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你怎么又在扒燕子的窩了?”陽光明媚的清晨,小生對著爬梯上的姑娘叫嚷道。
“哎呀,你不懂,就燕子媽這樣扎窩,很容易把小燕子悶在里面的?!?p> “強詞奪理。”
“嘖,等會你吃了就知道了?!?p> “??你還吃它?”
“嗯吶,洗一洗,泡一泡,濾一濾,炒一炒,blablablabla。”姑娘邊說著邊拿著拆下來的東西進了廚房,小生不以為意,覺得姑娘肯定又是在誆騙他,于是干著別的活。
等小生回到院子里,發現姑娘把桌子抬了出來,上面放著一碗白稚的東西,不知是吃的還是什么,姑娘手里捧著畫冊,告訴他,“想聽故事就得把這碗東西喝了?!?p> “這是什么?”
“剛才不是跟你說了嗎?”
“那堆灰不溜秋的?”
“對啊,你喝了就知道了。”姑娘一臉正經的樣子,讓小生開始猶豫。
在心里激戰了一番后,小生終于下定決心一飲而盡,等喝完后,他才發現原來并沒有多難喝,但又生怕喝出什么毛病,于是又問了一句,“姑娘,這真是您剛才弄的?”
姑娘看著他,笑了笑,“傻小子。”
小生以為姑娘的意思就是她確實騙了自己,放下心來,“這味道尚可,倒是有些新穎。”
姑娘不多解釋,為他開啟了新的故事:
一場酒宴上,多位儒士臥坐成兩排,他們高歌作詩,低吟伴曲,樂此不疲。
“季真先生真乃才高八斗,吾等皆佩服佩服?!?p> “季真先生不愧為飲仙之名,酒量如此海大,所作之詞也是別有一番滋味,妙也妙也?!?p> “各位謬贊了,不過是小小感觸,難登大雅之堂?!?p> “哈哈哈哈,季真先生這是謙卑了,若您執意推脫,倒不如說說方才誰作之詩最能符合您的標準,我們也好開開眼界,是吧?”
“對對對,先生若是不點評點評,我們就當您是在敷衍我們了?!彼V菩宰拥奈娜伺c匹夫無異,講不通道理。
季真先生想了想,道,“我可沒這個資格評判各位的詩,不過你們非要我來說一二的話,我倒是很喜歡方才太白小弟所作的那一首?!?p> “太白?太白是誰呀?”
“對啊,太白是哪位?喝的太多了,方才誰了什么詩都不大記得。誰是太白小弟?”
一位年輕人站了起來,在這些大一輩的人眼里看來他就是個毛頭小子,但既然能得到季真先生青睞,想必有什么過人之處。
他們嚷嚷著讓太白另作一首,卻又嘈雜得讓他不知該先讓前輩們先安靜下來,還是就這樣直接吟作。
季真看出年輕人的窘迫,便幫忙打了圓場,眾人才不再為難他。
酒宴散后,年輕人等到所有人和季真先生道了別后,才上前道謝。
季真先生欣慰地笑著,說“年輕人,以后多來聚一聚?!?p> “好的,謝謝先生提點。”
“不必客氣,我看得出來,你很有潛力,繼續加油。”
“先生指的是酒?還是?”
“都有哈哈哈哈,自信些。”
“是,謝先生夸獎。”
太白離開后,季真先生昏昏入睡,夢里,他看見了一位姑娘。
“姑娘,您是?”
“入夢人,我是來吸食您的情感?!?p> “哈哈哈哈,我有什么好吸的?姑娘不去勾搭那些風流小生,反倒找我這老頭子,不了不了,老咯,動不起來了。”
“您誤會了,我是被您的欣賞吸引而來。”
“欣賞?”
“是,古往今來,多少能才之輩涌現,可遭受到的都是排擠與迫害。嫉妒迷惑了人心,您不一樣,您懂得欣賞?!?p> “哈哈哈哈哈,姑娘您錯了,我只是沒有精力再去嫉妒,不代表我不嫉妒啊。”
“可是,您還是懂得欣賞?!?p> 季真先生指了指院子里的柳樹,樹上的枝葉被打點的有條理又嫩綠,垂下來隨風飄。
“你看那葉子多細,像不像是被自然的剪刀裁剪而成的?你聽這春風,沙沙作響,在辛勤地勞動著,我連對這動彈不得的柳樹都能稱贊,又怎么稱贊不了一個年輕人呢?”
“您的意思是,您不是真心地指點他?也不是真心地夸獎他?”
“不,我只是想說,比起打壓,我更喜歡去歌頌,去贊賞,我用這種方式來消解我的嫉妒,與他人有些差異,但不代表我沒有,如果我再年輕幾歲,說不定今天我就不能那么實誠地說出心里話了?!?p> “所以,您還是真心地欣賞著他。”
“呵,這倒沒有錯,看來我勸不動姑娘?!?p> “為什么老了,才不會嫉妒?”
“不是不會嫉妒,只是老了見識過的處理嫉妒的方式多了,發現這一種既能緩解自己的情緒,又能落個愛才的美名,何樂而不為呢?吵吵鬧鬧憋在心里的話,只會給自個找不痛快。”
“如此說來,是我見識淺薄了,多謝先生指點。”
“嗯,孺子可教也。”
“先生既然欣賞這棵柳樹,為何不為它作一首詩呢?”
“這....為何要作呢?”
“既然您常以詩會友,以酒會友,這柳樹也陪伴了這么久....”
姑娘的話引起了季真先生的思考,想了想,自己確實沒有注意到這件事,于是他望著哪棵樹,自言自語道,“柳?流?留?”
靈光一閃,他想到了一些詞,不過卻沒有注意到姑娘摘了一片柳葉,他正思索著如何串起這些詞,姑娘已經把柳葉夾在了他的書中。
不曾想原是太白所托,今夜過后他就要離開,未曾想能在此遇見合得來的詩友與酒友,不知何時才能再遇到這位欣賞他的人,于是托了姑娘幫忙贈柳,以聊表依依不舍之情。
季真先生醒來,不知方才做了什么夢,似乎夢里有一位身著青衣的姑娘,裙擺被風揚起,若院子里這棵柳樹般,婀娜多姿,于是興起提筆寫下寥寥數語。
畫面定格,小生看見酒席上的人喝的一碗東西跟方才姑娘給他喝的差不多,忙問,“姑娘,您莫不是學了這夢里的食譜,拿我試手吧?”
姑娘打了個馬虎,“阿這,哈哈哈,你要是這幾天有什么不舒服,記得跟我說。”說完姑娘就帶著畫冊跑了,獨留小生在那風中石化。
詠柳
賀知章〔唐代〕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