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A是我一個關系十分要好的朋友,
第一次見他,是他還是一個流鼻涕的小學生,當時只覺得,這同學不太聰明的樣子,應該很好騙!我邁著短小的雙腿,走到他的面前,說道:“你喜歡吃餃子嗎?”
小A被我這突如其來的尷尬問到了,“我…我喜歡。”
“那太好了,”我愉快地伸出稚嫩的小手,模仿著大人的樣子,想要和他握手,“我也喜歡吃餃子,我媽說,有共同的愛好就能成為好朋友啦!”
兩只可愛的人類幼崽就這樣稀里糊涂的成了朋友
一晃眼,我們都長大了,緊握的小手勾搭上了對方的肩膀,一步步走向那落日的余暉
畢業后,我們去了同一家單位工作,拿著平平無奇的薪水,過著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生活。在這期間,我們發現了越來越多的共同愛好,比如:小提琴
我們經常在飯后異想天開地聊起我們共同所喜愛的小提琴,暢想著世間的種種“如果”,那幾年,是再也回不去的美好時光。
不知從何時起我們的那些飯后閑談,從沉浸在美好想象中的未來變成了眼下逼迫人們曲膝的現實,我們再也沒有一起想過,如果哪一天我們成了小提琴大家,再也沒有了酒桌上的豪言壯語
掀開了理想的空殼,發現這里面沒有什么夢想中的舞臺,有的不過是一句句冰冷的骸骨她的名字叫“現實”
現實是很殘酷的,我們誰都不愿在談起自己曾經喜歡的一切,我們再也不是對方美好幻想的寄托,反而成了互吐苦水的傾訴對象
我們總互相抱怨,今天有個上司又挑我的刺,有個同事又處處與我作對,談天過后,我們發現,共同討厭的事物比我們共同所喜愛的事物更能產生共鳴
比如,我們都討厭我們的上司,這使我們之間有了一種莫名的情感在發酵,這種感覺甚至比小時候找到一個共同喜歡吃餃子的小伙伴還要開心
那時的我開始明白,世界以痛吻我,我為何要報之以歌?現實一次次打破美好的幻想,我們為什么要自欺欺人的相信奇跡存在?
二
我在倫敦留學時遇到了小D,我和小D的相識很草率,當時我因為與家人賭氣,一氣之下跑到倫敦,連小A都拉不住,但到了倫敦,我人懵了。我是誰?我在哪兒?我要干什么?
就在我迷茫之時遇到了小D,他主動領著我來到他租的小屋里,作為同是來自祖國的學生,我們之間有這很親切的感情
這期間,我曾向他抱怨家中的不愉快,因此只身來到倫敦
聽了我的煩惱,小D禮貌地交換了他的煩惱,很快,我們倆產生了共鳴,他表示,自己曾夢想做一名畫家,無奈迫于家庭壓力來到倫敦學商
小D說:“為什么世界上這么多人可以追求自己的夢想甚至去實現的它,而我卻連做夢的資格都沒有!”
就沖他這句話,我決定晚上請他喝酒,小D笑著說:“按照優質的劇本,我們是不是應該優雅地喝杯咖啡,然后紳士的交談一下做人心得?”
“去他媽的劇本,老子過的是現實!”一口高度數烈酒下肚,仿佛人生有了依靠和仰仗,所有的心里話,在這一刻都肆無忌憚地吐了出來。迷迷糊糊之中,我好像看見小D把手搭在我的肩上,醉醺醺地對我說:“兄弟,沒想到上午咱倆才認識,現在就成了好哥們兒了,哈哈哈哈哈……”然后,他好像就吐我身上了……
三
回國后,我把小D介紹給了小A,我們三人相見恨晚,又是一場又一場的宿醉。三個大男人,摟在一起一痛哭,一起痛恨一個人、一件事、一個現實。
有時我會問自己,我們究竟是怎么走到一起的?有共同所討厭的一切,有一杯酣暢淋漓的烈酒。我們當然也有很多共同喜愛的,比如:喝酒,發牢騷。
不再以共同所喜愛的事物來結交一個人,是因為我們看清了現實。現實告訴我們,你們那些所謂的興趣愛好,是一個小孩子初次步入世界的障眼法,共同的抱怨這個世界,是讓彼此明白,自己不是孤身一人,然后回到殘酷的現實一種,繼續共同努力。
不再以一杯咖啡交友,因為我們看多了社會的虛偽,它虛偽的告訴我們:這些人不肯卸下他們的面具。一杯烈酒,更能讓人展現真實的自己,相互摟抱在一起,說著口無遮攔的話語,然后吐對方一身酒水,真好。
也許這是成年人的快樂?
向我訴說你所討厭的,看看我們是否相同;給我一向高濃度烈酒,看看我們是否敞開心扉。
也許明天我們就是朋友了,是吧?成年人
來,交個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