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鈺民盯著陳朝璘的眼睛,平靜地說:“我覺得你給技術團隊40%的股份太多了,不合理!”
陳朝璘預感顧鈺民要和他說的就是這個,他笑了笑,示意顧鈺民倒酒,兩人先碰了一個,陳朝璘放下杯子,問顧鈺民道:“我先問你,劉一平對這個結果滿意嗎?”
顧鈺民撇撇嘴,道:“他當然滿意了啊,他去哪家公司也不會有這么好的待遇!”
陳朝璘繼續問道:“劉一平想要拿到這25%的股份,你知道有什么條件嗎?”
顧鈺民回答道:“當然知道了,6個月之內完成產品的開發啊!”
陳朝璘點點頭,說道:“你結合這個條件好好想想我為什么要許諾給技術團隊40%的股份。”
顧鈺民搖搖頭,說:“我想了很久了,總是想不明白!”
陳朝璘動手給兩人把酒給滿上,邊喝邊聊:“第一點,我可以明確告訴你,我們創業的這個項目如果6個月之內不能把產品開發出來,必死無疑!”
面對顧鈺民疑惑的目光,陳朝璘又進一步地解釋道:“你也知道,我們這個創業的項目創意是抄襲的國外的網站。”
“難道我們能想到抄襲國外的網站,那些互聯網大廠就想不到?”
陳朝璘輕嘆一口氣,繼續說:“我們是在一片紅海里,環眼皆敵,要想殺出重圍,只能依靠在時間上快人一步,否則我們拿什么去和那些互聯網大廠競爭?”
“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如果這個產品的開發周期過長的話,我會及時止損,連上線運營都不做直接選擇終止這個項目。”
陳朝璘說到這里把酒杯往桌子上一頓,聲音拔高了一些道:“到那時候,上千萬的投資都將打水漂,還談什么40%,60%?”
“給他100%又如何?都是一場空了!”
顧鈺民有些不確定地問:“有那么嚴重嗎?”
陳朝璘點點頭。他記得很清楚當年藤訊微博是如何失敗的,投入了海量的資源,又有強大的引流能力,就因為慢了一步,導致滿盤皆輸。
陳朝璘現在能拿出比藤訊更多的資源去和新朗競爭么?
陳朝璘嚴肅地說:“互聯網行業一向是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贏家通吃,在細分領域尤其如此!”
顧鈺民細細品匝著陳朝璘的話,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陳朝璘這會兒打開了話匣子,干脆就把話說透。
他繼續和顧鈺民邊喝邊聊道:“你覺得我要想在6個月內完成產品的開發,除了極力拉攏劉一平以外,還有什么別的辦法么?”
顧鈺民心有戚戚地搖頭。
陳朝璘端起杯子干了一杯后嘆息道:“架構、算法,寫代碼............這些我都不懂,也無從分辨起誰的技術能勝任這項工作。”
“我靠自己來組建開發團隊的,至少要花三個月的時間才能把團隊拉起來,還不能保證他們的水平以及之間的磨合情況。”
“到時候我還得絞盡腦汁地琢磨怎么讓他們給我拼命。不眠不休地替我干活,他們磨洋工我毫無辦法,因為我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才能讓他們提高工作效率,也無從判定他們工作效率的高低!”
顧鈺民小心翼翼地問:“你給技術團隊股份我能理解,但為什么不能少給一些呢?”
陳朝璘爽朗地笑了起來,指著顧鈺民道:“今天我就教你個乖,談判不是在菜市場買菜,可以來回磨,一點點地錙銖必較。”
“菜市場買菜因為我們預期賣買賣雙方都是精打細算斤斤計較的交易對象,你一點點磨價格沒人會說什么。”
“做老板要想換取下屬的忠誠和效力,一定要把自己的格局展示出來!”
“一個老板,如果給人留下太過于計較小的得失,總想著剝削員工的那點利益,不想著去如果讓公司上下齊心,開拓進取,那么這個老板永遠都難以做大!”
顧鈺民點頭,說:“我理解了,你喂飽劉一平,讓他給你賣命,拼命地加班加點,一定要把產品開發在6個月內完成,進而獲得更大的收益,對嗎?”
陳朝璘笑著點點頭,說:“差不多這個意思吧,你要記住,跟一個好老板是想著跟隨他開創事業的,而不是去向他學習如何精打細算和員工斤斤計較的。”
顧鈺民倒上酒,給陳朝璘敬了一杯,真誠地說:“學到了!”
陳朝璘談性正濃,索性又給顧鈺民說:“其實給劉一平如此優厚的條件,也是為了防他一手,你有沒有考慮過,如果競爭對手得知我們的開發進度較快,愿意出大價格來挖劉一平團隊走,從而讓我們的開發陷入癱瘓。”
“又或者,劉一平團隊覺得自己的付出和得到不成正比,他們在接觸到我的項目計劃后辭職不干了,自己去拉資金搞產品開發!”
顧鈺民端著杯子懸在空中的手僵住了,陳朝璘說的這兩條,無論出現哪一種情況,公司立刻就會休克。
不要說什么簽了競業限制的協議,競業限制協議只能索賠,真出現這種情況了,對方公司大出血是可以忍受的傷害,而奇點科技有限公司就是直接窒息死亡了!
兩人重新倒上酒,碰了一杯,感覺心意相通了許多。
商場如戰場,看不見硝煙卻刀光劍影一點也不少。創業本來就是九死一生的殘酷。一著不慎可能就是滿盤皆輸。
沒有一點胸襟和氣魄,在互聯網創業的道路上肯定是走不遠的。
陳朝璘吃了幾口菜,隨意地和顧鈺民說道:“你也要盡早規劃好自己未來的道路,將來是想在魔都扎根還是另有打算。”
“不過我提醒你,如果想在魔都扎根,現在最好趕緊考慮買個房子安定下來,把心收一收。”
“趁我現在手頭還有點閑錢,你要想買房的話,我可以借你個首付款,你等公司給你交上半年的社保后按揭買一套,哪怕小點差點都不要緊............”
顧鈺民感激地望了陳朝璘一眼,認真地說:“我會好好考慮一下的。”
其實陳朝璘現在借錢給顧鈺民全款買一套房子完全沒有壓力,不過他不準備這么做。
首先,讓顧鈺民背負上房貸、車貸后,他才能把心定下來,努力工作。
再一個,陳朝璘知道金融海嘯之后,房價會有一定的降幅,那時候買房最劃算,不過這話他不好講明,只能借口讓顧鈺民等半年的社保。
房價的漲落和陳朝璘關系不大,反正他也不會覺得有壓力,顧鈺民就不同了,他畢竟暫時還是靠工資吃飯。
買房這種事情,能省一筆就能省下一年甚至幾年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