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風波過后
文琦書提拔的事情就這樣子被擱淺了下來。孫小康安慰文琦書:“好事要多磨,等到風聲過去了,董事長肯定會給你解決。”
好事多磨的東西,一旦拖了太久,往往領導也就不太想去過問了。劉建亮2010年的時候已經57歲,自己本身也沒有幾年上班的時間了,退休可以按照月數來計算,甚至有可能還會調離現有的工作崗位準備退休,想想自己目前為自己要做的主要就是力求穩妥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人到了這個年齡了已經完全沒有必要去樹敵,身體健康才是第一位,其它的欲望能扔就扔吧,畢竟摯友難交,而得罪他人是多么的容易。
人情化的中層提拔實際上就是一塊燙手的山芋,根本不好辦,一個正常的干部提拔就讓社會上方方面面的關系像大風一樣,一個一個的招呼撲面而來,每天接聽電話都能接到手軟耳鳴。
孫小康也已經50歲,邁入了知天命的年齡。這些年他在飯桌上酒經沙場,血壓和血糖也高了許多,坊間流傳人到50歲,如果生病就必定不是小病,身體健康和世間繁瑣的事情比起來,算的了什么。孫小康從那年開始選擇了養生,酒也基本不再喝了,開始改喝各種養生茶。
隨著一天一天的流逝,中層的競聘風波也逐漸地淡了下來,集團內再也沒有人談起,舉報一事倒成了未解之謎,當然事不關己,就算知道是誰舉報了又能如何?
工會辦事員王海感覺自己維護了領土,雖說最終自己也沒有扒上中層的位置,但自己的面子總算沒丟,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張鵬江自打開始找關系調崗位,再到這次經歷的競聘,他也總算看清了形勢,只有認命,一切隨緣了。自己面對的事物就像是仙人掌一樣,渾身帶著刺,弄到了身上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現如今流行著一個詞語叫“佛系”,形容現在的一部分年輕人在追求上無激情,思想上無想法,工作態度非常地坦然,隨波逐流。可是當你在一件事情上面,花了精力和時間去努力的做,但是做到最后突然發現自己仍舊在原地踏著步,甚至有些諷刺地南轅北轍了,那還有繼續努力下去的必要了嗎?努力是無止境的,但生命是有限的。就像網絡賭博,按照理論總有一天能掙到大獎,可是中獎是必定的,錢財卻是限的。
所以此時更應該放慢腳步,自問自己活著的意義,不是我不愿努力,而是因為我也曾經奮斗了,你們只是沒有“看到”。
文琦書的生活終歸是平靜的,性格決定著一個人活著的方式。2020年的時候,文琦書邁入了40歲這個不惑之年里,回過頭來想想自己這么多年的過往,究竟學會了什么,經歷了什么。
每個人的生命就像畫好的圈圈一樣,像一臺早已編輯好的電腦程序一樣,只要按部就班地按規則往下走就是了,更何況在這種循規蹈矩的國企里面,就像一座圍城。
都說金子放在哪里都是會發光的,但大多數的人都不是金子,充其量只是一粒哪里需要就哪里有我的螺絲釘而已。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講的就是這種狀態。許許多多的人一輩子都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人了,俗話說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現在的文琦書也已是一個中年大叔,他拖著一個大肚腩,歲月的痕跡也已經在他的臉上留下了太多的印記,同樣此時的年輕人,依舊一波波地奔赴在這類單位的路上。
自從風波過后二年后,中層競聘徹底地沒有了動靜。哪怕科室里面的正職退休,副職開始主持全面工作,整個集團當中也無任何的風吹草動了。
此時的文琦書也徹底地拋下了任何的念想,心中甚至冒出了一絲大勢已去的感覺。更何況他曾經也是競聘圈子里面的一個焦點,眾人矚目,所以他哪怕直接去找劉建亮也是特別貿然的。
