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白衣秀才前來算這何時下雨。袁天罡卜算一番說道:“明日午時三刻有雨,辰時布云,巳時行雷,午時下雨,未時雨停。城內三點,城外七點。”
只見這白衣秀才大笑道:“哈哈哈,好,這是卦金。明日若是如你所說,那便無妨,若是有變,我定來砸了你的攤子。”說完這秀才背手而去。
袁天罡看著這擺在桌子上的銀兩,苦笑的搖搖頭。
這白衣秀才到了這涇河水域,忽然化作一條真龍,入了水中。原來這男子竟是那涇河水族龍王。
這涇河龍王回府之后也是哈哈大笑,這水族眾人前來詢問,何事如此開心,只聽涇河龍王說道:“想那袁守城,他算得了我涇河水族所在,去哪能算得了這天命。這何事下雨,布施幾點,我這龍王都不知道,他一個小小的算卦之人豈能知曉。真是不知所謂,哈哈哈。”
這涇河龍王正開心之時,這門外來吧,天庭有御旨傳來,涇河龍王不敢耽擱,,連忙上前接旨。天庭使者也不廢話,只是拿出那公文便走。待得使者走后,涇河龍王打開一看,傻眼了。只見上面明確寫著“明日午時三刻降雨,城內三點、城外七點。”
眾人見涇河龍王神色,心知定是那袁守城算準了。不想這涇河龍王把心一橫,隨即有了主意。
次日,袁守城看著這城內所下之雨,搖搖頭道:“自作孽不可活啊!哎,正如先生所說,全是意氣之爭。”
雨停之后,這白衣秀才如約而至,只見他哈哈大笑道:“袁守城,如何?看我今日砸了你的攤子。”說完便上前一把推翻那卦桌。
袁守城呵斥道:“你當我不知你是誰?哼,你私改天命。你雖贏了,但這剮龍臺我看你是跑不了了。”
這涇河龍王一聽此話,也是一激靈。心道:“自己這是怎么了?怎會如此行事?”想罷也不理袁守誠,自顧自的回了涇河龍宮。
這涇河龍王私改下雨點數之事,豈能瞞得過天庭的監察!涇河龍王到了龍宮沒有一會,天庭便傳來旨意,責令涇河龍王上天問罪。
涇河龍王這才慌了神,一想到這袁守誠竟然能算的如此精準,于是立馬回到長安城,找到袁守誠。
“先生,救命,先生救命啊!”涇河龍王一見到袁守誠,立馬跪下求袁守誠指點逃脫之法。
袁守誠嘆氣道:“你走時我已算過,明日午時三刻,由那魏征處斬。求我,你不如去求唐王,或許還有生路。”
涇河龍王一聽,連忙拜謝。隨后立馬去找那唐王李世民。只是這人皇行宮,自有紫微帝星護佑,豈是涇河龍王能夠擅入?
涇河龍王無法,只得等李世民入睡后托夢于他。這李世民聽完涇河龍王所言便道:“若真是魏征前去,朕當拖住魏征。”
涇河龍王聽罷,便離去。隨后上天請罪,自是被捉拿,等候魏征處斬。
李世民自夢中轉醒之后,思量這涇河龍王所托,于是在早朝之后,便獨留那魏征下棋。
魏征幾番推脫,都說今有要事,李世民越聽越拖。魏征乃是臣子,豈敢抗命。
只是下著下著,這魏征竟然睡著了,李世民一看,反正人在,下棋不下棋不是關鍵。于是就在一旁靜候時辰。
午時三刻剛過,這魏征也悠悠醒來。李世民見此說道:“愛卿醒了?既然愛卿有事,那朕便不耽誤你了。”
只聽魏征說道:“啟奏陛下,微臣事已辦完。”
李世民一聽,驚訝道:“你不是一直在此嘛!何時去辦事了?”
魏征笑道:“陛下,微臣人雖在此,但已夢中去那剮龍臺,斬了那犯下天條的涇河龍王。”
李世民一聽,嘆氣道:“本想念在其在長安城附近,還算個鄰居,想著幫持一下。唉!也罷。”
李世民雖是真龍天子,但也是凡胎,哪能知道這夢中還能去辦事。也在多在意,畢竟這龍也是犯了天條。
不想這涇河龍王見魏征準時來到,心中大恨。想不到這李世民身為皇帝,不想竟誆騙自己。
這涇河龍王的龍魂竟不自思自己所犯之罪,只怪那李世民沒有救自己。怨恨之下,龍魂竟不愿入的地府,每晚都去李世民宮外游蕩,口中喊到:“還我命來!”
