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原死后,董卓得道呂布助力,在朝中更加狂妄。每次宮內出行,都已是成百的陣仗。而出訪的陪侍那可叫震撼,荒淫無度,享受酒池肉林,可朝中并無一人膽敢職責,知道一人的出現,局面稍稍有點改變。此人便是三公世家的袁紹,袁本初是也。話說袁紹反董,是因為董卓的廢帝立陳之事而爆發
那日董卓上朝,就當著文武百官之面講到:“如今皇上連外強中干之人都并非,內心外表皆是軟弱,不可以奉宗廟,來光耀列祖;我將按照伊尹、霍光故事,廢帝為弘農王,立陳留王為帝。有任何不同意的人嗎?如果有,就拖下去斬了!”群臣惶恐,沒有人敢對視與他。
而這時,袁本初那叫一個頂級沖浪,挺身而出,指著董卓就是怒罵:“如今皇上即位不久,并無任何違背德意之事;而你現在妄圖廢嫡立庶,你不是反賊,難道是我等忠臣嗎。”董卓嗤之以鼻,大手一揮繼而說道;“,天下事在我,我有利劍,我現今為之,何人安敢不從乎?”袁紹縱聲大笑:“董公有劍,我又未嘗無劍,你這等逆賊,必招萬人誅。”兩人針鋒相對,火氣十足。
話說董卓欲殺袁紹,其謀士李儒將他制止,這勸那勸的,什么“事未可定”,“需拉攏人心,不可亂殺”之類的,袁紹橫手提劍便走,董卓并未讓人阻攔,只是回頭對著袁紹之叔,時任太傅的袁隗擺了個怒色,冷言道:“吾看汝面,固不斬之。”袁隗只是賠笑:“董公所言極是啊。”
袁紹自走后,倒欲恩赦拜為渤海太守,可袁紹此人卻是好斷無謀,自負其實,這便決定他的末路是悲劇而終。(這些都是后文,下面再講)中平六年九月,董卓廢少立獻,正式穩掌朝政,權傾朝野。董卓之亂真正開幕…………
又到涿郡這來,劉備一行人也是接到公報,劉備拍桌,深感憤怒,之后有收到袁曹會盟,成立反董聯盟之事,邀請忠義之士共同誅董。便打算投靠加盟。聽聞公孫瓚到德州平原時,劉備一行人便是迎接,這公孫瓚見到劉備,兩人則是一番寒暄問暖,之后瓚問道:“賢弟為何在此”劉備則答:我聽聞兄長大軍過此,特來奉候,就請兄長您入城歇馬,稍作休整罷。”瓚指關、張、問道:“這些是什么人?”劉備曰:“此關羽、張飛,備結義兄弟也。還有那邊的顏楓,顏重明皆是”瓚曰:“乃同破黃巾者乎?”玄德曰:“都是此三人之力。公孫瓚看向顏楓,感嘆道:我見這人年齡尚小,未曾設想竟然也是破賊英雄,當真大開眼界啊!”而后瓚有看向另外兩人,這關羽,張飛皆是拱手見禮,瓚便回禮笑曰:爾等即為玄德之弟,便也是我伯圭之弟,大可不必如此。”關張二人謝道瓚又問劉備:“這些人現如今各局何職?”劉備又答:關羽為馬弓手,張飛為步弓手。而顏楓暫無職也”瓚慨嘆曰:“如此可謂埋沒英雄!現今董卓作亂,天下諸侯共往誅之。賢弟可棄此卑官,一同討賊,力扶漢室,若何?”劉備曰:“愿往。”張飛憤憤不平:“當時讓我殺了此賊不好嗎?哪有今天的 gou pi麻煩事?。”關羽安慰道:“事已經至此,只好收拾前去討伐了。”顏楓也在一邊思索,“其實我當初好像可以讓董卓走不出營帳門簾的,但總覺得有一種奇妙的感覺讓我放過那只呢,罷了,走一步看一步,我一個通曉歷史的人,難不成會翻車嗎,可笑”
然而顏楓不會知道,歷史的輪軸并不會原封不變,等待他的是無法挽回的血淚教訓。
(打戲馬上要在下一章上場啦!想想就是激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