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談戀愛還是結婚后,又或者是愛情中或工作中,她都沒法聽一聽睡一覺就過去了,控制不住地反復咀嚼他人說過的話,因為她的不敢開口要把當下的幸福生活搞得“家破人亡“嗎?從什么時候開始,老公也不自覺地學到了她的抑郁和放棄的念頭,或許是被她逼得吧。但現在,即將為人父母的他們怎么能輕言放棄呢?
依然有太多慌亂的時刻,沒法像想象中的那么優雅,她想象中有一個完美的世界,現實世界一旦有參差就會帶來落差、傷感等情緒。客觀情況是現實世界怎么可能和她的想象世界嚴絲合縫呢,他人的反應、遇到的事不在她的預料之中是常態。終于提了休產假的事,但還是得處理一些新的工作,還是很煩。
竟然會懷念讀研時候的一些美好時光,當時是多渴望順利畢業、多向往工作后上一天班賺一天錢呀。還沒什么人生閱歷或者人生閱歷還太淺,有許多事或者道理她還理解不了。
工作交接中,蠻佩服比她大不了幾歲但做事相對有條理且不急(至少看起來不是急和慌)的一位同事,曾經一位相對有資歷的同事說她缺少自己的想法,這一點與比她大幾歲的那個同事比,欠缺不少。她當時蠻不樂意的,如今好像感受到了一些。她總是容易慌亂,也很難耐著性子把一件事做完再去做另一件事,常常是做一件事的過程中屢屢被打斷,一天下來,好像很忙,但又什么都沒做成。或許這是之前領導說她沒進入工作狀態的原因?
她沒法理解“人是如何能一天又一天堅持上班的“,也即將迎來人生中少有的漫長假期“產假“,大體確定了自己在產假期間想要做哪些事,一邊工作交接一邊充滿了期待和盼望。
沒有什么理所當然,最近老公在因為婆婆和媽媽都不曾主動關心他兩而生悶氣,孕34周,還有一個月就足月了,孩子會早于預產期出生還是晚于預產期出生,沒人知曉。所以為了以防萬一,再加上她確實有些上不動班了,想在生娃前有一些自己的思考空間,所以36周請了產假。身為一個孕婦,她好像終于可以理所當然地不做家務被照顧了,但所有的家務和照顧人的活就落在了老公身上。加上工作中也會有一些不順心,很容易隔一段時間就炸。她理解,但這股“無名之火“又不能向她發。如果沒有父母的照拂,日子真的很難過下去呀。倒不是經濟層面,更多的是生活層面。冰箱里塞滿了餃子粉條各種吃的,能讓他們在不想做飯的時候達到“果腹“的目的。但她好像還不愿意承認,父母很厲害。比如父母習慣了一日三餐,好像也沒那么犯愁;比如父母一邊工作一邊把她和哥哥照顧得很妥帖,什么事都不用他們操心,這真的是偌大的付出了,一般人也很難做到。
只有“忘我的犧牲“才值得被歌頌嗎?老公提到他讀大學時媽媽沉迷于玩麻將,這個“媽媽“的形象好像和她記憶中的不同。但他的父母好像又很厲害,不然怎么培養出很好的老公和堅韌的姐姐呢?相比之下,被庇護太多的她和哥哥則有些“脆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