靈,急忙從蓮花臺上站起身來,雙手合十拜道:“弟子拜見佛祖。”
釋迦牟尼問道:“看來汝已明解佛文真意?”
金蟬子還未緩過神來,直脫口而出:“弟子不才,未曾領悟真意。”
釋迦牟尼又叫摩訶迦葉道:“摩訶迦葉,你可領悟佛文真意?”
蓮花臺上的摩訶迦葉回道:“方才佛祖講到,空無定空,色無定色。弟子以為,空色不異,色即是空。萬千世界皆為無,有也無,無也無,空也無,色也無,入于清靜,清靜也無,得真清靜,空色一如。”
釋迦牟尼回道:“嗯,此乃上乘之解。”
又道:“金蟬子,汝等不聽說法,輕慢我之大教,我欲貶汝之真靈,重生于東土,待汝歷劫千年,領悟我佛真理,才可回我雷音。”
金蟬子合十拜道:“弟子明白”
“去罷!”
只見金蟬子轉身,棄了蓮臺,踏云而去。
人死后投胎,應入鬼門關、經奈何橋,見判官、飲了孟婆湯方可入輪回,轉世再生。
而一切得道者,無論佛、仙、神、圣、靈,如有大過大罪者需轉世投胎,都應去往昆侖山,尋得最右側高峰名曰歲鳴峰的,找到峰頂悟覺閣靈生大仙,央他備了案,便可轉世投胎。
卻說金蟬子踏著云來至歲鳴峰悟覺閣,那只擾亂金蟬子聽法的百靈鳥緊隨其后。
金蟬子拜過了靈生大仙,說道:“佛門金蟬子前來備報,還請靈生大仙為弟子尋個好去處”
靈生大仙一手持著經卷,一手綰著禪珠,問道:“如來的二徒弟金蟬子,你帶了何罪?”
金蟬子回道:“輕慢佛法。”
靈生大仙道:“這乃是大過!不能為你尋得好去處!”
說罷,將經卷置于案上,坐下身,持起筆來欲將金蟬子之事添于轉生冊中。
忽見一只百靈鳥飛入閣內,幻化做女人形像,急道:“不可添,不可添!”
金蟬子聞聲轉過頭來,但見女子:
清新脫俗,品質高雅,
嬌手輕嗔挪玉步,
古靈精脆小天仙。
玉砌素裝,青綾飄帶。
月眉添秀麗,
皓齒點丹唇。
凝眸帶意,巧嘴傳情。
縱使神仙也枉然!
有詩批曰:
小小靈芝欲報恩,
轉世生來成百靈。
不知佛法,心弦圣僧。
窈窕仙女好癡情!
金蟬子問道:“如何添不得?”
女子走到金蟬子跟前問道:“你可還記得百年之前,靈鷲山有一株白色靈芝?當時你要到山上聽佛祖講經說法,眼見這株白色靈芝險些變成紅蛇的口中餐,你稍施佛法,將那紅蛇退去,我這才得以生存!”
金蟬子聽得一頭霧水,思量了良久。
女子又道:“我便是那棵白靈芝啊!”
金蟬子忽然想到:
一百年前,在去聽我佛如來傳經講法的路上,偶遇一條紅蛇欲食一白果,本以為此乃天地自然之理,生死存亡之規律。佛門又講四大皆空,本不想多管此事,可是轉念一想,靈山腳下又如何有紅蛇做猖?此乃殺伐悖逆之事,違逆我佛規矩,便施法打退紅蛇于山下,又以稍甚法力囚它于一喚名為“陀羅莊”的地方。
金蟬子道:“原來姑娘是那株白色靈芝?”
女子開心笑道:“是我啊!原來恩公還記得我!”又道“你切勿轉世投胎,我尚未報得恩公的恩情!”
金蟬子回道:“姑娘說笑,我當時路過靈山腳下,只是偶遇姑娘,倘若換了其他生靈,我也定當出手相救。更何況,我佛慈悲為懷,濟世為公。不會因為這等小事而索取酬報。”
女子急道:“恩公如果真的轉世為人,那我也隨你一起,我愿以十生恩情,還盡恩公的救命之恩!”
金蟬子語重心長的說道:“姑娘,你尚有仙緣,不可因此妄作決斷。我因未能專心聽法,輕慢我佛大教,這才惹怒佛祖,令我轉世為人,渡劫千年。而姑娘您隨鸞鳳而來,飛騰萬里,歷盡劫難才到此靈山圣地,聽法三日初得人形,而如今卻因前世小恩小惠妄下結論,豈不是自棄前功、半途而廢之舉?”
女子回道:“我不覺得這是自棄前功,反倒覺得以我十生還恩公恩情是值得的。”
金蟬子一怕女子糾纏,耽擱了轉生良時,二怕女子自棄前功,自斷仙緣,便回道:“我不接受你的恩情,煩請姑娘速退,莫擾了我轉世良辰。”
女子回道:“既然你已經這么說了,那我再問你最后一句。你是否早已忘記白靈芝被救一事?”
金蟬子回道:“實不相瞞,倘若姑娘不提起此事,我也許早已將此事拋于腦后,再記得不起。”
女子聽罷,眼圈登時紅潤,眶中的淚水直打著轉兒,若是稍眨一下,那眼淚便噴涌而出。
女子已經氣得聲音發顫,道:“怪不得你會被佛祖貶下凡塵,像你這等不識抬舉的小人,若是不還你恩情,你定會抓住這個把柄,到那時,妄想十生再還的清了!”
女子緩步向后退去,又道:“既然如此,我便先還了才好!”
只見那女子轉過身來,面向懸崖,縱身一躍,便跳了歲鳴峰,轉世投胎去了。
“阿彌陀佛,善哉!”靈生大仙拜道。
自此世始,那歲鳴峰故又稱“碎命峰”。
燕來雁走,春去冬來。
展眼已過三十載……

劉易澤
這僅僅是一個開始,一個關于愛情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