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斌將這個情況告訴了國際星航局,國際星航局經過了幾天的會議,最終決定使用“機械飛升計劃”對空間裂縫進行探索。
國際星航局正在進行緊張的“機械飛升計劃”實驗。
“量子大腦就緒,可以進行意識傳輸。”一個研究員說。
“傳輸開始。”國際星航局的局長親自發號施令。
“傳輸中98%——99%——100%——,傳輸成功!”另一個研究員說。
機械飛升的機械容器是由量子計算機作為智能神經中驅,小型可控核聚變裝置作為動力的超級機器人,并且其外殼都是堅不可摧的中子材料。
經過機械飛升的人類在計劃中被稱為“先驅者”而容器被稱為“永生體”
第一個“先驅者”動了起來,但是還沒活動幾下就停止了活動,其他的“先驅者”也都停止了活動。
“這是什么回事?”國際星航局的局長問。
“似乎是因為他們的基因強度都不符合機械飛升的要求,但是經過計算,99.9%的人類的基因強度都無法承受機械飛升。”研究員說
“那怎么辦,總不能一個一個試吧?”國際星航局的局長說。
“不用,我們可以將全人類的基因輸入到一個虛構的世界,讓他們成為一個有自主意識的人,并且輸入一種病毒到這個虛構世界里面去對那些虛構人類進行篩選,最后可以與病毒融合的就是可以進行機械飛升的人類。”操作員說。
“那么我們如何去找到他們?”國際星航局局長問,“去那個虛構世界一個一個問?”
“不用,我們只用等待只剩下一定人數的時候將他們的意識與基因在現實世界重現,然后對他們進行機械飛升計劃,這個項目不用太久,以當前的計算機水平,我們只用1秒鐘就可以完成整個模擬,雖然這一秒鐘對與他們那些虛構人類來說可能是十年,甚至更多。”一個國際星航局的高層說。
“那行吧,但是選擇什么種類病毒呢?”國際星航局的局長問。
“我認為要選擇喪尸病毒,這樣還可以鍛煉他們的戰斗能力,并且由于是我們模擬的虛擬世界,所以我們可以加入異能,系統等。”那個高層說。
“好的,那么開始吧”國際星航局的局長說,“希望不會用太多經費。”
“數據加載中———”虛構世界模擬器發出機械的聲音。
作者:這本書到這里就完結了,關于虛擬世界的事我寫在后面會寫。敬請期待,感謝大家的支持,祝大家國慶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