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奎哥,家里還好吧?”蕭丞一邊開著車,一邊閑聊著。
B市的車水馬龍,高樓大廈都讓大奎深感到了另一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和震撼,更加堅信了,離開松柏村到大城市打拼的決心。
“都好,都好,村里有了新政策,退耕還林還草,一年多時間,山里的草都長的可好了,有些地方都和小滿一樣高了”大奎描述著家鄉的變化。
是啊!松柏村山疊著山,一座連著一座,永遠也看不到盡頭,小時候,小滿和藍玥兩個人在大山里捉兔子,心里一直有一個問題,遠處大山的后面是什么?哪里有人住嗎?有和我們一個個追兔子的小朋友嗎?
臨近村子的山坡,祖祖輩輩幾代人用鐵鍬硬是開辟出了莊稼地,澆不上水,種了莊稼也只能看老天爺的臉色,有的一年逢干旱,莊稼被曬死,有的一年老天爺會下冰雹莊稼被摧毀,莊稼人將種子撒到地里,每一天都在祈禱,有個好天氣。久而久之,村里也就形成了特有的諺語,村里的小孩大家都知道,過年的時候初一到正月十二,每一天都會對應相應的事物“一雞二狗三羊四豬五牛六馬七人八谷九果十菜十一蘿卜十二蒜過了十三再不算!”小時候小滿總是顛倒,記不清楚,藍玥不知教了多少次,很多次小滿站在大山對著對面的大山一遍又一遍的大聲喊,時間久了也就記住了。
現在,松柏村退耕還林還草,大山里的很多莊稼地,種上了苜蓿和青草還有樹,莊稼地少了,但村民們的收成反而好了,沒有退耕還林還草的地里,對土地進行了平整,修了水渠,也修了拖拉機能走的路,以前到地里都是架子車,有的地里架子車都去不了,種莊稼,收割都是靠人力背,修了水渠,按需灌溉,再也不能等老太爺下雨了,修了路,減輕了很多人力,也不用擔心七拐八彎的路,架子車走在上面翻車壓倒人了。
以前種莊稼是為了吃飽肚子,現在政府支持和幫助種經濟作物,除了吃飽肚子也能種莊稼掙錢了。
大奎給父母說了自己的想法,家里日子越來越好了,父母壓力也小了,也就同意讓他放棄上學,到大城市學技術。
“家里農作物花樣多了很多,對了,我給你們帶了豌豆,家里種的”話未說完,大奎從抱著懷里的包中拿出三袋子豌豆。
“我記得上次到村里,叔叔說種這些活不了”蕭丞很關切的問。
“那是以前,現在國家政策好,有專門的人來地里給我們教種地,今年很多人家都種起了豌豆,油菜,玉米什么的”大奎自豪的說。
“不錯,不錯,經濟作物一種,大家就有錢花了”蕭丞也跟著樂呵起來。
“這大城市就是不一樣,你看這樓真高啊”大奎趴在窗戶上充滿了好奇。
“小滿來這里快一年多了,家里今年的莊家都收了,眼看冬天又來了,真不知道這丫頭過的怎么樣”大奎說道這里,語氣低沉了很多。
“她好著呢,我前幾日還見她了”蕭丞苦笑道。
是啊!從春暖花開到夏日炎炎再到秋風送爽,小滿和藍玥依舊愛意濃濃,蕭丞依舊是個局外人,不敢再上前去打擾,只能在小滿放學的路上偷偷看一眼,看著她和藍玥一起說說笑笑。其實,快大半年了,蕭丞一直在尋找機會,可是,機會太渺茫了,時間久了,看小滿和藍玥恩愛成了習慣。通過幾次的偷偷跟蹤,也知道了小滿上學的地方,也曾偷偷跑到教室外面,偷看過,認真的小滿讓蕭丞覺得他應該需要更加努力。
“大奎哥,到了,小滿就在這個超市工作,你進去找她吧”大奎下了車拿上行李,吃力向超市走去。
“真的不和我一起進去嗎?”大奎看出了蕭丞對小滿的心意,也知道自己能在B市找到工作,都是蕭丞對小滿的情誼。眼下,小滿和藍玥正處對象,也不好多說。
“大奎哥等一下”蕭丞跑上前,將一張紙條遞給大奎。
“工作的地址,去了說我的名字,他們會安排,工作的事情,別給小滿提起”蕭丞顯然有些失落。“嗯,等我拿到工錢,我請你吃飯”大奎結果接過紙條裝在衣服里。
和蕭丞告別后,走進超市“請問李小滿在嗎”
“你是那位?”李老板走上前問道。
大奎站在門口,急切的看著里面。
“我是她哥,我來找她”大奎說話聲音很小。“小滿,你哥來了”李老板向收銀臺喊了一聲。
“哥”小滿急忙放下手里的本子,跑到了大奎面前。
“哥,你怎么來B市了?這個時候你們還沒有放學呢”小滿關切的問道。
“哥餓了,咱們去吃飯,我慢慢給你說”大奎面對自己的妹妹,將最真誠的一面的展現出來。
小滿向李老板請了假,帶著大奎到超市門口的面館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