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義之名行小義?”
男人反復咀嚼了半響后說道:“有時候我真的懷疑,你是不是一頭披著熊皮的人。”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下一代看上一代,要比上一代看下一代,看的更加清楚明白。
這是熊都明白的道理。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男人點了點頭,認同了熊的觀點。
站在光里的人能夠分清楚什么是黑暗,什么是光明。
站在黑暗里的人同樣如此。
可如果你就是光,那么除非你遇見另一束光,否則你會以為世界本就黑暗。
如果你是黑暗,那么最吸引你的地方,便是光之所在。
“有時候,站在山里,看不清楚的不僅僅是山,同樣的,也看不清自己。”熊很有深意的總結。
“就像一個種族去看另一個種族,看到的東西要更加全面,更加直接,也更加徹底。”
人類將熊歸于獸性,熊把人類歸于人性。
“我希望將來有一天,我寫的書能夠被放到熊族的族史文明圖書館中,列為經典。”熊心懷夢想。
那本“人類文明的覆滅與熊文明的崛起”?男人扶額,頭痛至極,別說人工智能是否會誕生文明,就是熊有了不弱于人的意識,也未必不能誕生文明。
意識的來源,也就是靈的降生,使得人類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其他物種。
隨之誕生的魂,進而被賦予、產生諸多情感,也就形成了人性。
那么人性與獸性究竟有何不同?
“你聽說過物種起源嗎?”男人問熊。
“生物進化?”熊知道。
“你覺得物種起源可以解釋人類起源嗎?”男人又問。
“怎么,人類不算物種啊?”熊不知道。
“我看過一篇報道。”
有關于“狼孩”。
講的是一個人類幼崽被狼群養大,后來被解救回人類社會,卻再也無法變成人的故事。
深度解剖這個案例之后,產生了諸多疑點。
首先,人類為何會誕生文明?
在這個案例里,這個人類幼崽被狼群養大,有了狼性文明,重新回到人類社會后,卻再也無法擁有人性。
這說明人性與獸性一旦選擇,就很難改變,而人類初始,就應該像原始動物那樣生存,如果沒有一個超越人性的族群來賦予人類以人性,那么人類本不應該誕生人性。
“你的意思是說,某些人類幼崽被投放進了某個具有人性的群體中,這個群體將這些人類幼崽養大,于是這些人類幼崽就有了人性?”熊若有所思。
“有了人性不代表本身的獸性會消失,可如果不在他還是幼崽的時候賦予他人性,那么過了這段時間之后,他永遠也不會有人性。”男人點出問題的關鍵所在。
“你說的對,獸性是原始,而人性若是后天沒有培養,本就不可誕生,因為人性和時間一樣,本就不存在,只是一種感覺。”熊點了點頭。
“即便人類沒有誕生這種感覺,人類依舊會存在,可一旦人類誕生了這種感覺,便會憑借著這種感覺而存在......有時候我在想,我是誰,究竟是誰在活著?我隱隱的感覺到,我不是我,我是一縷世界意識。”男人兀自的搖了搖頭。
“你就是你呀!你是抑郁治療師呀!你是我的主人咧!臉拉那么長,高興點啦!”
熊扮了個鬼臉給男人逗笑了。
“那你再叫聲主人聽聽。”男人來了精神。
“主人、主人、豬......人!”熊拉長聲音:“再給我烤個雞腿唄!”
“好的!”男人歡快的拆了一盒生雞肉,麻利的穿了個串,把雞腿放到火架子上烤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