時間一長,李世民一是被嚇,二是精神萎靡,隨后也病重了。尉遲恭和那秦瓊見此,便每晚前來看護。
這二人久經沙場,渾身煞氣,一時間這龍魂竟也不敢靠近。只是二人畢竟肉體凡胎,時間一長,也堅持不住了。
無法只得讓人找尋高人求解。恰逢此時,有高僧玄奘法師前來長安論禪。李世民連忙叫人去請。
待得請來這玄奘之后,李世民將此事說與玄奘聽聞。玄奘聽完之后,盤坐于殿內,待得日落之后,開始口誦那佛家往生咒。待得七七四十九遍之后,這涇河龍王的龍魂怨氣消散,恢復清明,李世民自是大喜。
李世民見這玄奘法師如此厲害,隨后想起那往事,隨后便讓這玄奘法師開辦那水陸大會,以超度亡魂。玄奘自是應允。
待得將開之際,只見一老僧帶著沙彌手持寶物,在這長安街道叫賣。這二人穿著破爛,但是手持錫杖和那袈裟確實一眼就能看出不凡。
有人詢問這袈裟錫杖作價如何,只聽老僧說道:“袈裟五千兩,錫杖兩千兩。”眾人一聽,紛紛笑罵道:“瘋和尚,這兩件東西要七千兩?莫非是穿上能長生不老嗎。”老僧也不多言,帶著沙彌便走了。
二人行至那東華門前,正遇上那朝官,二人也不退讓,徑直朝前走著。那朝官聽聞仆從稟告,下來一看,也看到那袈裟和那錫杖。
轉念一想,如今這玄奘法師立下大功,陛下肯定重賞,這錫杖袈裟不正是那佛家之物嘛。隨后上前也問這物賣幾何。
老僧說道:“施主要買自是袈裟五千兩,錫仗兩千兩。”
朝官驚訝的問道:“有何神異,要如此之貴。”
老僧道:“袈裟有好處,有不好處;有要錢處,有不要錢處。”
朝官問道:“何為好?何為不好?”
老僧又道:“著了我袈裟,不入沉一淪,不墮地獄,不遭惡毒之難,不遇虎狼之袕,便是好處;若貪瀅樂禍的愚僧,不齋不戒的和尚,毀經謗佛的凡夫,難見我袈裟之面,這便是不好處。”
朝官點點頭,隨即又問道:“那何為要錢,何為不要錢呢?”
老僧開口道:“不遵佛法,不敬三寶,強買袈裟、錫杖,定要賣他七千兩,這便是要錢;若敬重三寶,見善隨喜,皈依我佛,承受得起,我將袈裟、錫杖,情愿送他,與我結個善緣,這便是不要錢。”
這朝官一聽,連忙說道:“我大唐皇帝十分好善,滿朝的文武,無不奉行。即今起建水陸大會,這袈裟正好與那玄奘法師穿用。不如你隨我一起入朝見駕去吧。”
入得皇宮,這自有黃門前去稟告,李世民立時宣見。覲見行禮后,這朝官連忙說起此事。李世民一聽,驚訝道:“這袈裟是何物,竟如此貴重?”
只見這老僧說道:“這袈裟,龍披一縷,免大鵬蠶噬之災;鶴掛一絲,得超凡入圣之妙。但坐處,有萬神朝禮;凡舉動,有七佛隨身。這袈裟是冰蠶造練怞絲,巧匠翻騰為線。仙娥織就,神女機成。這袈裟,閑時折迭,遇圣才穿。閑時折迭,千層包裹透虹霓;遇圣才穿,驚動諸天神鬼怕。上邊有如意珠、摩尼珠、辟塵珠、定風珠;又有那紅瑪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
李世民一聽大喜,隨后又問道:“那這錫杖如何。”
老僧回道:“我這錫杖,是那銅鑲鐵造九連環,九節仙藤永駐顏。入手厭看青骨瘦,下山輕帶白云還。摩呵五祖游天闕,羅卜尋娘破地關。不染紅塵些子穢,喜伴神僧上玉山”
李世民聽著心喜,隨后說道:“今有一個大有德行者,法名玄奘。朕買你這兩件寶物,賜他受用。你要價幾何?”
老僧說道:“既有德行,貧僧情愿送他,決不要錢。”
李世民一聽此話,隨即宣那玄奘上殿。老僧一見這玄奘,便說道:“確是有德行之人。此物便贈與他吧。”說完便贈上那袈裟錫杖。李世民隨即便讓玄奘穿上這袈裟,手持這錫杖前去開辦啊水陸大會。
玄奘自是前去,隨后便開始登臺說禪。念一會《受生度亡經》,談一會《安邦天寶篆》,又宣一會《勸修功卷》。只聽這臺下有人大聲說道:“你只會談那小乘教法,可會談大乘佛法嗎?”
玄奘聞言,心中大喜,連忙下臺來,對老僧行禮道:“老師父,弟子失禮了,多有得罪。只是這僧人,都講的是小乘佛法,卻不知大乘佛法如何。”
老僧道:“你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渾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
這護衛之人連忙上前將這老僧抓住,待得李世民前來一見,正是那送袈裟錫杖之人。
李世民問道:“你既來此處聽講,自是隨意,只是為何與玄奘法師亂講,擾亂經堂,誤了法事。”
老僧說道:“你這法師所講乃是小乘佛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脫苦,壽身無壞。”
李世民一聽,正色問道:“哦!不知大乘佛法何在。”
老僧說道:“在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
李世民連忙問道:“法師可記得?”
老僧說道:“貧僧自是記得。”
李世民連忙說道:“那便請法師登臺講法!”
老僧上臺后,講了一段大乘佛法,只見底下眾人如癡如醉。而這老僧也現出真身,正是那觀世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