生活的確也是要有夢想的,否則每天活著就像一碗平淡無奇的白開水一樣,雖然白開水里面偶爾加點糖,口味兒有所改變,但是本質依舊還是一碗白開水。文琦書也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甚至發現孫小康也開始對自己有些冷淡起來,此時的文琦書徹底地放下了那些夢想的掛念,知道徹底沒有了戲。
我有一二兩年沒有見過文琦書,但我也算不上君子,沒有那么高的境界。雖然兩人的關系還是相當的不錯,只是他之前的應酬之多,作為普通工人的我也不太方便打攪到他。人人平等的另一面就是人人不可能平等,階層不同,也不要硬著頭皮往上面去靠,這種生活方式也很累。
不過文琦書的落榜也是出乎我的意料的,從他進入單位一開始,我就比較地看好他,畢竟厲害的關系擺在那邊,甚至當時的我也有些私心,也希望文琦書能夠在事業上有不錯的未來,這在將來也能夠幫到些我什么經。
可是結果就是這樣,往往看好的,應當順理成章的,最終讓人瞠目結舌,就像之后2016年我的周圍風靡賭球,特別是后來的2018年世界杯,那種瘋狂程度讓每個球迷都覺得自己是大神,結果這場世界杯也好好地給他們上了一課——黑馬還是有很多匹的。有的債臺高筑,有的失蹤跑路。
所以不要太有自信,社會的瞬間萬變誰也無法預測得到,更何況生活也在改變著,對于這場中層競聘也表現了社會的進步。
當我這次見到文琦書時,他給我的印象依舊是那種與世無爭的樣子,也許他從前是與世無爭,只是現在是一種對社會的妥協罷了。我們約在一家小飯館里,點了一瓶小燒,四個熱菜。文琦書小抿了一口小燒:”還是這種感覺好。”
一句唐突的話讓我感到莫名其妙:什么感覺好?難道你從前不得勁?”
“也不是,只是之前過的有些混沌,云山霧罩不知所云。”文琦書笑了笑。
當然他這些年在圍城當中是如何過的,我只是一個局外人。我的理解是也許因為沒有達到一種目標,而自我安慰而已。實際上很多人都會有這種感覺,如果文琦書當上了領導,那他的心境肯定又會有另外一種了,這就像為何有些人做普通員工時蠻和藹可親,可是突然做了領導之后,整個畫風就來了一個108度的大轉彎。
當然你也不能說他有多虛偽,要么是本性,要么也是環境所逼。
我學著港臺劇里面的臺詞安慰道:“想開點,人活著,關鍵是要每天開心啦。”說完,我舉杯和文琦書干了一杯。
也是從那一天,我了解了這座許多人撞得頭破血流想要進到里頭來的單位是什么樣的,也許全社會的單位都是一個樣,甚至一個大社會也是一個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是本質不同,性質都是一樣的。
如果放到現如今,讓我選,我還是會選擇圍城上班,畢竟經受了社會一輪輪的毒打,特別是2020年的全球疫情,更讓我明白了穩定的來之不易,至少我個人認為圍城是圈著的,比起外頭要顯得單純一些。
和文琦書吃完飯已是晚上9點,在我們這座三線城市里,道路上的汽車也少了許多,抬頭望天,夜晚的天空非常的安靜。我準備和文琦書告別,作為朋友,在他失落的時候,有絲安慰也是應該的,至少晚飯后,我發現文琦書的心情還是不錯的。但是我卻不行,因為呆會回去還要趕一個項目規劃,我突然感覺自己就像文琦書剛剛講到的他的同事張鵬江一樣,可能我比張鵬江還要更忙一些。
這時候的文琦書倒有了一點點的滿足感:“我直接回去睡覺了,反正明天到了單位還是那樣子,每天過的都一樣,閑的慌。”
我捶了一下文琦書,提醒他不要拉仇恨。
A至B,再由B到A,人的心理反應或者說是情緒波動很是敏感。所以說其實人是很脆弱的,在這風雨飄搖的世界里著實不容易。剛剛是我安慰幾年不見的好友文琦書,現在反倒又是聯想到我呆會的工作,又有些羨慕起他來了。
矯情不能光用在女孩子身上,有時大老爺們也是蠻受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